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469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91662.5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F9/40 , C07F9/65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4021 , C07F9/4075 , C07F9/4081 , C07F9/4084 , C07F9/65534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O‑烷基苯基硫代膦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磺酰氯和苯基亚膦酸烷基酯加到有机溶剂中,再加入铜盐催化剂和L‑脯氨酸配体或联吡啶配体,在50~100℃下反应2~10h;反应结束后,浓缩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后得到O‑烷基苯基硫代膦酸酯。本发明以价廉易得的磺酰氯和苯基亚膦酸烷基酯为原料,无需碱性环境,仅在催化量的铜盐和配体下,即得产物;本发明底物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底物范围广,具有较优的产率,适合推广应用,制备的产品可用于医药、农药等众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513045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0892392.6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B01J31/16 , B01J27/19 , C07B43/00 , C07C249/02 , C07C251/24 , C07D33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34 , B01J27/19 , C07B43/00 , C07C249/02 , C07D333/22 , C07C25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1-(2-(萘基)乙基)硫脲单侧修饰的Fe-Anderson型杂多酸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将钼酸铵与硫酸铁反应生成Fe-Anderson型杂多酸;接着将Fe-Anderson型杂多酸在回流条件下反应得到氨基单侧修饰的Fe-Anderson型多金属氧酸盐;再合成(R)-1-(2-(萘基)乙基)异硫氰酸酯;最后,利用多金属氧酸盐与(R)-1-(2-(萘基)乙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制备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催化剂用于芳甲胺类化合物的自身氧化偶联反应,催化剂绿色高效且易于回收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2764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557402.6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环糊精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超分子水凝胶的原料组分包括:GO‑β‑CD、F127、α‑CD和DOX。该超分子水凝胶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在避光条件下取GO‑β‑CD、F127加入去离子水中,进行一次搅拌,然后加入α‑CD,进行二次搅拌,再加入DOX,进行三次搅拌,然后静置、冷冻干燥,即得目的产物。本发明利用氧化石墨烯分子的层状结构,将其与F127以及α‑环糊精相互作用构筑出致密的三维网络结构,可更好地包裹阿霉素分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超分子水凝胶阿霉素药物负载率和释放率较高,可降低阿霉素分子毒副作用。本发明超分子水凝胶中氧化石墨烯以共价键的形式与β‑环糊精相连,可降低氧化石墨烯对生命系统的毒性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4934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37009.5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C253/34 , C07C255/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丙烯腈合成中副产物β,β‑二氰乙醚回收利用的方法,取丙烯腈合成中的β,β‑二氰乙醚置于反应容器中,连接冷阱,放入强碱弱酸盐,在搅拌、抽真空条件下,加热反应,所得蒸气经冷却后作为合成羟丙腈的原料,余下的盐则重复使用,即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简单,无三废等。
-
公开(公告)号:CN11408516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37147.3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C255/16 , C07C253/30 , C07C253/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催化丙烯腈制备羟丙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强碱性离子交换树脂置于离子交换柱中,加热至设定温度后,滴入丙烯腈水溶液,所得反应流出液再送入装有吸附树脂的吸附柱中,经过吸附柱后的剩余液再返回离子交换柱;(2)反应结束后,淋洗吸附柱中的吸附树脂,对洗出液进行分离,即得到目的产物羟丙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操作简便,能耗少,无三废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72893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489209.4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肝素功能化的载药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该水凝胶的原料包括Hep-2N-β-CD(肝素修饰环糊精衍生物)、F127、α-CD(α-环糊精)和DOX(阿霉素分子);制备方法为:称取F127和Hep-2N-β-CD于反应器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反应;然后加入α-CD,继续搅拌反应,这时可以认为肝素功能化的超分子水凝胶已经初步形成,然后将一定量的药物分子DOX,再搅拌反应,结束后,冷却、静置、冷冻干燥,使包裹DOX于肝素功能化的超分子水凝胶中,构筑得到肝素功能化的载药超分子水凝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原料易得、操作步骤简单、载药体系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946931B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710191662.5
申请日:2017-03-28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F9/40 , C07F9/65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O‑烷基苯基硫代膦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磺酰氯和苯基亚膦酸烷基酯加到有机溶剂中,再加入铜盐催化剂和L‑脯氨酸配体或联吡啶配体,在50~100℃下反应2~10h;反应结束后,浓缩反应液,经分离纯化后得到O‑烷基苯基硫代膦酸酯。本发明以价廉易得的磺酰氯和苯基亚膦酸烷基酯为原料,无需碱性环境,仅在催化量的铜盐和配体下,即得产物;本发明底物适用范围广,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底物范围广,具有较优的产率,适合推广应用,制备的产品可用于医药、农药等众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62096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72890.X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7/6903 , A61K31/704 , A61K47/545 , A61K47/61 , A61P35/00 , C08B37/00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靶向性的负载阿霉素的超分子水凝胶,其特征在于,由α‑环糊精、Pluronic F127、DOX‑2N‑β‑CD和FA‑2N‑β‑CD反应得到。所述的靶向性的负载阿霉素的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称取DOX‑2N‑β‑CD、Pluronic F127和FA‑2N‑β‑CD于反应器中,加入去离子水,搅拌反应;加入α‑CD,继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使反应体系静置10‑15h后得到靶向性的负载阿霉素的超分子水凝胶。本发明中药物分子叶酸和阿霉素分别以共价键形式负载于水凝胶网络中,不仅能够降低药物阿霉素的毒副作用,而且还能有效的提高水凝胶的靶向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7870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756223.9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A61K47/61 , A61K47/69 , A61K31/405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载吲哚美辛的超分子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通过对β-环糊精进行化学修饰,制备出新型环糊精衍生物;接着将吲哚美辛与胺基修饰的环糊精衍生物进行缩合反应,合成出前药分子indo-2N-β-CD;最后以α-环糊精、Pluronic F127、indo-2N-β-CD为构筑基元,在水溶液中首先通过环糊精的空腔与F127的分子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制得负载疏水性药物的准聚轮烷,接着利用环糊精分子中的羟基之间的氢键作用,进一步拓展为三维的新型超分子水凝胶材料;本发明制作过程简单,吲哚美辛以共价键形式负载于水凝胶网络中,不仅改善了药物吲哚美辛的溶解性,而且有效的提高了水凝胶对药物的负载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478728B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610903795.6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IPC: C07F9/6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0‑芳(烷)硫基‑9‑氧杂‑10‑膦杂菲‑10‑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磺酰氯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置于有机溶剂中,在50‑80℃下反应一定时间,反应结束后浓缩、分离纯化,即得相应的10‑芳(烷)硫基‑9‑氧杂‑10‑膦杂菲‑10‑氧化物,磺酰氯的结构式为Aryl‑SO2Cl或Alkyl‑SO2Cl,Aryl为萘基或带有取代基的苯基,Alkyl为未取代或带有取代基的烷基;本发明合成过程中无需加碱和金属催化剂,在空气即可发生偶联反应制备相应的目标化合物,该反应体系适用范围广泛,对烷氧基、烷基、卤素、酰胺基等多种基团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