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5018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410125733.8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乌托巴斯洞察公司
IPC: G01R2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雷电预测方法,包括:基于雷达反射率数据识别空气放电载体目标天气区域TWLC;由所识别的空气放电载体目标天气区域TWLC预测未来的空气放电载体目标天气区域TWLC状态;基于空气放电SDA观测数据及检测的空气放电载体目标天气区域TWLC状态相关数据建立或更新SDA模型;以及根据SDA模型计算所述预测的未来的空气放电载体目标天气区域TWLC中产生空气放电SDA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494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33117.X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廓线雷达的垂直波束加密观测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生成垂直波束加密探测指令;根据垂直波束加密探测指令,向不同方向发射出脉冲信号,一个探测周期内包括多个顶波束;接收脉冲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信号处理结果;根据信号处理结果生成加密探测数据。系统包括显控模块、波束控制模块、发射模块、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垂直波束加密探测指令提高垂直波束在单一探测周期内所占的比重,提升大气垂直探测结果的时间分辨率,解决了风廓线雷达垂直探测能力受限的问题,提高风廓线雷达垂直探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83148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41700.5
申请日:2017-10-30
Applicant: 厦门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海峡气象开放实验室厦门市避雷监测技术中心) , 罗昌荣 , 韩颂雨 , 池艳珍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地球坐标系下三部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动态地球坐标系;采用与动态地球坐标系相应的等经纬度、等海拔高度网格作为反演网格;读取三部多普勒雷达的基数据,将三部多普勒雷达的径向速度和回波强度分别插值到等经纬度、等海拔高度的网格反演网格点上;利用插值后的三部多普勒雷达探测到的目标点的三个方向的径向速度和回波强度计算得到目标点处的三维风速分量,获得降水回波区域的三维风场。本发明采用三部多普勒雷达在地球坐标系下进行三维风场的反演,能够扩大反演区域,提高反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81395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826855.3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IPC: B64D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7/18 , G01S7/003 , G01S7/20 , G01S7/22 , G01S7/24 , G01S13/95 , G01S13/951 , G01S13/953 , G01W1/06 , G06F3/147 , Y02A90/18 , B64D43/00
Abstract: 用于预报天气的垂直呈现的显示设备。公开了用于接收和处理天气数据和飞行计划数据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显示器、输入单元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接收飞行计划数据和天气数据,以及基于天气数据来确定哪些天气特性定位在预定的飞行高度值的预定范围内。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被配置成指示第一显示器显示定位在输入飞行高度值以上和以下的预定范围内的那些天气数据连同飞行计划数据,以及指示第一显示器附加地显示由以下元素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元素:战略信息天气、上行链路天气、来自外部天气数据提供者的天气信息、机上天气雷达信息、到飞行员的通知、航空信息服务数据、终端区域预报、空中交通相关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728149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850745.0
申请日:2017-09-20
Applicant: 雷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PC: G01S13/9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适应性探测龙卷的方法,步骤如下:在龙卷易发区选择N个点,相邻点的距离为60-100公里,相邻的每三个点组成一个三角形,将N个移动天气雷达分别布设在这些点,在龙卷没有发生的时间里,每三个相邻的雷达一组,同时扫描该三角形区域,依次顺序协同观测,获取三维探测资料;当有龙卷发生时,调整移动天气雷达位置,使上述N个移动天气雷达沿龙卷可能发生的移动方向,以相邻气象雷达之间距离在20至40公里范围内,排列成相邻的每三个点组成一个三角形的布设方式,龙卷进入那个三角形,那三部雷达同时开始扫描对应的三角形。本发明可以解决对龙卷观测时覆盖范围大、到达观测点时间快和完整获取龙卷的三维流场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5007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543953.6
申请日:2017-07-05
Applicant: 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雷达探测技术领域,公开基于数字多波束抗干扰技术的探空系统处理装置,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外部的七阵元阵列天线以及设置于机壳内部的以下部件:模拟下变频处理板和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处理板;其中,七阵元阵列天线连接于模拟下变频处理板,以将接收到的探空仪射频信号发送至模拟下变频处理板,模拟下变频处理板对探空仪射频信号处理转化为模拟中频信号并发送至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处理板,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处理板对模拟中频信号进行干扰抑制,并输出以用于探空仪信号解析。该基于数字多波束抗干扰技术的探空系统处理装置整体结构科学合理,安装和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无环境污染,易于普及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315175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16529.5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8 , G01S13/95 , G01S7/4052 , G01S19/07 , G01S2007/4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北斗的控制装置,该标效控制装置包括:本振源、标效源、噪声源、二选一开关和控制终端;所述噪声源和所述标校源连接于所述二选一开关的一侧,所述二选一开关的另一侧连接于天线伺服装置,以与回波信号进行耦合得到耦合信号;所述操控终端连接于所述二选一开关以对所述噪声源和标校源进行二选一输入。该基于北斗的标校控制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雷达无法进行动态标定的问题,实现了北斗信号的选择性动态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315174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16527.6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8 , G01S13/95 , G01S7/4052 , G01S19/07 , G01S2007/4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北斗的标校系统,该标校系统包括:天线伺服装置、发射机柜、接收机柜和操控终端;其中,所述发射机柜连接于所述天线伺服装置,以通过所述天线伺服装置发射信号;所述接收机柜连接于所述天线伺服装置,以接收所述发射信号对应的回波信号,并在回波信号中耦合入标校源或噪声源,并对耦合后信号进行放大和限幅处理;所述操控终端连接于所述接收机柜以控制耦合入标校源或噪声源,并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显示。该基于北斗的标校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雷达无法进行动态标定的问题,实现了北斗信号的动态标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271972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335881.6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8 , G01S7/4008 , G01S7/4021 , G01S13/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雷达标效系统,该雷达标效系统包括:标效模块和雷达设备;其中,所述雷达设备上设置有多个通信接口,所述标效模块连接于所述通信接口,所述雷达设备通过所述通信接口对所述标效模块进行通信和监控。该雷达标效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气象雷达无法标效的问题,实现了雷达信号的动态标定,提高雷达探测精度,将标效模块完全应用在雷达领域,提高了标定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27197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335344.1
申请日:2017-05-12
Applicant: 芜湖航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18 , G01S7/4008 , G01S7/4021 , G01S13/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气象雷达强度标效方法,包括:步骤1,对接收到的雷达信号进行处理;步骤2,对处理后的雷达信号进行AD采样,再进行FPGA处理,得到并存储发射链路的发射信号频谱特征,所述发射链路的发射信号频谱特征包括:脉冲重复频率;步骤3,根据通信指令配置触发延时时间,并产生预设脉宽的标效信号,所述标效信号与所述雷达信号的脉冲重复频率同步,控制所述标效信号在所述雷达的下一个采样时间点前的预设脉宽处开启。该气象雷达强度标效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气象雷达无法标效的问题,实现了雷达信号的动态标定,提高雷达探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