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金属材料、管件的制造方法、管件及使用了该管件的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4008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389019.9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利用高频电阻熔接法将两侧缘部彼此钎焊起来而制造管件的复合金属材料、管件的制造方法、管件及使用了该管件的热交换器。复合金属材料包括:由含有Cu 0.3质量%~0.5质量%、Mn 0.6质量%~1.0质量%、Ti 0.05质量%~0.15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的芯材;由含有Si 7.9质量%~9.5质量%、Fe 0.1质量%~0.3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且覆盖芯材的一个面的第一表皮层;由含有Si 4.5质量%~5.5质量%、Cu 0.5质量%~0.7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且覆盖芯材的另一个面的第二表皮层;由含有Mn 0.2质量%~0.4质量%、Zn 0.2质量%~0.4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且介于芯材与第一表皮层之间的中间材。

    复合金属材料、管件的制造方法、管件及使用了该管件的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40081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610389019.9

    申请日:2016-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于利用高频电阻熔接法将两侧缘部彼此钎焊起来而制造管件的复合金属材料、管件的制造方法、管件及使用了该管件的热交换器。复合金属材料包括:由含有Cu 0.3质量%~0.5质量%、Mn 0.6质量%~1.0质量%、Ti 0.05质量%~0.15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的芯材;由含有Si 7.9质量%~9.5质量%、Fe 0.1质量%~0.3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且覆盖芯材的一个面的第一表皮层;由含有Si 4.5质量%~5.5质量%、Cu 0.5质量%~0.7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且覆盖芯材的另一个面的第二表皮层;由含有Mn 0.2质量%~0.4质量%、Zn 0.2质量%~0.4质量%,余量包含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的Al合金形成且介于芯材与第一表皮层之间的中间材。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16973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0346492.9

    申请日:201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了热交换管的薄壁化的基础上确保所要求的耐蚀性的热交换器。冷凝器的热交换管的管壁(30)由芯材层(31)、覆盖芯材层(31)的外表面的第一钎料层(32)、和覆盖芯材层(31)的内表面的第二钎料层(33)形成。在芯材层(31)的外表面表层部形成有Zn扩散层(34)。Zn扩散层(34)的最深部分位于距热交换管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为70~100μm的深度位置。热交换管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的Zn浓度为0.55质量%以上,在Zn扩散层(34)中存在具有比芯材层(31)与第一钎料层(32)的边界部分(35)的自然电位高41mV以上的自然电位的高电位部分。

    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16973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346492.9

    申请日:2016-05-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实现了热交换管的薄壁化的基础上确保所要求的耐蚀性的热交换器。冷凝器的热交换管的管壁(30)由芯材层(32)、和覆盖芯材层(31)的内表面的第二钎料层(33)形成。在芯材层(31)的外表面表层部形成有Zn扩散层(34)。Zn扩散层(34)的最深部分位于距热交换管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为70~100μm的深度位置。热交换管的管壁(30)的最外表面的Zn浓度为0.55质量%以上,在Zn扩散层(34)中存在具有比芯材层(31)与第一钎料层(32)的边界部分(35)的自然电位高41mV以上的自然电位的高电位部分。(31)、覆盖芯材层(31)的外表面的第一钎料层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48167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180178.3

    申请日:2018-10-10

    Abstract: 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包含:准备由合金形成的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和由合金形成的铝裸材制散热片,其中形成铝挤压型材制热交换管的合金的Mn含量为0.1~0.3质量%、Cu含量为0.4~0.5质量%,其余部分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形成铝裸材制散热片的合金的Mn含量为1.0~1.5质量%、Zn含量为1.2~1.8质量%,其余部分为Al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以Zn粉末附着量为2~3g/m2、Si粉末附着量为3~6g/m2、助焊剂粉末附着量为6~24g/m2的方式使Zn粉末、Si粉末及助焊剂粉末附着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利用附着在热交换管的外表面的Si粉末及助焊剂粉末将热交换管和散热片钎焊,该热交换器构成冷凝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