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2373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47027.9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陶瓷包覆燃料元件及小型直接循环反应堆堆芯,所述燃料元件为单根棒结构,包括FCM燃料芯块和包壳;所述FCM燃料芯块中燃料核芯采用高密度燃料。本发明的燃料元件还根据冷却剂相变进行轴向分段布置,本发明所述FCM燃料元件取消燃料组件相关结构设计,燃料核芯材料采用高密度燃料,并根据冷却剂相变进行轴向分段,有效提高了堆芯中子经济性,保证堆芯安全性,并减少放射性产物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490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800406.2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21C5/0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堆芯技术领域,具体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的反应性等效物理转换方法,针对含有弥散燃料以及同时含有弥散燃料和弥散可燃毒物的板型燃料元件,将传统中子学计算程序不能计算的双重非均匀系统,根据反应性等效转换为传统中子学计算程序可以计算的单重非均匀系统,进而采用已经经过广泛验证的传统中子学程序进行计算,解决了板型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计算问题,且计算结果与蒙卡颗粒模型基准解对比显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燃料元件双重非均匀系统的反应性等效物理转换方法不仅计算简便,且计算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222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301047.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燃料组件的控制棒布置方法及控制棒组件,通过在堆芯燃料组件内和堆芯燃料组件间同时布置控制棒,并将组件内控制棒布置于堆芯燃料组件内功率峰周边位置,以展平组件的功率分布,提高控制棒的价值;将组件间控制棒布置于相邻的堆芯燃料组件的间隙内,以减弱堆芯燃料组件间水隙慢化可能带来的功率峰,同时能充分利用堆芯燃料组件间的空间,提高堆内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2022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301047.3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芯燃料组件的控制棒布置方法及控制棒组件,通过在堆芯燃料组件内和堆芯燃料组件间同时布置控制棒,并将组件内控制棒布置于堆芯燃料组件内功率峰周边位置,以展平组件的功率分布,提高控制棒的价值;将组件间控制棒布置于相邻的堆芯燃料组件的间隙内,以减弱堆芯燃料组件间水隙慢化可能带来的功率峰,同时能充分利用堆芯燃料组件间的空间,提高堆内空间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7310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069135.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铍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方法,六所述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水栅元和铍组件,所述燃料组件为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所述控制棒组件由圆柱形控制棒和外六角内圆形导向管组成,所述水栅元为六边形水栅元,所述铍组件为活性区外铍组件或活性区内铍组件或活性区外铍组件和活性区内铍组件的组合,所述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每个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水栅元和铍组件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15812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069752.8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方法,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水栅元和铝组件,燃料组件为六边形套管型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由圆柱形控制棒和外六角内圆形导向管组成,所述水栅元为六边形水栅元,铝组件六边形铝组件,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18盒燃料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21盒铝组件和214个水栅元,18盒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在以L12为中心位置的堆芯的中央区域,21盒铝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12个控制棒组件围绕铝组件布置,每个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铝组件和水栅元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铝组件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9215811B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811069729.9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铍组件和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及调整方法,六边形铍组件和铝组件核设计可靠性检验堆芯包括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水栅元、铍组件和铝组件,所述控制棒组件由圆柱形控制棒和外六角内圆形导向管组成,所述铝组件六边形铝组件,所述铍组件为六边形铍组件,所述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11盒燃料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16盒铍组件、72盒铝组件和154个水栅元,11盒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在以L12为中心位置的堆芯的中央区域,16盒铍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72盒铝组件围绕16盒铍组件布置,12个控制棒组件围绕铍组件间隔布置在铝组件之间。本发明能够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铍组件和铝组件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364695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10149440.1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万千瓦级反应堆堆芯燃料管理方法,堆芯包含57个燃料组件,活性段高度215cm,采用纯棒控调节。通过混合富集度装料、堆芯径向轴向分区布置、配合使用不同数量和质量百分比可燃毒物以及采用优化的控制棒分组及提升顺序,实现了约1/3堆芯换料的燃料管理,堆芯换料周期约24个月;批卸料燃耗约43000MWd/tU,最大组件卸料燃耗不超过52000MWd/tU;方案满足卡棒准则,堆芯功率分布满足相关安全分析要求。本发明改变了小堆常用的一批次装卸料策略,在长寿期、纯棒控小堆中实现了多批次装卸料燃料管理策略,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增强了多用途小堆的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11191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11068173.1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中子注量率测量的试验堆芯及方法,所述试验堆芯包括燃料组件、铍组件、铝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水栅元,所述堆芯共布置265个位置,分别为20盒燃料组件、47盒铍组件、71盒铝组件、12个控制棒组件和115个水栅元,20盒燃料组件集中布置在以L12为中心位置的堆芯的中央区域,47盒铍组件围绕燃料组件布置在燃料组件的内侧和外侧,71盒铝组件围绕铍组件布置,12个控制棒组件间隔布置于铍组件和燃料组件之间,每个燃料组件、铍组件、铝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水栅元各占1个位置。本发明能够满足检验核设计程序对六边形套管型燃料堆芯中子注量率计算可靠性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364696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49462.8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十万千瓦级反应堆堆芯反应性控制方法,堆芯包含57个燃料组件,活性段高度215cm,采用纯棒控调节。通过在超过85%组件总数的组件内布置控制棒,配合使用一体式可燃毒物,在满足24个月换料周期所要求的能量输出的要求下,有效实现了堆芯反应性控制,在所有循环任一燃耗时刻,堆芯始终满足卡棒准则。本发明不使用可溶硼,仅依靠控制棒和一体式可燃毒物,实现了长寿期、纯棒控、多批次装卸料小堆的反应性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