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25241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811032232.X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9/06 , F28D1/05375 , F28D2021/0084 , F28F9/0251 , F28F21/084 , F28F2255/16 , F28D1/05366
Abstract: 作为热交换器的冷凝器(1)具备多个铝挤压成型材料热交换管(2)、和配置在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且利用钎料与热交换管接合的含铝材料制翅片(3)。热交换管的管壁(30)包括由形成所述铝挤压成型材料的Al合金构成的主体部(31)、和由Al-Si-Zn合金构成且覆盖主体部(31)的外表面的包覆层(32)。在管壁的主体部的外侧表层部形成有由形成包覆层的Al-Si-Zn合金中的Zn及Si扩散而成的扩散层(33)。在热交换管(2)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34)与扩散层(33)的最深部(35)之间的范围内,该范围内的自然电位最低的低电位部分和与低电位部分相比自然电位高出60mV以上的高电位部分以低电位部分位于管壁(30)的最外表面(34)侧的方式存在。
-
公开(公告)号:CN10480725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042531.1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21/084 , B22F1/007 , B32B15/01 , C21C5/005 , C22C21/00 , C22C21/02 , F28D1/05333 , F28D2021/0084 , F28D2021/0085 , F28D2021/0094 , F28F19/06 , F25B39/04 , F28F21/08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中所用的热交换管使用如下的合金而形成,该合金包含0.2~0.3质量%的Mn、0.1质量%以下的Cu、0.2质量%以下的Fe,且剩余部分由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在热交换管的外表层部上形成有Zn扩散层(14)。在将热交换管的管壁的厚度设为T[μm],并将热交换管的外表层部的最外侧表面的Zn浓度设为A[质量%],并将Zn扩散层的最大深度设为D[μm]的情况下,满足T≤200、0.57≤A≤1.5、D/T≤0.55、0.0055≤A/D≤0.025的条件。Zn扩散层的自然电位比热交换管的管壁中的比Zn扩散层靠内侧部分的自然电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216973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0346492.9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了热交换管的薄壁化的基础上确保所要求的耐蚀性的热交换器。冷凝器的热交换管的管壁(30)由芯材层(31)、覆盖芯材层(31)的外表面的第一钎料层(32)、和覆盖芯材层(31)的内表面的第二钎料层(33)形成。在芯材层(31)的外表面表层部形成有Zn扩散层(34)。Zn扩散层(34)的最深部分位于距热交换管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为70~100μm的深度位置。热交换管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的Zn浓度为0.55质量%以上,在Zn扩散层(34)中存在具有比芯材层(31)与第一钎料层(32)的边界部分(35)的自然电位高41mV以上的自然电位的高电位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6216973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346492.9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了热交换管的薄壁化的基础上确保所要求的耐蚀性的热交换器。冷凝器的热交换管的管壁(30)由芯材层(32)、和覆盖芯材层(31)的内表面的第二钎料层(33)形成。在芯材层(31)的外表面表层部形成有Zn扩散层(34)。Zn扩散层(34)的最深部分位于距热交换管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为70~100μm的深度位置。热交换管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的Zn浓度为0.55质量%以上,在Zn扩散层(34)中存在具有比芯材层(31)与第一钎料层(32)的边界部分(35)的自然电位高41mV以上的自然电位的高电位部分。(31)、覆盖芯材层(31)的外表面的第一钎料层
-
公开(公告)号:CN10964816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180178.3
申请日:2018-10-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Abstract: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由合金形成的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和由合金形成的铝裸材制散热片,其中形成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的合金的Mn含量为0.1~0.3质量%、Cu含量为0.4~0.5质量%,其余部分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形成铝裸材制散热片的合金的Mn含量为1.0~1.5质量%、Zn含量为1.2~1.8质量%,其余部分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以Zn粉末附着量为2~3g/m2、Si粉末附着量为3~6g/m2、助焊剂粉末附着量为6~24g/m2的方式使Zn粉末、Si粉末及助焊剂粉末附着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利用附着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的Si粉末及助焊剂粉末将热交换管和散热片钎焊,该热交换器构成冷凝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233284B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410250048.8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12 , B05D1/12 , B05D1/28 , B05D7/146 , B05D2202/25 , B05D2254/02 , B05D2401/32 , B21D53/085 , B23K1/0012 , B23P15/26 , C23C10/30 , F28D1/05391 , F28F1/022 , F28F1/126 , F28F19/06 , F28F21/084 , F28F21/089 , F28F2001/428 , F28F2275/045 , Y10T29/49378 , Y10T29/49393
Abstract: 本发明的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外表面的防蚀处理方法实施于,由包含0.2~0.3质量%的Mn、0.05质量%以下的Cu、0.2质量%以下的Fe的合金形成且管壁壁厚为200μm以下的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的外表面。防蚀处理方法包含下述工序:涂布使助焊剂粉末和平均粒径为3~5μm且最大粒径不足10μm的Zn粉末分散混合于粘合剂中而得到的分散液并使分散液中的液态成分气化,以使Zn粉末附着量为1~3g/m2、助焊剂粉末附着量为15g/m2以下、助焊剂粉末附着量相对于Zn粉末附着量的比率(助焊剂粉末附着量/Zn粉末附着量)为1以上的方式,使Zn粉末及助焊剂粉末附着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480725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510042531.1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21/084 , B22F1/007 , B32B15/01 , C21C5/005 , C22C21/00 , C22C21/02 , F28D1/05333 , F28D2021/0084 , F28D2021/0085 , F28D2021/0094 , F28F19/06
Abstract: 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中所用的热交换管使用如下的合金而形成,该合金包含0.2~0.3质量%的Mn、0.1质量%以下的Cu、0.2质量%以下的Fe,且剩余部分由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在热交换管的外表层部上形成有Zn扩散层(14)。在将热交换管的管壁的厚度设为T[μm],并将热交换管的外表层部的最外侧表面的Zn浓度设为A[质量%],并将Zn扩散层的最大深度设为D[μm]的情况下,满足T≤200、0.57≤A≤1.5、D/T≤0.55、0.0055≤A/D≤0.025的条件。Zn扩散层的自然电位比热交换管的管壁中的比Zn扩散层靠内侧部分的自然电位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23328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50048.8
申请日:2014-06-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京滨冷暖科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12 , B05D1/12 , B05D1/28 , B05D7/146 , B05D2202/25 , B05D2254/02 , B05D2401/32 , B21D53/085 , B23K1/0012 , B23P15/26 , C23C10/30 , F28D1/05391 , F28F1/022 , F28F1/126 , F28F19/06 , F28F21/084 , F28F21/089 , F28F2001/428 , F28F2275/045 , Y10T29/49378 , Y10T29/49393
Abstract: 本发明的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外表面的防蚀处理方法实施于,由包含0.2~0.3质量%的Mn、0.05质量%以下的Cu、0.2质量%以下的Fe的合金形成且管壁壁厚为200μm以下的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的外表面。防蚀处理方法包含下述工序:涂布使助焊剂粉末和平均粒径为3~5μm且最大粒径不足10μm的Zn粉末分散混合于粘合剂中而得到的分散液并使分散液中的液态成分气化,以使Zn粉末附着量为1~3g/m2、助焊剂粉末附着量为15g/m2以下、助焊剂粉末附着量相对于Zn粉末附着量的比率(助焊剂粉末附着量/Zn粉末附着量)为1以上的方式,使Zn粉末及助焊剂粉末附着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