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爆炸伤创口及体表清洁杀菌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791075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85594.9

    申请日:2020-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爆炸伤创口及体表清洁杀菌液,包括以下重量比的各组分:苯扎溴铵0.5‑2%、吐温‑80 0.5‑2%、磷钨酸银量子点0.02‑0.1%、聚维酮0.1‑0.2%,余量为纯净水;所述爆炸伤创口及体表清洁杀菌液的pH值为6.5‑7.5;磷钨酸银量子点是指粒径为2‑3nm的颗粒状磷钨酸银。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爆炸伤创口及体表清洁杀菌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爆炸伤创口及体表清洁杀菌液能有效清洗爆炸伤创口中的污物,并能杀菌、抑菌,防止伤口感染,可针对性的应用于广大煤矿工人日常洗涤及医护人员对开放性伤口的清洁,尤其利于清洁开放性伤口内的煤矿粉尘污染物,同时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

    一种多元分析的蛇毒混合物分析荧光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1337468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334013.8

    申请日:2020-04-24

    Inventor: 刘巍 王帆 李风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项对多种蛇毒蛋白进行多元分析技术。具体是利用不同的蛋白与不同的染料因结合程度、结合方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荧光信号,建立一种用蛋白质与荧光染料结合进行多种蛇毒蛋白与混合物复杂样品分析的方法。本发明基于差异化蛇毒蛋白荧光染色,制备出多元分析荧光传感阵列。通过蛇毒蛋白独特的荧光指纹对多种蛇毒蛋白进行辨别分析,成功实现对蛇毒中六种代表性蛋白100%的辨别分析,且可明显区分出在不同种类蛇毒蛋白、以及不同组分的混合蛇毒蛋白。蛇毒混合物多元分析荧光传感阵列检测判别蛇毒种类特性,以及该传感阵列检测蛇毒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使其用于对蛇毒咬伤患者的及时准确的治疗以及蛇毒抗癌、抗肿瘤药物的筛选研究。

    银离子检测方法、银离子检测试剂盒及用于检测银离子的核酸适配体

    公开(公告)号:CN10981097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084331.0

    申请日:2019-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离子检测方法、银离子检测试剂盒及用于检测银离子的核酸适配体,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待测样品;将待测样品与氧化石墨烯、双链特异性核酸外切酶和带有荧光标记的核酸适配体混合得到混合物,核酸适配体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将混合物在35~40℃条件下孵育5~40min,然后进行失活处理以使双链特异性核酸外切酶失活;检测失活处理后的混合物的荧光强度,并根据荧光强度确定待测样品中银离子的浓度。本发明的银离子检测方法仅通过一条带有荧光标记的核酸适配体、氧化石墨烯、双链特异性核酸外切酶及荧光检测设备,即可实现对目标物银离子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操作过程简单快速。

    手性荧光传感器及手性分子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00953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909923.3

    申请日:2015-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荧光传感器,其为石墨烯‑杯芳烃‑荧光分子复合物;所述的杯芳烃为手性杯芳烃衍生物;所述的杯芳烃通过氢键修饰在所述石墨烯的表面,所述的荧光分子包合在所述的杯芳烃内。本发明所述的手性荧光传感器,通过将具有手性识别功能的杯芳烃作为连接臂,修饰在石墨烯表面,构建出具有手性识别功能的荧光传感器,可用于手性分子的识别和含量测定。

    一种基于酶解的尿素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99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210395597.9

    申请日:2022-0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酶解的尿素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EDTA溶液与HAuCl4溶液混合,搅拌,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备用,即AuNPs溶液;步骤二,在AuNPs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和脲酶溶液,得到检测溶液;步骤三,在检测溶液中加入待测尿素溶液,形成混合液,静置后,观察颜色变化并测定混合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本发明通过引入适当浓度的NaCl,使得AuNPs处于不稳定的临界态,脲酶分解尿素产生的少量的NH3即可使得AuNPs聚集变色,提升了灵敏度,降低了检测限。操作简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溶液在520nm处的吸光度值,将其和标准曲线比对即可精确得到溶液中尿素含量。

    基于Py-DNA/AgNPs@βCDP复合纳米信号放大探针的生物硫醇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11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46625.5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Py‑DNA/AgNPs@βCDP复合纳米信号放大探针的生物硫醇检测方法,探针是由Py标记的ssDNA序列、银纳米颗粒和超分子载体β‑环糊精聚合物复合而成,生物硫醇通过Ag‑S键与AgNPs结合,将AgNPs从模板Py‑DNA上竞争下来,同时释放出来的Py‑DNA通过主客体识别作用与β‑环糊精聚合物相结合,体系的荧光明显增强,达到荧光信号放大效果,最终实现生物硫醇的特异性检测。本发明不仅操作简便、易纯化分离,而且βCDP作为功能纳米信号放大载体的存在,提供了“一对多”的信号转导模式,实现了体外生物硫醇的高灵敏检测,以及细胞水平和斑马鱼活体层面上的生物硫醇实时成像应用。

    β-羟基丁酸的医药新用途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180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68367.5

    申请日:2022-09-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β‑羟基丁酸的医药新用途,通过实验研究发现β‑羟基丁酸具有促进血细胞生成的作用,该作用可应用于预防、治疗和改善化疗所致贫血、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等骨髓抑制相关疾病。本发明证明了β‑羟基丁酸具有防治化疗骨髓抑制的成药价值,因此,β‑羟基丁酸能够进一步用于制备治疗或预防化疗骨髓抑制疾病药物。

    一种小剂量药物溶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078552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10228.3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剂量药物溶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上下往复机构和溶解机构;底座顶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共同连接有一个支撑板,支撑板顶部中间设有贯穿的上下往复机构;底座设有伸缩架,伸缩架上设有溶解机构,上下往复机构设于溶解机构的上方;溶解机构包括第一置物箱、置物台和溶解杯,第一置物箱内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有置物台,置物台的顶面中部设有圆柱形凹槽,圆柱形凹槽内部设有用于夹持溶解杯的夹持机构;溶解杯包括透明的玻璃杯和软橡胶杯盖,玻璃杯上设有刻度,软橡胶杯盖上设有能够容纳上下往复机构穿过的通孔。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防止了药物粘在壁上以及液体飞溅,溶解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