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904437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328860.4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核电厂不间断电源丧失条件下的显示仪表,包括内置的内部供电电源和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整个显示仪表的电源管理;所述内部供电电源和外部供电电源均接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在监测到核电厂正常运行时,控制外部供电电源供电;在监测到外部供电电源丧失时,控制内部供电电源供电。本发明在外部直流电压丧失时可自动无缝切换到内部电源继续向外部变送器提供电源,提高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010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203668.2
申请日:2021-10-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袁光辉 , 刘东 , 芦韡 , 卢忝余 , 刘盈 , 曹国海 , 郑丹晨 , 于洋 , 尹强 , 潘俊杰 , 强胜龙 , 卢川 , 张文鑫 , 王雅峰 , 庞勃 , 杨洪 , 孙卓 , 刘松亚 , 罗骞 , 闫于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持堆芯多专业计算软件的统一建模方法及系统,包括:对堆芯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堆芯数据与每个软件计算模型之间的引用关系,将标准化数据和每个软件计算模型进行关联同步,并基于关联同步,得到标准化数据和软件计算模型之间的关联数据信息;从标准化数据中,获取任一软件计算模型对应的堆芯计算软件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形成软件计算模型在堆芯计算软件中的输入文件,堆芯计算软件根据输入文件执行计算,并同步显示堆芯计算软件运行计算的实时状态。本发明实现了各种软件计算模型的统一集中管理和统一集中的可视化展示,提高了反应堆堆芯计算模型建模的准确度和建模效率,进而提高核反应堆的研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935048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812015.3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H04L27/20 , H04L27/2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辅助的CPM信号检测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包括差分运算模块、互相关模块、本地差分存储模块和信号检测判定模块;差分运算模块用于获取接收CPM基带I、Q信号并计算接收CPM基带I、Q信号之间的一比特差分信号Dr(t);本地差分存储模块用于获取本地CPM基带I、Q信号并计算本地CPM基带I、Q信号之间的一比特差分信号Dl(t);互相关模块用于计算接收CPM的一比特差分信号Dr(t)与本地CPM的一比特差分信号Dl(t)之间的互相关值;信号检测判定模块用于根据两个一比特差分信号之间的互相关值进行CPM信号检测。本发明通过引入接收端本地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差分相关,使得算法实现结构简单,便于工程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191738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812489.8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子探测器信号的高速采集系统,包括宽频带低噪声放大器、高绝缘弱电流放大器、高速数字采集处理器、高压电源、供电模块和控制终端;宽频带低噪声放大器用于对计数管输出信号进行预放大;高绝缘弱电流放大器用于对电离室输出信号进行预放大;高速数字采集处理器用于采集宽频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或高绝缘弱电流放大器的输出信号;高压电源用于对电离室或宽频带低噪声放大器供电;控制终端与高速数字采集处理器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对系统的控制以及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本发明提出的高速采集系统能够实现中子探测器输出的宽量程、低噪声信号的高速采集、处理、存储、分析和显示。
-
公开(公告)号:CN11155580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90118.5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何正熙 , 青先国 , 卢川 , 何鹏 , 朱加良 , 徐思捷 , 陈学坤 , 徐涛 , 陈静 , 李小芬 , 吕鑫 , 廖龙涛 , 杨洪润 , 朱毖微 , 吴茜 , 李红霞 , 郑嵩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的多路开关量并行传输系统及方法,所述传输系统包括发送单元、分配单元和M个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包括n个光发射机,每个光发射机对应一个信号源,n个光发射机通过各自连接的光纤将各个信号源发出的不同频率的激光信号传输至通过一个光纤耦合器内耦合;发送单元中的光纤耦合器通过光纤与分配单元中的光纤耦合器通信连接,分配单元通过光纤耦合器将激光信号分配至不同的接收单元,每个接收单元包括各个信号源发出的激光信号;接收单元包括光波分复用器,光波分复用器通过n条光纤与分别n个光电开关通信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通过继电器控制开关量导致继电器故障、信号传输干扰、不能自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50862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56287.7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船用承压安全壳超压保护装置及其应用,超压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的双向安全阀、爆破阀和可拆卸排放管,其中,可拆卸排放管与安全壳壁面连接,所述双向安全阀和爆破阀均安装在可拆卸排放管上,且双向安全阀位于安全壳壁面与爆破阀之间;爆破阀的开启定值低于安全阀起跳定值。本发明对内可实现在安全壳内面临超压时受控适当排出壳内流体,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对外当遭遇沉没等极端工况时,可以连通海水和安全壳,同时引海水入壳,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对内可实现在安全壳内面临超压时受控适当排出壳内流体,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1581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069759.X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杨帆 , 冉旭 , 黄代顺 , 张渝 , 夏榜样 , 喻娜 , 张丹 , 李峰 , 卢川 , 李松蔚 , 邱志方 , 鲜麟 , 张卓华 , 周科 , 彭传新 , 吴广皓 , 林欣茹 , 魏宗岚 , 陆雅哲 , 杨韵佳
IPC: G21C9/0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水核反应堆套管型备用停堆系统及方法,所述停堆系统包括设置在压力容器内的套管式注入单元和设置在压力容器外部的停堆液循环系统,套管式注入单元包括内套管和设置在内套管外侧的外套管,停堆液循环系统包括可溶性中子毒物箱和去离子水箱,所述可溶性中子毒物箱和去离子水箱的排液端均通过管道与外套管连通,该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可溶性中子毒物箱和去离子水箱的进液端均通过管道与内套管连通,可溶性中子毒物箱的排液端和进液端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出口阀R1和回流阀R2,去离子水箱的排液端和进液端的管道上分别设置有出口阀W1和回流阀W2。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备用停堆系统导致液态中子吸收剂与一回路冷却剂发生掺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128516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557308.5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钍基燃料组件及小型压水堆,燃料芯体以氧化钍(ThO2)为主,均匀混合235U丰度约为20%的UO2燃料或239Pu丰度约为18%的PuO2燃料。燃料棒采用稠密栅格布置方式,燃料棒间距约为1.0mm,按正方形或三角形栅格排列,再利用组件盒构成正方形或六角形燃料组件。反应堆采用周期性运行方式,即每功率运行若干天,停堆约30天以上。本发明提出的燃料组件及小型压水堆,具有较强的反应性控制能力及较高的堆芯转换能力,从而获得更长的换料周期,显著提高了中子经济性及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9790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61538.0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小型压水堆的簇式控制棒布置方法及运行管理方法,堆芯燃料组件尽可能都插入控制棒,选择多个相邻燃料组件的控制棒作为1簇,由1台控制棒驱动机构提升或下插。堆芯仅设置“安全棒组”及“燃耗补偿棒组”,堆芯功率调节由燃耗补偿棒组及负反馈来完成。与常规控制棒布置相比,能够大幅度提高控制棒布置数量及反应性控制能力,使堆芯装载循环长度显著增加。控制棒驱动机构布置数量则有效减少,降低了小型堆压力容器顶盖结构设计难度。大幅简化了堆芯控制棒运行管理及堆芯运行控制难度,并展平堆芯空间功率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4882183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165466.1
申请日:2015-04-0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21C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压水堆堆芯流量分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区步骤:将压水堆堆芯横切面分区形成中流量区、大流量区、小流量区,中流量区是压水堆堆芯横切面中心点沿径向方向向外延展形成的区域,大流量区是以中流量区的边界线为起始点沿径向方向向外延展形成的区域,小流量区是以大流量区边界线为起始点沿径向方向向外延展形成的区域,中流量区是位于压水堆堆芯横切面中心处的区域,大流量区是包覆在中流量区外的一个环形区域,小流量区是包覆在大流量区外的一个环形区域,流量设定步骤:中流量区通入中等流量大小的冷却剂,大流量区通入大流量的冷却剂、小流量区通入小流量的冷却剂。实现了压水堆堆芯冷却剂流量的降低、堆芯出口温度的提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