抑制镓基室温液态合金凝固预相变的方法、合金及温度计

    公开(公告)号:CN107267833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55787.4

    申请日:2017-06-16

    Inventor: 金明江 应仁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8/00 C22C3/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镓基室温液态合金凝固预相变的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得到的镓基液态合金及利用该镓基液态合金制得的温度计,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镓基室温液态合金和掺杂材料一起放入真空感应熔炼炉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加热至750-1200℃熔炼成整体;然后在500-900℃温度下精炼至完全均匀化;冷却后充入空气,并对所得产物进行分离得到改性后的镓基液态合金;所述掺杂材料的用量不超过所述镓基室温液态合金重量的5%;所述掺杂材料包含硒,且硒的用量与所述镓基室温液态合金中铟的重量比为1:4-1:8。该方法使镓基液态合金在凝固结晶以上温度能够保持粘度和膨胀率的线性变化,确保镓基液态合金器件在低温环境下的正常使用和存储。

    一种由磁控溅射制备纳米多孔铜薄膜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379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71243.3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司鹏超 孙挥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磁控溅射制备纳米多孔铜薄膜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商业铜箔为基体材料,以高纯铜靶材铝靶材为溅射材料,磁控溅射设备为制备工具,通过辉光放电原理,溅射铜铝薄膜,在退火合金化后,脱合金腐蚀去掉活泼性组元铝得到纳米多孔铜薄膜。本发明所述方法为二步反应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合金配料熔炼、球磨、甩带所存在的步骤复杂、耗时长的问题,简化了制备工艺步骤;不仅仅是得到纳米多孔铜的纳米多孔结构,而薄膜大小可控,优于传统方法得到的纳米多孔铜粉末样品,进一步提高了纳米多孔铜的应用范围,并且具有商业化的前景。

    一种去合金化制备微米纳米多孔铜块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353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03022.2

    申请日:2016-0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005 C22C1/08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去合金化制备微米纳米多孔铜块体的方法,该方法是先采用熔炼工艺制备铜含量为10~30at.%前驱体铜铝合金,而后利用化学去合金化法选择性的腐蚀合金中的铝,从而获得具备微米纳米孔结构、高孔隙率的多孔铜块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改善了去合金化法制备多孔铜难以制备具有一定强度的块体的不足,且制备的微米纳米多孔铜的微米纳米孔结构有利于去合金化的彻底进行,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制备的多孔铜块体的孔隙率,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以及积极的工程应用价值。

    一种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6988A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511004890.4

    申请日:2015-12-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8 B22D11/0611 C22C3/005 C22C45/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多孔金属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去合金法,以Mg基非晶合金薄板(片)或薄带作为前驱体,通过控制酸溶液温度和/或酸的浓度,使前驱体表面一定厚度的薄层中的镁、稀土以及其它相对活泼的金属原子优先与氢离子反应变成离子进入溶液,形成目标金属原子构成的纳米多孔金属层;在该纳米多孔金属层的阻隔下,反应潜热的积聚使得纳米多孔金属层以下的非晶合金的温度达到其玻璃态温度,从而使纳米多孔金属层可以在反应产生气体的作用下从玻璃态前驱体剥离,得到纳米多孔金属薄膜。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得的多孔金属薄膜厚度薄、比表面积大、易于微器件集成等,因此在膜器件,微能源器件以及微光电器件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纯化合金熔体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06907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4640.5

    申请日:2016-03-11

    Abstract: 用于具有过量待移除的夹杂物、杂质和不需要的气体的铝合金的熔体处理的装置和方法,其通过以下步骤进行:(a)通过与将至少一种惰性气体引入到熔体中相关联地剪切熔体以在熔体中形成小气泡和高剪切,以适当的冷却速率将熔体冷却至低于液相线的温度,和(b)通过使夹杂物浮到顶表面来纯化夹杂物,通过与惰性气体反应脱去不期望的气体,并形成包含杂质元素的固体金属间化合物,以及通过剪切装置将熔体混合物转移到保温炉中,和(c)使保温炉中的熔体保持在低于液相线而高于固相线温度的温度,以使由杂质元素形成的固体金属间化合物作为沉积物沉降在保温炉的底部处,同时使具有非常少的夹杂物、杂质和不需要的气体的熔体作为可应用材料流出保温炉。该方法有利地适用于提升来自再循环和/或废弃的材料的铝合金。

    一种表面具有双层梯度结构的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48360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41860.5

    申请日:2016-07-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08 C22C1/051 C22C3/005 C22C29/0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硬质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具有双层梯度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硬质合金从外到里包括第一梯度层、第二梯度层、芯部;所述第一梯度层不含立方相,所述第二梯度层含有立方相,所述芯部含有立方相;所述第一层梯度和第二梯度层中粘结相的含量分别高于和低于硬质合金中粘结相的平均含量。其制备方法为按设计组分配钨源、钴源、钛源、钽源、铌源、锆源、铪源、碳源;将配取的原料加入球磨机中进行湿磨后经干燥、压制成型处理得到压坯;对压坯两段烧结,得到表面具有双层梯度硬质合金。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控,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