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65191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580018072.8

    申请日:2005-05-27

    Inventor: V·马里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13/141 F16L33/2076 Y10T29/49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挤压套筒(15)和具有环形凸缘(7)的连接内接头(5)构成的连接装置(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特别紧凑的连接装置。为此,挤压套筒(15)具有横截面基本为正方形并且通过挤压强制保持在环形凸缘上的保险区段(16)。该保险区段使挤压套筒沿轴向紧固在连接内接头(5)上而不在后面接合该连接内接头,即,该保险区域没有延伸超过环形凸缘(7)的区段。由此,连接装置(1)在轴向方向上特别紧凑并且可提供较大的密封长度。连接装置的总体长度仅由用于密封的壳面(6)的长度相对于环形凸缘(7)的轴向长度来确定。不需要在环形凸缘(7)的后面设置附加区段。

    制造热交换器用交叉翅片管的方法和交叉翅片型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723379A

    公开(公告)日:2006-01-18

    申请号:CN200380105449.4

    申请日:2003-12-10

    Abstract: 一种有利制造交叉翅片管以及交叉翅片型热交换器的方法,该交叉翅片型热交换器具有由这种方法得到的交叉翅片管,在由这种方法得到的交叉翅片管中,在通过机械式管扩张操作扩张内表面沟槽的直径以将传热管和散热翅片成一体时,即没有降低蒸发特性也没有降低冷凝特性,在扩管塞(18)的外表面上形成切口的突起(28),在缺口的突起的外圆周表面形成上并且每一圈/条圆周具有60-160个沿着与主沟槽(20)相交的方向的切口突起(28),该主沟槽(20)预先形成在传热管(10)的内圆周表面上。在传热管(10)和板翅片(12)通过机械式管扩张操作一体形成一个构件。与主沟槽(20)交叉的第二沟槽(24)被如此形成,即,第二沟槽的深度(d2)处于主沟槽(20)的深度(d1)的10-40%的范围内。

    热交换器使用管的扩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88398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03824370.9

    申请日:2003-05-26

    Inventor: 户仓谦治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使用管的扩径装置。其利用滑动部将基准座的一部位滑动自如地配设在支柱等上面的扩径装置,即便是在尘埃等迷漫的恶劣环境下,或扩径装置的使用频度极高时,也只需要通过经济又简单的更换作业,将出现磨损的基准座的滑动部的滑动部位更换成新的,而不必更换整个基准座。将设置在基座上的支柱、和装有通过向下压下设置在上述基座上的热交换器的端板而设定从该端板突出的管的突出长度的脱离器并可沿着上述支柱的长度方向自如往复动作的脱离板、以及使该脱离板在规定位置上停止而触接该脱离板的基准座,沿着上述支柱往复自如地配设;同时该基准座的一部位利用滑动部滑动自如地配设在设于上述支柱上的导向杆上,其中,与基准座主体别体地形成的滑动体利用固定部件固定在该支柱侧的滑动部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