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AC-AC直接频率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64534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10140283.0

    申请日:2012-05-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三相AC-AC直接频率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三相AC-AC直接频率变换器包括三相电源、滤波器、主电路和缓冲电路,其特征是:电源接滤波电路再接主电路,主电路接缓冲电路。三相AC-AC直接频率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是:第一种控制方法是采用SPWM控制方式,第二种控制方式是滞环电流控制。本发明拓扑结构简单,控制方法简单易行功率变换级数少、可靠性高。

    一种无换向装置的直流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340139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279315.X

    申请日:2013-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换向装置的直流电机,包括外壳、电枢部分、励磁部分、转轴,电枢部分和励磁部分套装成工作部分后安装在外壳里,转轴穿过外壳和工作部分,工作部分的内层与转轴连接成一体随转轴转动,电枢部分包括鼠笼条导体、集电端环,鼠笼条导体插入到左右两个集电端环中,外壳内设置电流输入通路、电流输出通路,外壳外设置接线端子,电流输入通路、电流输出通路连接接线端子。本发明省去换向器甚至省去电刷装置,提高了机电转换过程中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了电机的可靠性。

    一种用于船舶的风力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88561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277262.8

    申请日:2012-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5 Y02E10/72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轮机、永磁发电机、升降杆,风轮机与永磁发电机的转轴相连形成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升降杆支撑风轮机和永磁发电机并升降可调。本发明简单、容易在船舶上实现,充分利用了海上风能,减少了船舶在使用传统能源时,对海洋造成的污染。在船舶动力装置遭到破坏,甚至备用发电机组、应急备用电源、蓄电池等都无法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手动操作升降杆,使风轮机或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升到预设高度进行发电。因此在船舶缺电的紧急情况下,利用船舶上的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避免了对船舶电力系统及紧急用电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增强了船舶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生命力。

    一种用于船舶的风力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35504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210104295.8

    申请日:2012-04-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5 Y02E10/728 Y02E10/74 Y02T70/5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的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轮机、永磁发电机、升降杆,风轮机与永磁发电机的转轴相连形成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升降杆支撑风轮机和永磁发电机并升降可调。本发明简单、容易在船舶上实现,充分利用了海上风能,减少了船舶在使用传统能源时,对海洋造成的污染。在船舶动力装置遭到破坏,甚至备用发电机组、应急备用电源、蓄电池等都无法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手动操作升降杆,使风轮机或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升到预设高度进行发电。因此在船舶缺电的紧急情况下,利用船舶上的风力发电机进行发电,避免了对船舶电力系统及紧急用电设备正常工作的影响,增强了船舶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生命力。

    一种并联逆变器电源中的单模块无缝热投切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8257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31915.1

    申请日:2013-04-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逆变器并联系统中单个逆变器模块的热投切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控制系统对逆变器模块施加电压单闭环控制;发出闭合并机开关指令;检测并机开关电流;控制逆变器模块输出电流达到系统负载电流的平均值;控制系统控制逆变器模块转入电压电流双闭环均流控制模式;将逆变器模块由电压电流双闭环均流控制模式转入电流单闭环控制模式;减小逆变器模块输出电流,到达门限值;发出断开并机开关指令;检测并机开关电流;控制逆变器模块转入电压电流双环控制模式。本发明可以减小浪涌电压冲击,提高多模块并联的电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具有轴向和横向磁场特征的高功率密度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1969241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511292.7

    申请日:2010-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具有轴向和横向磁场特征的高功率密度电机。是由定子、转子、端盖、轴、定子轴承、端盖轴承组成的盘式结构的永磁电机;转子固定安装在轴上,轴两端分别与定子轴承和端盖轴承安装在一起;定子轴承安装在定子轴承室内;端盖轴承安装在端盖轴承室内;使用螺钉,利用定子外侧隔磁环上的通孔和端盖上的螺纹孔,将定子与端盖固定在一起。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电机的结构和电枢绕组的放置方式,使绕组的端部也能够参与电机的机电能量转换,进而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和整体性能。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开关磁阻直线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268444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78019.6

    申请日:2012-06-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功率密度的开关磁阻直线电机,包括初级结构、次级结构,初级结构和次级结构之间为支撑结构,初级结构包括初级铁心、初级主极、初级辅助极、电枢绕组,初级主极沿次级结构的运动方向均匀的安装在初级铁心上,每个初级主极的两侧均安装初级辅助极,电枢绕组为绕组线圈分别绕制在各个初级主极上;次级结构包括次级铁心、次级主极、次级辅助极,次级主极沿次级结构的运动方向排列并安装在次级铁心上,次级主极的个数为偶数,在每个次级主极的两端均布置次级辅助极。本发明电枢绕组的利用率高,功率密度高。

    一种不对称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绕组自感与互感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321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1065655.8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对称六相永磁同步电机绕组自感与互感测试方法,以交流静态法为基础,通过多个直流电源在绕组端施加直流电流为手段能够在完成测试的过程中调节转子位置,等效考虑运行状态下磁路的饱和状态对绕组自感与互感的影响,在测试的过程中考虑到电机实际驱动电路的控制方式对绕组自感与互感的影响,最终根据电磁场等效原理计算和分析多次间接测试的结果,得到无机械负荷状态下等效测得的绕组自感与互感。本发明以交流静态法为基础完成电机绕组自感和互感的测试,不需要另外加装机械固定装置,并且能够考虑到电机运行状态中电磁场对电感测试结果的影响,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数据可靠特点。

    一种对称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绕组自感与互感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849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211058704.5

    申请日:2022-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称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绕组自感与互感测试方法,以交流静态法为基础,通过多个直流电源在绕组端施加直流电流为手段在完成测试的过程中调节转子位置等效考虑运行状态下磁路的饱和状态对绕组自感与互感的影响,在测试的过程中考虑到电机实际驱动电路的控制方式对绕组自感与互感的影响,最终根据电磁场等效原理计算和分析多次间接测试的结果,得到无机械负荷状态下等效测得的绕组自感与互感。本发明不需要另外加装机械固定装置,并且能够考虑到电机运行状态中电磁场对电感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过程中,电机的机壳和轴伸都不用特殊固定,也不需要外部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数据可靠特点。

    一种基于因子图的USV-AUV多域协同导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433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76118.X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因子图的USV‑AUV多域协同导航方法,设置USV、AUV的初始位置、航向,通过其搭载的传感器采集并处理数据信息;基于GNSS测量值、INS测量值、USBL测量值及DVL测量值,构建得到基于USV‑AUV的多域协同导航因子图模型;利用预设的滑动窗口对统一的因子图模型进行优化,通过因子图优化的方法对测量数据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最佳导航信息。本发明通过使用GNSS、INS、DVL、USBL等传感器以因子图算法的数据处理方式与融合方法,解决了AUV搭载的INS由于长时间航行产生的误差累积,提高了多AUV的协同定位精度以及USV‑AUV多域协同导航系统的鲁棒性。本发明利用滑动窗口的方法控制因子的数量从而减小系统的运算量,提高整个协同导航系统的运算效率,满足协同导航的实时性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