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绝缘氮化物半导体衬底及其制造方法、氮化物半导体外延衬底和场效应晶体管

    公开(公告)号:CN101441999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172909.X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绝缘氮化物半导体衬底及其制造方法、氮化物半导体外延衬底和场效应晶体管,其中,制造半绝缘氮化物半导体衬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下衬底上形成掩模,在所述掩模中以250μm~2000μm的间隔Dw来排列具有10μm~100μm的宽度或直径Ds的点状或带状覆盖部分;用HVPE方法,在1040℃~ 1150℃的生长温度下,通过供应V族/III族比例R5/3设定为1至10的III族原料气体和V族原料气体以及含有铁的气体在下衬底上生长氮化物半导体晶体;以及去除下衬底,从而获得自支撑半绝缘氮化物半导体衬底,其具有不小于1×105Ωcm的比电阻和不小于100μm的厚度。由此,能获得其中翘曲较少且较不可能发生破裂的半绝缘氮化物半导体晶体衬底。

    确定背栅特性的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467809A

    公开(公告)日:2004-01-14

    申请号:CN03110439.8

    申请日:2003-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2/14

    Abstract: 确定背栅特性的方法和装置用以减少制作背栅特性有缺陷的半导体电路元件。最初,得出第一C-V曲线30表示加于晶片20正面的电压与电容值之间的关系,其中所述晶片20用作半导体电路元件的衬底。继而,通过将电压加于晶片20背面得出第二C-V曲线32。根据从所述第一C-V曲线30和第二C-V曲线32得出的电压漂移量34,对晶片20确定半导体电路元件的背栅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