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8656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0900168.2
申请日:2022-07-2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3 , G16C60/00 , G21C17/00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为解决压水堆中燃料元件性能的评估由于包壳结构随时间变化的特性而难以进行精细化模拟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LOCA事故下燃料元件性能模拟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的退化机制得到的模型建立燃料元件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退化模型;以待模拟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所处工况的工况参数为变量,将所述变量作为燃料元件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退化模型的模拟工况参数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到待模拟的锆合金包壳结构材料在所处工况的工况参数下的性能模拟数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拟方法可以对LOCA事故下燃料元件性能进行准确的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2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96252.5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壳应力腐蚀开裂的模拟分析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涉及核反应堆燃料元件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参数,根据初步几何参数构建该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模型,其中,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参数是指基于芯轴试验进行应力开裂直至包壳结构失效时所测得的几何参数;对包壳结构的初步几何模型进行腐蚀开裂耦合作用模拟,获得包壳结构的剩余材料参数;基于剩余材料参数建立有效几何模型;对有效几何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获得应力分析结果。以上实施方式不仅能够模拟包壳结构的实际PCI过程,而且能够表征包壳结构在应力开裂和腐蚀开裂两种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行为,从而提高该行为下结果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0996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72496.7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服芯块包壳机械相互作用的燃料棒及燃料组件,本发明的燃料棒包括包壳和燃料芯块,所述包壳与燃料芯块之间的间隙包含了预设热膨胀差空间。本发明通过在燃料棒中预设热膨胀差空间使其在较大的功率变化幅度下依然不产生芯块包壳机械相互作用,缓解和消除燃料棒的芯块包壳机械相互作用,使其具有适应快速功率变换的能力,进而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同时简化反应堆的操作,减少反应堆的运行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03659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810877090.0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5/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棒控堆芯的反应堆冷却剂水质控制方法,该水质控制方法包括向反应堆冷却剂中加入硼酸,且所述硼酸为富集硼‑11硼酸,且富集硼‑11硼酸中,11B丰度范围为80.2%~100%;冷却剂中,B元素的浓度范围为10mg/kg~300mg/kg。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核电站一回路结构材料腐蚀,改善碱化剂局部浓缩对锆合金腐蚀的不利影响,减少腐蚀产物在燃料包壳表面的沉积和活化,提高燃料组件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可降低对寿期、经济性、安全性等总体指标的负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76664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59109.1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UO2燃料裂变气体热释放率的方法,包括:计算在当前时刻与前一时刻之间新产生的裂变气体浓度和不考虑释放的当前时刻的燃料基体裂变气体浓度;计算晶界气体浓度的上下阈值以及上下阈值对应的等效燃耗;判断当前时刻局部燃耗和时间步平均局部温度是否达到热释放开启的条件,达到开启条件时计算时间步平均局部温度下的裂变气体原子晶格扩散系数D、时间-燃耗转换系数TBU;计算当前时刻t的燃耗系数和当前时刻的热释放率FGRth(t)。本发明重新推导建立了晶界气体浓度和裂变气体热释放率的关系,相比于以前假设晶界浓度恒定不变的计算方法,与实验中发现的晶界气泡连通过程符合的更好,可以更准确的计算裂变气体热释放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93167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03241.2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内插束棒型控制棒的燃料组件,主要解决了现有具有十字形通道的燃料组件均不能同时满足堆芯顶部插入和实现控制棒组件的水力缓冲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呈2×2的方式排列的四个单元组件,该四个单元组件的壁面构成十字形通道(1),其特征在于:该十字形通道(1)内设置有紧密排列且便于控制棒插入的导向管(3)。本发明具有既可以实现控制棒组件从堆芯顶部插入,又可以实现控制棒组件的水力缓冲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70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613.9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燃料棒径向定位的带肋包壳管,包括包壳管本体,包壳管本体整体呈圆筒状,其内部为空腔结构,在所述包壳管本体的外部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条凸出于其外表面的肋条,所述肋条和包壳管本体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小间隙燃料棒间距的径向定位,增强结构稳定性;节省结构材料,提高燃料体积所占份额;促进流体搅混,增强冷却剂的传热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69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442.X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棒下端塞,包括塞体B,所述塞体B的下端部相对设置有两个可弯折的固定体。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下端塞的燃料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现有燃料棒和下端塞在安装过程中会引起棒束栅板变形,难以保证燃料棒垂直度,需要外部结构支持以防止其滑动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203055471U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20062653.3
申请日:2013-02-0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料棒上端塞,塞体A的上端部开设有矩形槽A,所述塞体A的下端部包括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的圆锥台和设置于圆锥台的底面的台阶。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上端塞的燃料棒。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现有燃料棒和上端塞本身没有为燃料棒的膨胀和伸长提供空间的不足。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