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复合导向管及其加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2750992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46296.6

    申请日:2012-07-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复合导向管,主要由两端均开口的导向管(2)、以及密封固定在导向管(2)下端开口处的导向管端塞(5)构成,所述导向管(2)的内壁上固定有至少一个内套管组件(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的复合导向管的加工工艺。本发明通过胀接或焊接形成缓冲段,其结构简单,节省结构材料,提高燃料组件的中子经济性,降低制造工艺要求,消除导向管部件胀接或焊接失效导致整个燃料组件骨架失效的风险,提高燃料组件的制造经济性。

    套管式低浓铀核燃料组件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27992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910216305.5

    申请日:2009-1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套管式低浓铀核燃料组件,由同心的内套管,外套管,内外套管间的多层核燃料套管,与多层核燃料套管上端固连、装于外套管顶部的上部定位齿块,固定在上部定位齿块上端口的上接头;套装在外套管下端口上的下接头,以及置于外套管内与多层核燃料套管下端固连的下部定位齿块所组成;每一层核燃料套管,均为由铝合金的内外包壳,装于该内外包壳间与铝合金包壳形成冶金结合的U3Si2-Al核燃料芯体所组成。优点是:采用共挤压工艺,整体制造,工艺简单;核燃料套管包壳材料为铝合金,与核燃料芯体在使用中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核燃料芯体与内外包壳挤压成外表面带有三条脊肋的燃料套管,使芯体与包壳间形成冶金结合,提高了结构强度与安全的可靠性。

    一种核燃料组件上管座连接板及上管座

    公开(公告)号:CN1193611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3067.5

    申请日:2024-1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燃料组件上管座连接板及上管座,连接板包括连接板体,连接板体包括:中部构体,中部构体位于连接板体的中部区域,中部构体贯穿设有多个第一过水孔;多个角部构体,各角部构体连接于中部构体对应的角部,角部构体贯穿设有多个第二过水孔;多个侧边构体,各侧边构体位于对应的两相邻的角部构体之间,侧边构体与对应的角部构体和中部构体对应的侧边相连,侧边构体贯穿设有多个第三过水孔;其中,多个第二过水孔在角部构体内的分布密度大于多个第一过水孔在中部构体内的分布密度,且小于多个第三过水孔在侧边构体内的分布密度,能够使得连接板不同区域的强度与受力大小匹配。上管座包括前述的连接板。

    一种用于核燃料棒电阻焊接的端塞以及燃料棒

    公开(公告)号:CN1174283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67281.4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棒电阻焊接的端塞,端塞本体中部带有用于和包壳管实现电阻焊接的焊接区,焊接区在朝远离包壳管方向带有依次同轴连接的第一圆台段、第二圆台段和第三圆台段;第二圆台段的外径尺寸位于包壳管内径和外径尺寸之间;第一圆台段、第二圆台段和第三圆台段三者之间,第一圆台段外径最小,第二圆台段的外径最大;端塞本体位于包壳管内的内端还带有和第一圆台段同轴连接的第四圆台段,第四圆台段的外径小于包壳管内径,且位于第一圆台段和第二圆台段外径尺寸之间。采用本方案,能够有效地控制焊接熔合区熔合线长度和角度,以及焊缝凸出高度,并能够限制焊接过程焊瘤的流动,避免焊瘤与燃料棒内部燃料柱或气腔弹簧接触。

    一种消除扭矩且均匀承载的导向管连接结构及燃料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421583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1371389.7

    申请日:2021-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反应堆燃料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消除扭矩且均匀承载的导向管连接结构及燃料组件,包括上部连接结构和下部连接结构;上部连接结构包括上管座安装孔、开口悬挂套和承载套管;带有限位环的导向管通过开口悬挂套和承载套管可拆卸连接在上管座安装孔中;下部连接结构包括下管座安装孔;导向管端塞与下管座安装孔连接构成非轴对称配合结构。本发明实现了连接的双向锁紧和均匀性承载,消除了上部连接中导向管的扭矩以及松脱件,使各导向管均匀受载,提高了燃料组件连接结构及导向管的承载能力,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应力水平,缓解热蠕变和辐照蠕变,避免了受载不均引起的燃料组件运行弯曲,适应高燃耗长循环燃料组件的应用。

    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具有引导冷却剂协调流动的定位格架

    公开(公告)号:CN115050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4693.1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燃料组件具有引导冷却剂协调流动的定位格架,包括由多个条带交叉形成的多个栅元,所述栅元的壁面上设置有上刚凸和下刚凸,所述条带的顶部设置有搅混翼,所述上刚凸的出口段倾斜设置,且倾斜方向与搅混翼相配合,将冷却剂引导至搅混翼。本发明通过将上刚凸设置为倾斜刚凸,且倾斜方向与搅混翼相配合,能够将冷却剂引导至搅混翼,实现上刚凸和搅混翼二者在结构上相匹配器和功能相融合,冷却剂沿格架栅元轴向流动,流经上刚凸时,上刚凸设置特殊结构引导冷却剂流向其下游的搅混翼,提高搅混翼的搅混作用,使定位格架具有引导流体协调流动作用;同时可保证上刚凸与燃料棒的有效接触长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