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724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646857.X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47/59 , A61K47/69 , A61K31/4375 , A61K31/785 , A61P31/04 , A61P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菌药物载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ROS响应和粘附性的抗菌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反溶剂沉淀法,将含有小檗碱的有机相迅速均一的注入到水相中,得到粒径较小的小檗碱纳米晶;进而以小檗碱纳米晶为核心,在其表面沉积一层含大量羟基的聚多巴胺涂层,制得稳定的聚多巴胺涂层的小檗碱纳米粒,其中聚多巴胺具有独特的ROS响应性和粘附性。本发明的抗菌药物载体实现了聚多巴胺涂层厚度的可控调节,使得小檗碱纳米粒在提高药物稳定性的同时可以实现大剂量载药。此外,口服给药过程中聚多巴胺涂层可以有效避免胃酸的降解,进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1880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40484.7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自组装白藜芦醇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抗肺炎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白藜芦醇纳米晶粒径为181.5±2.27nm,PDI为0.08±0.07,电位为‑12.6±0.85mV,在不使用稳定剂的情况具有可靠的稳定性,至少可以维持一周;与游离的白藜芦醇相比,白藜芦醇纳米晶的晶型发生了改变,并且能解决白藜芦醇溶解度(与游离的白藜芦醇相比,饱和溶解度增加35.1倍)、体外摄取(与游离的白藜芦醇相比,提高3.5倍)和肺部滞留性的问题,同时展现出优于游离白藜芦醇的抗炎、抗氧化以及抗病毒活性,综合显示白藜芦醇纳米晶在雾化吸入治疗RSV肺炎领域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41921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011505364.7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8/01 , A61K35/64 , A61K9/127 , A61K9/06 , A61P1/04 , A61P1/00 , A61L31/14 , A61L31/04 , C07K1/14 , C07K1/30 , C07K1/34 , C07K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蜚蠊多肽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蜚蠊多肽有效部位从蜚蠊粗提物中富集的分子量大于300道尔顿(>300Da)且小于5000道尔顿(
-
公开(公告)号:CN112641921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05364.7
申请日:2020-12-18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8/01 , A61K35/64 , A61K9/127 , A61K9/06 , A61P1/04 , A61P1/00 , A61L31/14 , A61L31/04 , C07K1/14 , C07K1/30 , C07K1/34 , C07K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蜚蠊多肽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蜚蠊多肽有效部位从蜚蠊粗提物中富集的分子量大于300道尔顿(>300Da)且小于5000道尔顿(
-
公开(公告)号:CN11245230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72532.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多巴胺纳米粒在中药酚酸类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将中药提取液使用聚多巴胺纳米粒吸附,弃去上清液,分离得到吸附中药酚酸类成分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再在解吸附,得到中药酚酸类成分。本发明通过快速高效的聚多巴胺纳米粒吸附中药酚酸类成分,该过程简单、无污染且操作简单,具有载药量高,稳定性强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对中药提取分离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8834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83864.8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3/30 , A61K31/704 , A61P31/14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草酸协助锌离子在制备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涉及生物制药技术领域。甘草酸协助锌离子在制备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的有效成分包括甘草酸和锌离子,甘草酸协助锌离子入胞,抑制宿主细胞中RSV的RdRp酶的活性,所述药物包括粉剂、口服液或片剂。本发明采用上述的甘草酸协助锌离子在制备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抑制RSV病毒感染的复制阶段,降低肺损伤,可广泛用于制备抗呼吸道合胞病毒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558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005919.0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C12P21/06 , C07K1/14 , C07K1/34 , A61K38/01 , A61K47/26 , A61K9/12 , A61K8/64 , A61K8/04 , A61P1/00 , A61P1/04 , A61P29/00 , A61P31/04 , A61P39/06 , A61Q19/00 , A61K35/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蜚蠊多肽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蜚蠊鲜品酶解产物中富集的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500Da)且小于10000道尔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