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205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73713.X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卡诺电池装置,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卡诺电池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压缩机、气体冷却器、蓄热罐、第一蓄冷罐、膨胀机、蒸发器和第二蓄冷罐,蓄热罐和第一蓄冷罐内设置有储能介质,第二蓄冷罐内设置有热交换介质;驱动电机与压缩机传动连接;气体冷却器包括第一热交换回路和第二热交换回路,蓄热罐、第一热交换回路和第一蓄冷罐依次连通;蒸发器包括第三热交换回路和第四热交换回路,压缩机、第二热交换回路、膨胀机和第三热交换回路依次连通,第三热交换回路还与压缩机连通;第二蓄冷罐与蒸发器的第四热交换回路连通。本发明公开的卡诺电池装置可实现电网能源供应的平衡和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81571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1774.3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风光电场耦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光电场耦合出力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机逐小时风速序列、风机功率曲线和光伏电站逐小时输出功率;基于风机逐小时风速序列、风机功率曲线和线性插值法,确定风电场逐小时输出功率;基于风电场逐小时输出功率、光伏电站逐小时输出功率和预设光伏容量放大系数,确定风光耦合逐小时输出功率;基于风电场逐小时输出功率、光伏电站逐小时输出功率和风光耦合逐小时输出功率,绘制风电场、光伏电站和/或风光耦合在预设时段上的平均输出功率图。本发明能大大提高了风机输出功率的计算准确性以及提高了风光电场前期规划分析的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24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055042.9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25B9/67 , C25B1/04 , C25B9/65 , C25B15/02 , C25B15/021 , C01C1/04 , H02J7/35 , F22B1/06 , F22B1/28 , F22B33/18 , F01D1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熔盐梯级利用光伏发电制氢合成氨联产系统及控制方法,所述联产系统包括供能模块、熔盐换热汽轮机发电模块、制氢制氨模块、储电模块和控制模块;供能模块分别连接熔盐换热汽轮机发电模块和制氢制氨模块;熔盐换热汽轮机发电模块具有三个依次相连的换热器,三个换热器分别向制氢制氨模块输出高温、中温和低温蒸汽;制氢制氨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SOEC单元、去氧提纯单元和制氨单元;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并控制供能模块、熔盐换热汽轮机发电模块、制氢制氨模块和储电模块。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制氢制氨模块的电力供应和制氢制氨模块的热量供应。通过熔盐换热汽轮机发电模块提供不同品位的热能,提高制氢制氨模块的制氢效率及高温熔盐的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3978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67109.0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土地质勘察深度测量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撑座、深度探测机构和取样机构,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竖直方向的连通槽,支撑座的顶部两端对称一体设置有立板,且两个立板的顶端一体连接有环形筒板,环形筒板内设置有深度探测机构,且深度探测机构的底端位于连通槽内,深度探测机构的底端设置有污物清理机构,且深度探测机构内设置有取样机构,支撑座内设置有储水腔,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此岩土地质勘察深度测量设备能够实现对探测深度的地质的取样,便于检测了解不同深度的地质成分,在深度探测过程中直接取样这一方式,不仅能够节省后续的复杂操作,还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678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23672.4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S30/425 , F24F1/68 , F24F1/54 , H02S20/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伏和空调联合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联机空调外机与光伏板的联合布置结构及布置方法,联合布置结构包括空调外机、混凝土基础、光伏组合板、钢结构柱和耐高温型软连接膜;若干空调外机呈矩形整列分布;在相邻排的空调外机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呈一字型排开的多个光伏组合板;光伏组合板的下方连接有钢结构柱;若干所述混凝土基础用于空调外机和钢结构柱的支撑;在相邻空调外机之间、光伏组合板与空调外机之间以及相邻光伏组合板之间均设置有耐高温型软连接膜。本发明的联合布置结构,弥补了目前该领域的市场空白;相对于传统的光伏板和空调外机分开布置的方式,减少了对场地面积的需求,提高了面积利用率,节约占地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649226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011558063.0
申请日:2020-12-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前后两端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的上部滑动连接滑动座的前后两端,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滑动座的下表面中部,所述滑动座的上部连接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的前后两端,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后两侧滑动连接第二导向杆的中部,第二导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三固定板的上表面,第三固定板的中部设有第二转动套。本发明适用于一种土壤修复用土壤取样装置,装置工作时可以取出完整的圆柱形的土壤试样,保持了土壤的分层结构,便于后续的分析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63514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00562.5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建立双极板立体模型,对所述双极板立体模型进行分层处理,以获得每一层的打印路径,针对流道区和非流道区分别设置不同的成形工艺参数,并将打印路径和成形工艺参数导入打印设备,同时筛选、烘干钛或钛合金粉末,对基板进行预处理;再根据每一层的双极板立体模型信息,在基板上预制铺粉,进而根据打印路径以及成形工艺参数,打印双极板每一层的结构,通过重复铺粉、打印单层结构,直到双极板打印完成;上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能满足复杂流道加工要求,同时,在成型件力学性能、一体化成形、材料利用率、加工灵活度及其经济性方面皆具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874842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23593.8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风光可再生能源的混合制氢系统优化配置方法,属于新能源领域。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风电、光伏发电场站历史数据,获取风电、光伏的最大出力曲线;建立基于混合整数凸规划的风光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经济性运行模型;建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混合制氢系统电解槽优选模型;构建风光可再生能源混合制氢系统的双层规划算法,上层优化混合制氢电解槽的个数与选型,下层求解系统全生命周期最佳经济性,获得优化帕累托前沿。
-
公开(公告)号:CN118328451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22702.7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耦合太阳能PVT组件的供热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光伏光热系统和装置对太阳能利用率不高,并且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光伏废热的问题。本发明公开的供热装置包括PVT集热蒸发器、翅片蒸发器、光伏发电调控模块、热泵循环模块;通过热泵工质的流动,将贮存在组件中的废热带走,并经热泵循环模块提质后,在冷凝端释放热量,供用户使用。完成冷凝过程的过冷状态工质经膨胀阀节流降温降压后,变为两相状态再流入PVT集热蒸发器和翅片蒸发器中,完成一个完整的热力循环。PVT集热蒸发器和翅片蒸发器并联连接,从而构建PVT集热蒸发器和翅片蒸发器双蒸发热源的系统循环,进一步提升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并有效减少光伏废热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811896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210508792.8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区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工作区域参数,实时测量工作区域的环境参数;环境参数包括湿球温度和黑球温度;根据湿球温度和黑球温度计算工作区域的WBGT现值;通过工作区域参数获取对应的WBGT指数限值;比对WBGT现值和WBGT指数限值;当WBGT现值大于WBGT指数限值,使空调系统按照预设策略调节工作区域的辐射程度、风速、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中的一者或多者。相比于现有技术,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囊括考虑了工作区域的辐射程度、风速、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中的一者或多者,实现了空调系统多因素的综合调控,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控制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