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板热处理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040691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280066626.1

    申请日:2012-09-24

    Abstract: 一种基板热处理装置,其在真空处理室内加热处理基板,具有:C字形的基座,设置有能够载置基板的第一基板载置部和开口部;基板平台,设置有载置基板的第二基板载置部和支承基座的基座支承部;加热构件,在基板平台的上方且在与第二基板载置部相向的位置具有散热面,利用来自散热面的热量加热被载置在第二基板载置部上的基板;移动构件,以使第二基板载置部相对于散热面成为规定的分离位置的方式使基板平台移动;提升部,在基板接受位置与基座的下表面抵接并在从基座支承部分离的状态下支承该基座;补足部,与基座支承部分体地形成,并且被卡合于该基座支承部,在基座被所述基座支承部支承的状态下,以基座成为环状的方式补足基座的开口部。基板被载置在第二基板载置部,当第二基板载置部相对于散热面位于规定的分离位置时,基座与补足部一起形成环状,并包围基板。

    用于红外辐射元件的反射器

    公开(公告)号:CN101248704B

    公开(公告)日:2011-10-26

    申请号:CN200680015807.6

    申请日:2006-0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5/0858 H05B3/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红外辐射元件的反射器。该反射器包括金属箔,该金属箔上覆盖有:沉积在该金属箔上的第一氧化物层;沉积在所述第一氧化物层上的红外反射金属层;以及沉积在所述红外反射层上的第二氧化物层。第一氧化物层用作扩散阻挡层并阻止红外反射层的金属的扩散到基板中。第二氧化物层用作红外反射层的保护层,给予该红外反射层所需的热稳定性。

    发热组件以及加热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60584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10163546.4

    申请日:2006-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7/06 H05B3/0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高效、寿命长、能够容易适应各种用途的通用性高的发热组件和利用该发热组件的加热装置。在该发热组件中,将第1玻璃管通过利用第2玻璃管和罩和隔离件而与污染物隔开,从而保护第1玻璃管。另外,在第1玻璃管和第2玻璃管之间的间隙上还可设有反射片,也可以通过罩来密封具有反射片的空隙。在加热装置中,采用上述的发热组件作为热源。

    一种制造管状编织碳纤的方法和一种使用管状编织碳纤的碳纤加热灯

    公开(公告)号:CN101142853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580049118.2

    申请日:2005-12-30

    Inventor: 赵钟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145 H05B3/00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碳素纤维(以下简称“碳纤”)管的制造方法,该碳纤管是空心和网状的,通过编织碳纤和普通纤维,涂覆碳素或陶瓷,加热燃烧普通纤维,并使用一个使用碳纤管的碳纤加热灯的方法制造。加热灯包括一个真空玻璃管,一个管状碳纤管(30),碳素管使用碳纤(6)和普通纤维作原料,并有一个空心部位,以及一个加热原件。加热原件包括空心管状碳纤管(30),它有一个预定长度并安装在真空玻璃管内,通过真空玻璃管外侧部位上的两个端部从内部供电以产生热量。

    发热组件以及加热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60584A

    公开(公告)日:2007-05-09

    申请号:CN200610163546.4

    申请日:2006-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7/06 H05B3/00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高效、寿命长、能够容易适应各种用途的通用性高的发热组件和利用该发热组件的加热装置。在该发热组件中,将第1玻璃管通过利用第2玻璃管和罩和隔离件而与污染物隔开,从而保护第1玻璃管。另外,在第1玻璃管和第2玻璃管之间的间隙上还可设有反射片,也可以通过罩来密封具有反射片的空隙。在加热装置中,采用上述的发热组件作为热源。

    一种制造管状编织碳纤的方法和一种使用管状编织碳纤的碳纤加热灯

    公开(公告)号:CN101142853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580049118.2

    申请日:2005-12-30

    Inventor: 赵钟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145 H05B3/009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碳素纤维(以下简称“碳纤”)管的制造方法,该碳纤管是空心和网状的,通过编织碳纤(6)和棉纤,或者碳纤(6)和化纤,涂覆碳素或陶瓷,加热燃烧棉纤或者化纤,并使用一个使用碳纤管的碳纤加热灯的方法制造。加热灯包括一个真空玻璃管,一个管状碳纤管(30),碳素管使用碳纤(6)和棉纤,或者碳纤(6)和化纤作原料,并有一个空心部位,以及一个加热原件。加热原件包括空心管状碳纤管(30),它有一个预定长度并安装在真空玻璃管内,通过真空玻璃管外侧部位上的两个端部从内部供电以产生热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