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四轮驱动差速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90540A

    公开(公告)日:2004-04-21

    申请号:CN03140744.7

    申请日:2003-06-10

    Inventor: 甘政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7/3465 F16H2048/201

    Abstract: 一种全轮驱动差速器,其中主动齿轮,内壳的内齿圈和太阳轮组成轴间差速器,用于调节前后轮之间的速度差,并且,主动齿轮上的螺旋齿,内齿圈和太阳轮及摩擦垫片起轴间差速器的差速限制作用,而前差速器,由使用内壳中的星形小齿轮的差速器形成,通过在前差速器中配备离合器组件,起前差速器的差速限制作用,由此使全轮驱动差速器的结构简单样式紧凑。

    一种差速器液压刹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6438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383909.9

    申请日:2016-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48/08 F16H48/22 F16H48/32 F16H48/38 F16H2048/2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差速器领域,特指一种差速器液压刹车装置,包括行星齿轮差速器和液压刹车机构,行星齿轮差速器和液压刹车机构之间相互啮合;液压刹车机构包括若干个分离板,在分离板与分离板之间设置有内盘,内盘活动设置在行星齿轮差速器上,其中,最左侧的分离板固定连接在齿轮差速器上,最右侧的分离板的右侧设置有推动分离板与内盘紧贴的液压缸;所述行星齿轮差速器外连有动力装置,通过液压刹车机构控制行星齿轮差速器输出端的转速及转向,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原地转向,调节左、右两侧输出转速方便,动力输出稳定的差速器液压刹车装置。

    加强的差速器座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71462A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480030766.9

    申请日:2004-10-18

    Inventor: A·奇鲁德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差速驱动器的差速器座架(11),该差速器座架(11)必须被支承以便围绕其纵向轴线A可被旋转地驱动,包含支承在差速器座架中的侧轴齿轮(18、19)以便可同轴地围绕纵向轴线A旋转,包含支承在差速器座架(11)中的、在径向地相对于纵向轴线A定位的转动轴线R上、并且啮合侧轴齿轮(18、19)的差速齿轮(20、21),还包含布置在差速器座架(11)中的多片式联轴器(41)以便相对于纵向轴线A同轴地延伸,并且该联轴器布置成为可以在一侧的侧轴齿轮中的第一个和差速器座架(11)或在另一侧的侧轴齿轮中第二个之间产生作用,其中差速器座架(11)包括环形齿轮可以用螺栓固定的凸缘(16)。差速器座架(11)由碟形部分(14)和盖板(15)构成,该蝶形部分包括底座(22)和与其整体地形成的凸缘(16),和该盖板(15)插入碟形部分并且用环形元件(17)轴向地固定,以及盖板(15)和多片式联轴器(41)-相对于延伸通过差速齿轮(20、21)旋转轴线R的平面-定位在差速器座架(11)中、在底座(22)和凸缘(16)对面一侧。

    加强的差速器座架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871462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480030766.9

    申请日:2004-10-18

    Inventor: A·奇鲁德克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差速驱动器的差速器座架(11),该差速器座架(11)必须被支承以便围绕其纵向轴线A可被旋转地驱动,包含支承在差速器座架中的侧轴齿轮(18、19)以便可同轴地围绕纵向轴线A旋转,包含支承在差速器座架(11)中的、在径向地相对于纵向轴线A定位的转动轴线R上、并且啮合侧轴齿轮(18、19)的差速齿轮(20、21),还包含布置在差速器座架(11)中的多片式离合器(41)以便相对于纵向轴线A同轴地延伸,并且该离合器布置成为可以在一侧的侧轴齿轮中的第一个和差速器座架(11)或在另一侧的侧轴齿轮中第二个之间产生作用,其中差速器座架(11)包括环形齿轮可以用螺栓固定的凸缘(16)。差速器座架(11)由碟形部分(14)和盖板(15)构成,该蝶形部分包括底座(22)和与其整体地形成的凸缘(16),和该盖板(15)插入碟形部分并且用环形元件(17)轴向地固定,以及盖板(15)和多片式离合器(41)——相对于延伸通过差速齿轮(20、21)旋转轴线R的平面——定位在差速器座架(11)中、在底座(22)和凸缘(16)对面一侧。

    使用压力产生装置的有摩擦限制滑动差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40950C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580010933.8

    申请日:2005-02-07

    Inventor: 石昌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压力产生装置的有摩擦限制滑动差速器,用于执行汽车的滑动差速器功能,且同时通过在产生大的滑动差速时限制滑动差速器的部分功能,用于使汽车运动,以便使两个车轮平滑旋转,该差速器包括:本体部分(12),具有固定盖(11);第一侧部小齿轮(14),布置在所述本体部分(12)的内部,并与汽车的驱动轴连接;第二侧部小齿轮(13),与汽车的驱动轴可旋转地连接,并与第一侧部小齿轮(14)相对;一对差速器小齿轮(15、16),各差速器小齿轮与第一侧部小齿轮(14)和第二侧部小齿轮(13)啮合地旋转;摩擦板,布置在第一侧部小齿轮(14)和第二侧部小齿轮(13)的后侧;以及压力产生装置(20),构成为使其盖齿轮(22)和活塞齿轮(25)分别与第二侧部小齿轮(13)和第一侧部小齿轮(14)啮合,并能够沿该装置的纵向方向相互远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