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748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011463755.7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昆山晶微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7 , G01N23/20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7系铝合金晶内偏析程度的检测方法,涉及铝合金材料理化检测的技术领域,本申请的铝合金晶内偏析程度的检测方法,包括处理铝合金铸件,得到金相样品;调试检测设备的工作参数,获得金相样品的清晰组织图像,对组织图像的不同位置进行能谱分析,得到晶粒内部不同位置的成分测试结果;对成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得到铝合金晶内偏析程度。故本申请通过检测铝合金晶内偏析程度,从而能快速掌握铝合金晶内偏析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831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134868.1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2F12/00 , B22F10/22 , B22F10/5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70/10 , B22F12/55 , B22F12/53 , B22F12/20 , B22F10/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增材制备装置以及方法,属于冶金制造领域。增材制备装置包括熔体喷射机构、密闭腔室以及设置于密闭腔室内的动态冷凝机构和送粉机构;其中,动态冷凝机构包括移动单元以及位于移动单元上表面的冷凝单元,冷凝单元靠近熔体喷射机构的一侧开设有与多个喷嘴对应的冷凝槽,用于对喷射到冷凝槽的表面的熔体进行冷凝固化;送粉机构位于动态冷凝机构的上方,且熔体喷射机构的两侧均设置有送粉机构,送粉机构被配置为能够在喷嘴喷射熔体时将增强颗粒输送到冷凝槽的表面,通过该增材制备装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增强颗粒不易添加且分布不均等问题,并且,还能制备得到组织致密度较高的产品,从而保证产品性能。
-
-
公开(公告)号:CN106498201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046981.9
申请日:2016-11-2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中天铝线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铝及其合金用Al-Nb-Cr-B晶粒细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细化剂包括如下各重量含量的组分:1.00-6.00%Nb,1.00-3.00%Cr,0.50-1.00%B,余量为Al;步骤为:(1)分别称取纯铌、纯铬、氟硼酸钾及工业纯铝,并将纯铌、纯铬和氟硼酸钾粉体均匀混合;(3)利用石墨钟罩将配制好的纯铌、纯铬和氟硼酸钾混合粉体压入铝熔体中;(4)在加入纯铌、纯铬和氟硼酸钾混合粉体的铝熔体上部引入持续超声波处理;(5)使熔体自然冷却,得到Al-Nb-Cr-B晶粒细化剂。本发明突破现有Al-Ti-B系晶粒细化剂对铝合金的细化极限。(2)升温熔化所称取的工业纯铝,得到铝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3729511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310746719.5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杂结构铸件铸造过程中成分偏析程度的预测方法,包括:(1)利用商业化JMatPro软件的热物理参数计算模块计算获得合金的热物性参数;(2)应用ProCAST有限元软件对复杂结构铸件的铸造充型、凝固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获取铸件各个部位的温度场数据;(3)利用ProCAST软件自带的二次枝晶间距计算模块计算铸件各结构部位的二次枝晶间距值;(4)计算复杂结构铸件各结构部位的MSI偏析指数,并根据MSI偏析指数大小判定铸件各结构部位的微观偏析程度。本发明借助有限元软件和热力学计算软件,结合铸造实践,有效预测复杂结构铸件各结构部位的溶质元素的微观偏析程度,应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488903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43748.9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冶金领域的铁基坩埚防护复合涂层,为隔离层和减磨层,其中:隔离层包括作为耐火骨料的氧化铝和作为粘结剂的磷酸二氢铝;减磨层包括作为耐火骨料的氮化硼、作为热膨胀缓冲剂的聚乙烯醇和作为粘结剂的磷酸二氢铝。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一物质及调配剂组成的涂料与铁坩埚的热膨胀系数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涂料层发生裂纹的问题,具有高强度、高致密度及易脱模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83107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42133.4
申请日:2015-05-13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金属材料及冶金领域的偏析法精铝提纯中有效去除钒的方法,通过将配制好的Al‐Fe‐Si‐Ni中间合金与待提纯原铝进行混合熔炼,将混合熔炼后的铝液进行定向凝固提纯处理,即去除在原铝中的钒元素。本发明使用成本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本发明能够实现钒的偏析系数从5.8改变为0.1‐0.3,成为在液相中富集的元素,利用凝固偏析过程可以最高将90%的元素钒去除,从而可以大规模得到纯度达到国家标准的4N5精铝。
-
公开(公告)号:CN102398014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360997.8
申请日:2011-11-1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2D1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压细晶铸造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上室、下室、上盖、铸型、熔化装置、升液管、细化剂存储器、气压调节装置、承压板。细化剂存储器置于升液管和铸型浇口中间,并将升液管固定在承压板;铸型置于炉膛内的上室,外围充填细砂;熔化装置置于升液管下方,并与升液管的中心一致;气压调节装置通过上下室的法兰盘外接真空泵、压力罐及连通阀调节上下室气压。本发明结构合理,工艺先进,操作简便,在升液管与铸型浇口之间设置细化剂存储器,利用金属液的熔化和流动,将细化剂携带入铸型中,同时合理降低冲入铸型的熔体温度,达到细化晶粒,减少缩松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5889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78464.0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2F12/00 , B22F10/22 , B22F10/50 , B22F12/41 , B22F12/20 , B22F12/50 , B22F12/53 , B22F12/45 , B22F12/33 , B33Y10/00 , B33Y30/00 , B22D7/00 , B22D23/00 , B22D9/00 , B22D7/12 , B22D33/02 , B22D27/04 , B22D27/11 , B22F3/00 , B22F3/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增材制造装置及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包括真空腔体,以及置于真空腔体内的平移元件、铸模元件、冷却元件、扫描加热元件和射流元件,铸模元件活动安装于平移元件上,且铸模元件能够沿平移元件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冷却元件、扫描加热元件和射流元件均位于平移元件上方,并沿平移元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射流元件能够向铸模元件内注入熔体,冷却元件的下端能够伸入至铸模元件内并冷却下压熔体,直至铸模元件内的熔体凝固形成合金锭,扫描加热元件能够对合金锭的表层加热熔化。本发明在合金锭厚度增加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内部疏松缺陷的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58466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21623.4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22F10/16 , B22F1/10 , B22F10/12 , B22F10/50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10 , B33Y80/00 , C22C1/0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金属复合材料制造领域。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陶瓷先驱体与金属粉末进行加热混炼,得到混合浆料;采用喷墨3D打印技术将混合浆料制备成复合材料预制体以及对复合材料预制体进行烧结,得到陶瓷‑金属复合材料,该制备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纳米级陶瓷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存在的孔隙率较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