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1288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340149.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2C1/04 , C22C21/00 , B22F1/08 , B22F1/054 , B22F9/24 , C22C45/04 , C22C45/02 , B22F9/04 , B22F3/14 , B22F3/105 , B22F3/15 , B22F3/17 , B22F3/18 , B22F3/2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非晶合金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增强体和基体;所述增强体为纳米非晶合金颗粒,基体为铝或铝合金;所述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体积分数为1~30%;所述纳米非晶合金颗粒的尺寸为20~100nm,纳米非晶合金颗粒为原子掺杂的钴基或铁基或镍基纳米非晶合金颗粒,所述原子为锆原子或钨原子。本发明以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非晶合金颗粒作为增强体,能够发挥纳米材料高比表面积、非晶合金高强、高硬的本征特性、以及非晶合金与基体材料极好的界面结合等优势,表现出优异的强化效率,制备得到的铝基复合材料能够满足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国防工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对材料轻质高强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1288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40149.5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C22C1/04 , C22C21/00 , B22F1/08 , B22F1/054 , B22F9/24 , C22C45/04 , C22C45/02 , B22F9/04 , B22F3/14 , B22F3/105 , B22F3/15 , B22F3/17 , B22F3/18 , B22F3/2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非晶合金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括增强体和基体;所述增强体为纳米非晶合金颗粒,基体为铝或铝合金;所述复合材料中,增强体的体积分数为1~30%;所述纳米非晶合金颗粒的尺寸为20~100nm,纳米非晶合金颗粒为原子掺杂的钴基或铁基或镍基纳米非晶合金颗粒,所述原子为锆原子或钨原子。本发明以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的纳米非晶合金颗粒作为增强体,能够发挥纳米材料高比表面积、非晶合金高强、高硬的本征特性、以及非晶合金与基体材料极好的界面结合等优势,表现出优异的强化效率,制备得到的铝基复合材料能够满足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国防工业等高新技术领域对材料轻质高强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79863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25294.9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3/2251 , G01N23/2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尼性能的微观测试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包括:A、将待测材料加工成微纳柱体;B、将微纳柱体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C、以应力‑应变曲线上弹性变形阶段的应力作为最大载荷,对微纳柱体进行等应力幅度的周期性单向压缩实验,得到工程应力‑时间曲线和工程应变‑时间曲线;D、通过统计步骤C中工程应力‑时间曲线和工程应变‑时间曲线中应变波滞后于应力波的时间,然后计算得到待测材料的阻尼系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微米尺度对材料阻尼性能进行测试的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材料的阻尼性能,检测分析精度高,适用性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9663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66971.4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能金属陶瓷复合颗粒堆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颗粒堆积包括超弹性陶瓷颗粒CexZr1‑xO2和金属颗粒M,成分表达式为:y%M@(100‑y)%CexZr1‑xO2;其中,所述超弹性陶瓷颗粒的粒径为1‑10μm;所述金属颗粒M为Cu、Al、Ti、Ni或合金中的一种,粒径为0.5‑5μm;所述成分表达式中,x为原子摩尔比,0.14≤x≤0.18;y为质量占比,5≤y≤45。该金属陶瓷复合颗粒堆积由超弹性陶瓷颗粒和金属颗粒经过溶剂分散、干燥、堆积预压后构成。本发明提供的金属陶瓷复合颗粒堆积,具有优异的抗压强度、能量耗散密度与循环稳定性,制备流程节能省时,在阻尼、减震、吸能等领域应用广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