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842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13237.5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8 , G06F17/18 , G06F18/2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反应堆堆芯多物理场耦合的网格映射方法及装置,涉及数值计算技术领域,通过对网格场进行抽象化处理,只需进行最小网格集的空间映射,在提高映射效率的同时,提升映射精度,满足对映射精度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的需求。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参与网格映射的目标网格场和源网格场;对组成网格场的最小网格进行识别,构建目标网格场的第一基础网格集,构建源网格场的第二基础网格集;构建基础网格映射关系对,计算每个第二基础网格的体积权重系数;按照每个第二基础网格的体积权重系数,为每个网格设置体积权重系数;利用每个网格的体积权重系数对网格场参数进行计算,得到网格场参数在目标网格场中的映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4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333194.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四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第二流量区包裹第一流量区,第三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流量区,第四流量区朝向第三流量区的中心嵌入设置;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四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通过相关物理、水力学和结构等的精细化协调匹配设计,实现了全寿期内堆芯径向功率的稳定分布以及与流量的匹配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08620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010362383.2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何航行 , 杨洪 , 张勇 , 夏榜样 , 邓坚 , 冉旭 , 杨洪润 , 刘松亚 , 鲁剑超 , 刘余 , 李鹏飞 , 张吉斌 , 顾益宇 , 刘卢果 , 黄世恩 , 倪东洋 , 付冉 , 高希龙
IPC: G21C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机动性自调节方法,该方法用于反应堆堆芯的功率调节,该方法的实施基于具有负反馈特性的反应堆堆芯,该方法用于实现二回路负荷与一回路功率的动态响应:二回路负荷改变通过调节蒸汽发生器的功率实现,利用蒸汽发生器功率变化引起的一回路冷却剂温度变化、反应堆具有的负的温度系数,使得堆芯功率上升或下降。采用该方法实现核反应堆功率调节,不仅可降低核反应堆对控制棒系统的依赖性或避免采用控制棒系统,减少或避免如因为控制棒驱动机构故障导致的核反应堆事故,同时可有效展平堆芯功率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210.9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两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和第二流量区,第一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所述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采用堆芯功率和流量分两区设计,在堆芯全寿期内中心区域始终保持较高功率水平以及外围区域始终保持较低功率水平,相比于现有的三区控制技术而言,在保证压水堆堆芯冷却剂流量降低性能以及堆芯出口温度的提高性能不削弱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堆芯设计复杂程度高,实际应用过程中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协同控制的灵活性更强,同时降低实际使用成本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33194.3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杨雯 , 何航行 , 冉旭 , 刘余 , 邓坚 , 于颖锐 , 巨海涛 , 李垣明 , 张林 , 黄慧剑 , 辛素芳 , 刘卢果 , 倪东洋 , 王连杰 , 辛勇 , 王浩煜 , 刘松亚 , 张吉斌 , 李鹏飞 , 付冉 , 高希龙 , 陈建国 , 吕新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水堆堆芯流量和功率四分区控制方法,涉及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压水堆堆芯的横切面沿径向向外扩展依次设有第一流量区、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第二流量区包裹第一流量区,第三流量区包裹第二流量区;第三流量区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多个第四流量区,第四流量区朝向第三流量区的中心嵌入设置;第二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一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第三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大于第四流量区通入冷却剂的流量。本发明通过相关物理、水力学和结构等的精细化协调匹配设计,实现了全寿期内堆芯径向功率的稳定分布以及与流量的匹配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13767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1445892.2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何鹏 , 何正熙 , 朱加良 , 徐思捷 , 向美琼 , 徐涛 , 叶宇衡 , 秦越 , 陈静 , 李小芬 , 李红霞 , 吴茜 , 朱毖微 , 青先国 , 吕鑫 , 吕新知 , 张吉斌 , 郑嵩华 , 王雪梅 , 邓志光
IPC: G02B6/44 , G21C17/116 , G01K11/324 , G01H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动力堆光纤贯穿件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包括金属外壳、外侧金属端板、玻璃封装和内侧金属端板;外侧金属端板与金属外壳外侧开口焊接;内侧金属端板与金属外壳内侧开口焊接;外侧金属端板内部开设多个孔洞,用于容纳外侧铠装光缆的穿过;外侧金属端板内表面开设多个圆形凹槽,用于容纳玻璃封装;玻璃封装设置于金属外壳内部且位于外侧金属端板内侧,用于容纳裸光纤;硅基灌封材料充满由玻璃灌封内侧、内侧金属端板内表面以及金属外壳构成的内部空间,用于容纳内侧铠装光缆;内侧金属端板内部开设多个孔洞,用于内侧铠装光缆穿出。本发明实现了光纤中传递的光学信号在保持安全壳密封性能的同时顺利穿过核动力堆安全壳。
-
公开(公告)号:CN113986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54025.0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热力图的函数覆盖率检测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涉及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采用简单的插桩方式,实现了函数覆盖率的统计;同时通过绘制函数覆盖热力图的方式,实现了集成测试中函数覆盖情况的可视化表示;函数覆盖率未达到100%时,依据函数覆盖汇总热力图中的热力值分布密度筛选出指标函数,并根据所有的指标函数匹配得到新增测试算例,重新执行程序直至函数覆盖率达到100%。本发明对于覆盖率检测和提升覆盖率的工作来说,具有方便、快捷、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且为增加测试算例提供了基础信息,从而提高集成测试阶段的覆盖率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08620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62383.2
申请日:2020-04-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卢川 , 何航行 , 杨洪 , 张勇 , 夏榜样 , 邓坚 , 冉旭 , 杨洪润 , 刘松亚 , 鲁剑超 , 刘余 , 李鹏飞 , 张吉斌 , 顾益宇 , 刘卢果 , 黄世恩 , 倪东洋 , 付冉 , 高希龙
IPC: G21C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机动性自调节方法,该方法用于反应堆堆芯的功率调节,该方法的实施基于具有负反馈特性的反应堆堆芯,该方法用于实现二回路负荷与一回路功率的动态响应:二回路负荷改变通过调节蒸汽发生器的功率实现,利用蒸汽发生器功率变化引起的一回路冷却剂温度变化、反应堆具有的负的温度系数,使得堆芯功率上升或下降。采用该方法实现核反应堆功率调节,不仅可降低核反应堆对控制棒系统的依赖性或避免采用控制棒系统,减少或避免如因为控制棒驱动机构故障导致的核反应堆事故,同时可有效展平堆芯功率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6531230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1024903.9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3/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刚度低辐照松弛的高稳定性燃料组件压紧系统,解决了现有压紧系统运行时弹簧内部存在较大应力,导致容易辐照松弛,进而使弹簧压紧力降低,存在燃料组件寿期的中后期压紧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安装在管座(2)上的若干弹簧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组内增设有预设弹簧,在燃料组件热态正常运行时,该预设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在燃料组件受到瞬态外载荷将跳起时或在燃料组件燃耗加深后,该预设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本发明具有减小燃料组件运行期间的弯曲变形,提高燃料组件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31678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03241.2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内插束棒型控制棒的燃料组件,主要解决了现有具有十字形通道的燃料组件均不能同时满足堆芯顶部插入和实现控制棒组件的水力缓冲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呈2×2的方式排列的四个单元组件,该四个单元组件的壁面构成十字形通道(1),其特征在于:该十字形通道(1)内设置有紧密排列且便于控制棒插入的导向管(3)。本发明具有既可以实现控制棒组件从堆芯顶部插入,又可以实现控制棒组件的水力缓冲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