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940608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49414.5

    申请日:2017-12-15

    Inventor: 谭健 杨焕弟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16 F24F1/22 F24F1/54 F24F13/08 F24F1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机箱及设置于机箱内的换热器及与所述换热器配合设置的风机装置,所述风机装置的回风侧朝向所述机箱的风门,风机装置的吹风侧朝向换热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改进了传统空调室外机内部的装置排布方式,将换热器设置于风机装置的吹风侧而不是回风侧,令换热器的散热通过吹风实现而不是回风,由于风机的风扇普遍特性是吹风侧的空气流速大于回风侧的空气流速,因此该设计能够有效提高通过换热器的空气流速,以此提升换热器的换热速率,更加充分的利用了风机装置,提高能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空调室外机的风机供风不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空调设备。

    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967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31521.X

    申请日:2024-10-3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空调外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导流部;风机组件,设置在机壳内,风机组件的部分伸入导流部内;出风格栅,设置在机壳上并与导流部相对,风机组件与出风格栅连接;其中,出风格栅具有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第一出风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出风部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导流部导出的气流分别由第一出风部和第二出风部吹出。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外机的噪声较大,导致使用舒适度降低的问题。

    一种多联机空调外机与光伏板的联合布置结构及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78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23672.4

    申请日:2023-0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和空调联合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联机空调外机与光伏板的联合布置结构及布置方法,联合布置结构包括空调外机、混凝土基础、光伏组合板、钢结构柱和耐高温型软连接膜;若干空调外机呈矩形整列分布;在相邻排的空调外机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呈一字型排开的多个光伏组合板;光伏组合板的下方连接有钢结构柱;若干所述混凝土基础用于空调外机和钢结构柱的支撑;在相邻空调外机之间、光伏组合板与空调外机之间以及相邻光伏组合板之间均设置有耐高温型软连接膜。本发明的联合布置结构,弥补了目前该领域的市场空白;相对于传统的光伏板和空调外机分开布置的方式,减少了对场地面积的需求,提高了面积利用率,节约占地面积。

    冷凝器和室外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09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1404000.9

    申请日:2022-11-10

    Inventor: 青野正弘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凝器和室外机,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室外机包括冷凝器,冷凝器包括导热管和翅片,多根导热管依次首尾连通;翅片套设在导热管上,可以加快导热管冷却,多个翅片依次连接、且沿导热管的高度方向螺旋向下延伸,形成螺旋型流道,螺旋型流道用于承接冷却水、并将冷却水向下导流,进一步提高翅片的散热能力。无需再设置喷雾装置等冷却装置,只需要设置供水管向螺旋型流道提供冷却水即可,可以使室外机的体积减小,减小室外机所需的安装空间。

    热源单元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4355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280015165.5

    申请日:2012-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8 F24F1/40 F24F1/54

    Abstract: 一种热源单元,其室外机本体的内部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分隔板间隔,使其中一方的空间为配置有热交换器和鼓风机的热交换室,使另一方的空间为配置有压缩机的机械室,并且使多台鼓风机在所述热交换室以上下方向排列配置。鼓风机由风扇马达和嵌入在该风扇马达的转动轴上的螺浆风扇构成,并且,所述螺浆风扇的设置数n、所述单元壳体的高度H(mm)、以及所述的螺浆风扇的直径D(mm)的关系以ν满足以下(1)式和(2)式的方式构成。通过上述构成,能够实现降低鼓风机的输入电量和噪音。[数式1]ν=(H-50×(n+1))/D……(1)n≦ν≦(n+0.5)……(2)。

    空调室外机、空调器和空调室外机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678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0900250.4

    申请日:2024-0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室外机、空调器和空调室外机的控制方法,其中,空调室外机,包括换热器和风机装置,风机装置用于驱动气流流经换热器;换热器具有相背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空调室外机具有至少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时,风机装置驱动气流从第一侧向第二侧流经换热器,使第一侧为迎风侧,且第二侧为背风侧;在第二状态时,风机装置驱动气流从第二侧向第一侧流经换热器,使第二侧为迎风侧,且第一侧为背风侧。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换热器的一侧作为迎风侧结霜严重时,可以切换空调室外机的运行状态,使换热器的另一侧作为迎风侧使用,如此可以延长空调的制热时间,甚至可实现空调的连续制热,从而降低了空调停机化霜的频率。

    空调外机及空调器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05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680371.X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外机及空调器,空调外机包括:机壳、换热器和风机,机壳设有进气口与出气口,换热器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包括第一部件。风机设于所述机壳内,且所述风机的出风端沿预设方向朝向所述第一部件设置。在换热过程中,利用风机将外界空气从进气口中吸入,并由出气口中排出,实现对换热器的换热降温。由于风机的出风端沿预设方向朝向第一部件设置,因此,风机输出的风会沿预设方向直接吹向第一部件,实现直接对吹散热,加快第一部件上的空气流速,提升换热器的散热性能,降低空调外机因高温保护而停机的几率,保证整机稳定运行。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82785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80026099.1

    申请日:2012-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46 F24F1/48 F24F1/58 F24F3/1411 F24F6/06

    Abstract: 在具有加湿功能的室外机中,能够防止加湿性能的下降,并且实现室外机的小型化。在室外机设有引导构造(56b),该引导构造用于改变室外风扇(39)送来的一部分空气的朝向。加湿单元(60)具有从外部空气中吸湿的吸湿部(61)、和被供给至吸湿部(62)的外部空气的进气口(68a)及排气口(69)。并且,排气口(69)面对室外风扇(39)周围的负压空间(70)进行配置。加湿单元(60)构成为,使由引导构造(56b)改变了朝向的空气从进气口(68a)经由吸湿部(61)穿过排气口(69)。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82785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80026099.1

    申请日:2012-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46 F24F1/48 F24F1/58 F24F3/1411 F24F6/06

    Abstract: 在具有加湿功能的室外机中,能够防止加湿性能的下降,并且实现室外机的小型化。在室外机设有引导构造(56b),该引导构造用于改变室外风扇(39)送来的一部分空气的朝向。加湿单元(60)具有从外部空气中吸湿的吸湿部(61)、和被供给至吸湿部(62)的外部空气的进气口(68a)及排气口(69)。并且,排气口(69)面对室外风扇(39)周围的负压空间(70)进行配置。加湿单元(60)构成为,使由引导构造(56b)改变了朝向的空气从进气口(68a)经由吸湿部(61)穿过排气口(69)。

    热源单元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4355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280015165.5

    申请日:2012-03-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8 F24F1/40 F24F1/54

    Abstract: 一种热源单元,其室外机本体的内部在水平方向上通过分隔板间隔,使其中一方的空间为配置有热交换器和鼓风机的热交换室,使另一方的空间为配置有压缩机的机械室,并且使多台鼓风机在所述热交换室以上下方向排列配置。鼓风机由风扇马达和嵌入在该风扇马达的转动轴上的螺浆风扇构成,并且,所述螺浆风扇的设置数n、所述单元壳体的高度H(mm)、以及所述的螺浆风扇的直径D(mm)的关系以ν满足以下(1)式和(2)式的方式构成。通过上述构成,能够实现降低鼓风机的输入电量和噪音。[数式1]ν=(H-50×(n+1))/D……(1);n≤ν≤(n+0.5)……(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