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81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142122.9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载药缓释支架的制备,具体是一种用于抗骨肉瘤填补骨缺损的载药缓释支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制备β‑磷酸三钙支架,将该β‑磷酸三钙支架浸入由MBG配置的溶液中,获得MBG/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将上述复合支架浸入壳聚糖配置的水凝胶溶液中,获得附着有壳聚糖的复合支架;制备阿霉素缓释微球悬液,将上述附着有壳聚糖的复合支架浸入该悬液中,获得负载有阿霉素的缓释支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将具有良好抗骨肉瘤能力的阿霉素负载于MBG/β‑磷酸三钙复合支架上,该支架植入以后,不仅可填充骨缺损,促进成骨,加快重建;而且阿霉素可在骨肉瘤切除骨缺损的局部空间内缓慢释放,以降低骨肉瘤复发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68166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142099.3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修复材料,具体是具备光热抗肿瘤和抗菌作用的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骨修复材料包括聚多酚,还包括MBG粉粒、铜颗粒和石墨烯纳米颗粒,该石墨烯纳米颗粒吸附在铜颗粒表面形成复合颗粒,该复合颗粒负载于MBG粉粒上形成三元颗粒,所述聚多巴胺包覆在该三元颗粒外,得到包覆有聚多酚层的骨修复颗粒材料;该骨修复颗粒材料使铜颗粒具有光热转化功能,达到光热抗肿瘤的目的,且铜颗粒具有抗菌、促血管生成的作用;同时,本发明采用石墨烯纳米颗粒对铜颗粒进行改性以提高生物活性,高活性的铜颗粒与MBG粉粒复合可激活内皮细胞的HIF‑1α和TNF‑α通路,从而促进骨再生,实现骨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8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30492.X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S13/86 , G01S13/88 , A61B5/0205 , A61B5/00 , A61B5/0507 , A61B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相机和毫米波雷达的危险驾驶监测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将光学相机和毫米波雷达调整至两者图像中心对齐,之后保持相对位姿固定;基于心肺部位在光学图像上的位置,调整相机与雷达载体的位姿以使毫米波雷达的天线中心对准心肺部位,并调整光学相机焦距使驾驶员的眼部在视场范围内;使用光学相机和雷达分别获得连续的光学图像和回波信号;通过计算光学图像中眼睛的纵横比以判断是否闭眼,并根据闭眼时长判断驾驶员当前是否疲劳驾驶;根据雷达回波信号提取驾驶员呼吸和心跳频率,进而再次判断驾驶员当前是否危险驾驶。本发明有效解决光学相机因光照条件导致的检测精度受限的问题,能够准确识别危险驾驶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445238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142138.X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IPC: A61K41/00 , A61K9/51 , A61K47/34 , A61P35/00 , A61L27/44 , A61L27/46 , A61L27/54 , A61L27/50 , A61L27/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骨肉瘤材料,具体是光热抗骨肉瘤及选择性杀伤骨肉瘤颗粒、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光热抗骨肉瘤及选择性杀伤骨肉瘤颗粒包括聚多巴胺,还包括MBG粉粒和含磷纳米颗粒,该磷纳米颗粒负载于MBG粉粒上形成复合颗粒,所述聚多巴胺包覆在该复合颗粒外,得到包覆有聚多巴胺层的复合磷颗粒;该复合磷颗粒使含磷颗粒具有光热转化功能,保证了磷的释放,从而实现光热抗肿瘤、选择性杀伤骨肉瘤目的;同时,释放的磷在水和氧化应激存在下具有良好的降解性,可产生作为主要降解产物的磷酸盐阴离子,磷酸盐阴离子可与游离钙结合沉淀促进骨形成,从而避免了骨肉瘤原发切除后目前所用载细胞毒性药物复合材料对正常细胞产生的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39523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55592.1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IPC: C08L67/04 , C08L5/08 , C08K3/22 , C08K3/08 , A61B17/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止血夹,具体说是一种具有抗菌作用的纳米银可吸收止血夹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取颗粒状聚乳酸和羧甲基壳聚糖,分别球磨成指定粒径的粉末,然后干燥;按比例将上述两种干燥的粉末、纳米银粉末和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粉末;将所述复合粉末采用3D打印机打印成止血夹或止血夹部件。本发明采用聚乳酸、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制成止血夹,不仅可实现生物降解,达到可吸收的目的;而且纳米银作为止血夹的原材料,是天然抗菌剂,具有广谱抗菌杀菌且无任何耐药性的特点,可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创伤周围组织的微循环,有效地激活并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减少疤痕的生成;且在人体内能逐渐的释放,抗菌效果持久。
-
公开(公告)号:CN114681670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142120.X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修复支架的制备,具体是一种具有药物缓释、抗菌作用的骨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MBG粉末与PLLA粉末混合,经超声分散、球磨、干燥获得复合粉末,再选择性激光烧结获得PLLA/MBG骨支架;将所述PLLA/MBG骨支架浸入壳聚糖配置的水凝胶溶液中,制成PLLA/MBG/CS支架,再浸入由生长因子配置的溶液中,获得负载有生长因子的PLLA/MBG/CS支架,其中PLLA/MBG支架基体提供力学性能与细胞迁移、粘附的环境;支架上的附着的壳聚糖水凝胶提供细胞生长的基质,并且具有抗菌性和载药的能力;支架上负载的Slit3或PDGF‑BB可与H型血管联系,从而促进骨髓中骨祖细胞增殖和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04356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53190.0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压力传感器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型高温压力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利用气相沉积法向压敏芯片中玻璃罩上的引线孔以及陶瓷固定片上的第一通孔和连接槽填充金属,再利用超声波焊接将压敏芯片上引线孔中的金属与陶瓷固定片上第一通孔中的金属焊接在一起,在引出压敏芯片电信号的同时提供了高强度连接;陶瓷固定片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数量相同且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多个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通过连接槽相连,通过填充在连接槽内的金属将第一通孔内的金属和穿设在第二通孔内的导线连接,为直径较粗的导线焊接提供了场地。该微型高温压力传感器的封装结构大大提高了连接的强度,提高了传感器使用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81666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0142099.3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修复材料,具体是具备光热抗肿瘤和抗菌作用的骨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骨修复材料包括聚多酚,还包括MBG粉粒、铜颗粒和石墨烯纳米颗粒,该石墨烯纳米颗粒吸附在铜颗粒表面形成复合颗粒,该复合颗粒负载于MBG粉粒上形成三元颗粒,所述聚多巴胺包覆在该三元颗粒外,得到包覆有聚多酚层的骨修复颗粒材料;该骨修复颗粒材料使铜颗粒具有光热转化功能,达到光热抗肿瘤的目的,且铜颗粒具有抗菌、促血管生成的作用;同时,本发明采用石墨烯纳米颗粒对铜颗粒进行改性以提高生物活性,高活性的铜颗粒与MBG粉粒复合可激活内皮细胞的HIF‑1α和TNF‑α通路,从而促进骨再生,实现骨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4606553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142121.4
申请日:2022-0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生物医用材料,具体是在医用石墨烯‑镁合金基材表面制备二氧化钛涂层的方法,其包括制备石墨烯‑镁合金基体材料,并对其表面进行预处理;取纳米二氧化钛粉末和纳米铈粉末,混合配置成悬液;将上述悬液加入电泳沉积池,以上述预处理后的基体材料为阴极,碳电极为阳极进行电泳沉积,获得表面覆盖有二氧化钛涂层的石墨烯‑镁合金生物医用材料;将上述生物医用材料洗净、干燥,获得成品料。本发明采用石墨烯‑镁合金作为基体材料,其具有较佳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适合生物医用植入材料;且通过电泳沉积的方法在石墨烯‑镁合金基体材料上沉积二氧化钛涂层,无须使用高温,可避免二氧化钛涂层产生微裂纹,提高了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53316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055590.2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用手术缝合线,具体说是一种纳米银可吸收免打结缝合线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取颗粒状聚乳酸和羧甲基壳聚糖,分别球磨成指定粒径的粉末,然后进行干燥;按比例将上述两种干燥的粉末、纳米银粉末和纳米二氧化钛粉末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粉末;将所述复合粉末配置成纺丝液;将上述纺丝液加入湿法纺丝机中制成纳米银缝合线。本发明采用聚乳酸、纳米银、羧甲基壳聚糖和纳米二氧化钛为原料,并利用球磨机将聚乳酸和羧甲基壳聚糖球磨至指定的粒径,有利于粉末之间相互作用,以提高粉末的机械性能;同时通过混合、纺丝等工艺制成符合要求的缝合线,其不仅工艺步骤少,而且加工简单、成本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