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电互补的热网用户端蒸汽补充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259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1610880367.6

    申请日:2016-10-09

    Inventor: 吴丁飞 成勋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光电互补的热网用户端蒸汽补充加热系统,包括:导热介质循环回路,包括:导热介质循环管、导热介质循环泵、太阳能供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储放热装置、蒸汽过热器,导热介质循环管连接太阳能供热装置、电加热装置、储放热装置和蒸汽过热器的壳程;蒸汽循环回路,包括:蒸汽送入管、第一三通阀、蒸汽补热输入管、蒸汽补热输出管、第二三通阀、蒸汽送出管和蒸汽连通管;控制回路,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来对导热介质循环泵和电加热装置进行开启或者关闭操作,并且对第一三通阀和第二三通阀的阀门进行切换,以控制蒸汽的流通路径。

    一种蒸汽供暖系统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6066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1259995.5

    申请日:2020-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蒸汽供暖系统,包括蒸汽发生设备、汽水分离器、供暖模块、供水模块、回收模块,蒸汽发生设备用于产生蒸汽,蒸汽发生设备产生的蒸汽进入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用于分离蒸汽中所夹带的水分,汽水分离器处理后的蒸汽进入供暖模块,汽水分离器处理后的冷凝水进入供水模块,回收模块包括余热回收罐,回收模块用于回收供暖模块和供水模块排出的冷凝水和/或蒸汽,回收模块处理后的水进入蒸汽发生设备。通过设置供水模块,能够将冷凝水用于供应生活用水,通过设置回收模块,能够回收供水模块中未被使用的冷凝水以及供暖模块使用后的蒸汽,从而实现了蒸汽和冷凝水的余热的充分回收利用,提高了蒸汽的能量利用率。

    一种燃气轮机余热储能供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94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77236.1

    申请日:2021-05-26

    Abstract: 一种燃气轮机余热储能供热系统及方法,包括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尾气回收储能系统和供热系统,天然气燃烧产生的部分高温烟气进入燃气涡轮做功所产生的能量经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实现高温烟气余热到电能的转化;另一部分高温烟气进入换热器,进入换热器的自来水吸收热量蒸发成为高温水蒸气,高温水蒸气进入储存罐,实现将余热直接储存在水蒸气中;在冬季供暖时,高温水蒸气经储存罐的水蒸气出口进入混合室,自来水将进入混合室内的高温水蒸气液化降温至暖气供应所需温度,经暖气供应机构输送至用户端,经用户端取热后的温水经污水处理器处理后,由水泵泵入混合室回水入口和换热器,作为水源循环利用,提高了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

    基于喷射器回收供热管凝结水余热的蒸汽供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25356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207365.3

    申请日:2020-11-03

    Inventor: 王菲 张瀚禹

    Abstract: 一种基于喷射器回收供热管凝结水余热的蒸汽供热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蒸汽喷射器、冷凝器、水‑水换热器、蒸发器、膨胀阀及一次网循环和二次网循环两部分管路。将二次网的出口分两路,第一路进入水‑水换热器腔体,第二路进入冷凝器腔体,一次网蒸汽出口的热蒸汽进入蒸汽喷射器,将蒸发器中的蒸汽引射入蒸汽喷射器,两股流体充分混合为一股蒸汽后排入冷凝器中;蒸汽与其中一个支路热媒水逆流换热,释放出汽化潜热后变为饱和凝结水,通过水‑水换热器继续与来自二次网出口的另一支路热媒水逆流换热,温度降低变为过冷凝结水。能解决市政蒸汽供热一次网和二次网在传统换热过程中能源利用率偏低、凝结水回水温度偏高、余热回收不充分的问题。

    负压供暖系统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46229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80088558.1

    申请日:2017-05-19

    Abstract: 负压供暖系统涉及热力领域,即节能技术,用于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温室、畜牧场等的自主供暖。为了高效地传递来自热能量源的热流,真空-蒸汽式传热方法被用于具有可调节稀薄深度的环境中,具有单独的凝结水回水装置和抽真空装置,可以将供热点安装在地下室、地板和屋顶等不同场所中。所述系统的可靠性可通过其安全和不间断的运行以及在系统的气密性不令人满意的情况下(以消除泄漏)来确保。通过定期运行泵,通过高传热率和最小的电力消耗来实现负压供暖系统的高能效,同时该系统的效率为88%,节能可高达40%。

    基于相变换热技术的余热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6193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671064.2

    申请日:2018-0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特别是基于相变换热技术的余热利用装置,鼓风机安装在空冷器上,空冷器的出水口安装有第一温度传感器且管接第一阀组的进水口,膨胀水箱的出水口管接第一阀组的出水口,第一阀组的出水口通过第一进口阀管接第一循环泵的进水口,第一循环泵的出水口依次通过第一止回阀和第一出口阀管接相变换热装置的进水口,相变换热装置的出水口管接第二阀组的进水口且通过第三进口阀管接空冷器的进水口,第二阀组的出水口通过暖气包和回水阀管接第一阀组的进水口。本发明对采出液出口温度进行换热和控制,同时回收闪蒸蒸汽及其热量,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或减少能源浪费及环境污染。

    一种升降式热辐射辅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120332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367318.3

    申请日:2017-12-18

    Inventor: 刘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 F24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式热辐射辅热系统,包括:大于等于10根热管,热管固定架,导向杆,提升齿条,提升电机和热风系统;热管固定架为矩形框架;所有热管相互平行固定于热管固定架内部形成矩形管排;导向杆垂直固定于地面上;热管固定架上设置导向套与导向杆配合实现热管固定架上下移动导向;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热管首先通入热蒸汽,一直恒温热蒸汽循环,然后观察辅助热面板上的温度计的指示温度看是否符合辅热预设温度,辅助热面板辅热温度的调整通过控制提升电机驱动热管固定架上下移动控制热管与辅助热面板之间的距离实现温度的调整(由于热源的温度不改变因此这种距离改变温度下降梯度会非常小),热风系统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性启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