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发生器放电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30190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097913.5

    申请日:2013-03-25

    Inventor: 张宽照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臭氧发生器放电装置。所述臭氧发生器放电装置,包括:地电极、介质体以及高压电极;所述高压电极与所述地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介质体上相对的两侧;所述地电极内部形成与外界相通的冷却水通道;所述地电极的表面形成相互间隔的多个凹槽和多个凸条;所述介质体上形成与所述凸条相互配合的条形孔;所述凸条位于所述条形孔中,且所述介质体与所述凹槽形成氧气流通间隙。本发明所提供的臭氧发生器放电装置,能够有效的降低高压电极的热量,减少臭氧的分解,提高臭氧的生产效率。

    表面氧化处理方法和表面氧化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311099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110191909.6

    申请日:2011-07-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表面氧化处理方法具有使臭氧浓度为120~500mg/L的臭氧-氟系溶剂混合溶液与可燃性物质构成的被处理物接触而对该被处理物的表面进行氧化处理的工序。此外,本发明的表面氧化处理装置具备:使氧-臭氧混合气体溶解在氟系溶剂中生成混合流体的混合单元;从所述混合流体中除去未溶解的气体而生成臭氧-氟系溶剂混合溶液的未溶解气体除去单元;和使所述臭氧-氟系溶剂混合溶液与可燃性物质构成的被处理物接触,对所述被处理物的表面进行氧化处理的表面氧化处理单元。

    臭氧发生装置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21700B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0980159136.4

    申请日:2009-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使用冷却水、小型且易于维护的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具备由近似筒状的金属管形成的接地电极1和在该接地电极的内侧接近同心地设置的高电压电极5,其中,所述高电压电极5具有近似筒状的电介质,并对在该电介质的内周面形成的导电层6施加高电压,往所述接地电极和所述高电压电极之间形成的放电间隙内供给含氧气体,用以生成臭氧,所述接地电极与在其外周侧的长边方向上伸出的多个气冷用散热片2一体形成。

    臭氧气体供给系统
    2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7036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080053584.9

    申请日:2010-09-0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臭氧发生单元及上述臭氧发生单元,其中上述臭氧发生单元可实现具有用于输出臭氧气体的多个元件且设有控制元件的臭氧发生器单元的小型化。此外,在本发明中,气体配管集成块(30)具有多个内部配管路径(R30a~R30f),通过将上述多个内部配管路径与臭氧发生器(1)、控制元件(MFC(3)、气体过滤器(51)及APC(4))、原料气体供给口(14)、臭氧气体输出口(15)及冷却水出入口(13A、13B)连接,从而形成将从原料气体供给口经由APC直至臭氧气体发生器的原料气体输入配管路径、及从臭氧发生器经由臭氧过滤器、臭氧浓度计(5)、MFC(3)直至臭氧气体输出口的臭氧气体输出配管路径一体化的单元。

    臭氧气体发生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12472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43675.4

    申请日:2010-09-21

    Inventor: 松野敬 竹村理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气体发生装置。该臭氧气体发生装置在一对电极(14、14)的各相向面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电介质(13)。在一对电介质(13、13)之间形成有放电间隙(20),该放电间隙(20)与原料气体供给通路和臭氧气体排出通路连接。在一对电介质(13、13)上设置有面向放电间隙(20)的功能膜(17)。功能膜(17)中包含:选自铌、钽、钼、铬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第一金属氧化物、以及选自钛、钨、锌、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的第二金属氧化物。

    臭氧发生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21700A

    公开(公告)日:2012-04-18

    申请号:CN200980159136.4

    申请日:2009-05-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使用冷却水、小型且易于维护的臭氧发生装置。臭氧发生装置具备由近似筒状的金属管形成的接地电极1和在该接地电极的内侧接近同心地设置的高电压电极5,其中,所述高电压电极5具有近似筒状的电介质,并对在该电介质的内周面形成的导电层6施加高电压,往所述接地电极和所述高电压电极之间形成的放电间隙内供给含氧气体,用以生成臭氧,所述接地电极与在其外周侧的长边方向上伸出的多个气冷用散热片2一体形成。

    臭氧产生装置
    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91156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158288.7

    申请日:2010-03-29

    Abstract: 一种使介电管的温度分布更均匀,从而能增大放电功率密度,并实现装置小型化或大容量化的臭氧产生装置,包括:2块管板,该2块管板是开有孔的导电金属板,并以规定的间隔设置从而将气密密闭容器的内部划分成3个空间;金属管,该金属管将所述2块管板的孔彼此连结;介电管,该介电管插入金属管内部,且外壁与金属管内壁隔有规定的间隙;以及设于介电管内部的金属电极,对金属管与金属电极之间施加交流电压,使流过间隙的含有氧气的原料气体放电而产生臭氧,在与管板相对的间隙部分设置放电抑制构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