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级验证的污染源模拟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9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775713.9

    申请日:2024-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境水利与计算数学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多级验证的污染源模拟预测方法,通过基于水环境功能区、流域边界、水质控制断面以及其他排污口等影响划分的因素,将待预测流域分为若干控制单元;筛选水面颜色不连贯的控制单元,通过综合相邻段控制单元的水面颜色、颜色不连贯区域的移动情况以及自然地理因素,分析颜色不连贯的原因,确定是污染区域后,再将对应控制单元的各种参数输入耦合模型得出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得出污染区域的扩散情况。本方案通过在进行模型预测前,对目标区域的污染情况进行确认,以确保模拟过程中使用的参数、边界条件、初始条件等符合实际情况,从而提高模型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人工贝壳鱼礁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275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007191.0

    申请日:2021-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贝壳鱼礁,包括:主体Ⅰ为一锥状体,主体Ⅰ包括基座Ⅰ;根支撑杆Ⅰ;多根缆绳和多根分支绳;主体Ⅱ包括基座Ⅱ;多根支撑杆Ⅱ;支撑台;容置槽;盖体;海草种植在容置槽内的海底基质中;以及多个网笼,任一网笼内填充贝类。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贝壳鱼礁的制备方法。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人工贝壳鱼礁,能够营造异质性栖息环境,为藻类、贝类、甲壳类、鱼类等提供适宜的附着、生长和繁殖场所,提高河口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连通,并且还可进一步提高海草覆盖率,有效改善河口带生态环境。

    长度可自调式鱼类放流槽

    公开(公告)号:CN10846426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1810312912.0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度可自调式鱼类放流槽,包括:放流槽本体为一可伸缩的长条形槽体,在放流槽本体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一弧形的放流槽;放流槽本体包括多个分槽体,其中,任一个分槽体的底部设置有一端开口的U形套接筒,多个分槽体通过其内的U形套接筒依次套设,以使得多个分槽体的U形套接筒的内侧U形侧壁相互拼接成放流槽;以及伸缩推杆,其一端设置在放流槽本体的最外侧的第一分槽体的底部,伸缩推杆的每一级推杆的另一端依次与多个分槽体的底部可拆卸的连接设置。本发明能够根据实际放流水域的堤坝的长度和地势的不同,调整放流槽的长度,以满足多水域鱼类放流的需要;并且由于放流槽的长度可以调节,也极大的提高其运输的便利性。

    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52195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649756.9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包括:工作台;砂轮套设在电机驱动的轴上,砂轮对应吸尘口设置;除尘组件包括箱体;沉淀槽Ⅰ和多个沉淀槽Ⅱ;多个导流板;多个引流槽;多个引流罩;导水管,其下端延伸入沉淀槽Ⅰ的水面以下,导水管的上端分别延伸至多个引流槽内;导气管,其进气端连通至吸尘口,导气管的另一端封闭设置,导气管的主体延伸设置在箱体内,且导气管呈蛇形依次蜿蜒途径多个导流板的至少两个暂存槽设置;多个出气孔均匀布设在导气管的主体上,且多个出气孔朝向多个引流槽设置;出气口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本发明公开的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在达到有效的水雾除尘效果的同时,有效缩小箱体的体积,节约水资源和除尘成本。

    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52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49756.9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包括:工作台;砂轮套设在电机驱动的轴上,砂轮对应吸尘口设置;除尘组件包括箱体;沉淀槽Ⅰ和多个沉淀槽Ⅱ;多个导流板;多个引流槽;多个引流罩;导水管,其下端延伸入沉淀槽Ⅰ的水面以下,导水管的上端分别延伸至多个引流槽内;导气管,其进气端连通至吸尘口,导气管的另一端封闭设置,导气管的主体延伸设置在箱体内,且导气管呈蛇形依次蜿蜒途径多个导流板的至少两个暂存槽设置;多个出气孔均匀布设在导气管的主体上,且多个出气孔朝向多个引流槽设置;出气口设置在箱体的侧壁上。本发明公开的贝雕磨型用除尘一体机,在达到有效的水雾除尘效果的同时,有效缩小箱体的体积,节约水资源和除尘成本。

    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433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632292.0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野外采集含小头虫活体的新鲜沉积物铺设在培养缸的培养槽上,铺设厚度3‑5cm;步骤二、在培养缸中加入人工海水,直至人工海水的水位没过沉积物3‑4cm;之后,充氧培养,并保持每天至少10小时光照处理;步骤三、每间隔25‑35天,将培养缸内1/5体积~1/3体积的沉积物更换为人工培养基,直至将沉积物都更换为人工培养基;步骤四、每间隔25‑35天,更换培养缸内1/5体积~1/3体积的人工培养基。本发明提供的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能够在短期内建立小头虫室内种群,成功率高,且可长期保持种群正常世代更迭,为小头虫的生活史观察、毒理学实验以及室内和现场生态修复试验奠定基础。

    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793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0175865.X

    申请日:2018-0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氏七鳃鳗生境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定当前存活至少一条雷氏七鳃鳗的河段作为生境构建河段;在生境构建河段的上游河面上间隔开铺设多个高度可调控的河流底栖动物躲避装置;在生境构建河段的下游沿第一河岸带构建成河岸植被群落;在河岸植被群落和底栖动物躲避装置之间的缓流浅水水域的水面设置多个固定式鳅科鱼类栖息装置;同时在缓流浅水水域的河床上分区域投放天然卵石形成多个卵石斑块;以及在生境构建河段的中下游的缓流深水水域间隔开成排设置多个树根鱼巢。本发明方法充分地利用了河流的水质及地貌特点,借助人工措施,快速扩大雷氏七鳃鳗的栖息地面积和种群数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其它鱼类及底栖生物的栖息环境。

    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及培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43323B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0632292.0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野外采集含小头虫活体的新鲜沉积物铺设在培养缸的培养槽上,铺设厚度3‑5cm;步骤二、在培养缸中加入人工海水,直至人工海水的水位没过沉积物3‑4cm;之后,充氧培养,并保持每天至少10小时光照处理;步骤三、每间隔25‑35天,将培养缸内1/5体积~1/3体积的沉积物更换为人工培养基,直至将沉积物都更换为人工培养基;步骤四、每间隔25‑35天,更换培养缸内1/5体积~1/3体积的人工培养基。本发明提供的小头虫室内种群培养方法,能够在短期内建立小头虫室内种群,成功率高,且可长期保持种群正常世代更迭,为小头虫的生活史观察、毒理学实验以及室内和现场生态修复试验奠定基础。

    基于密度差异的成熟大叶藻种子分选方法及分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7599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20218.8

    申请日:2019-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密度差异的成熟大叶藻种子分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大叶藻生殖枝集中采集后置于天然海区浮框内并没入海水中暂贮一定时间;将天然海区浮框取出后移至除杂桶中并注入天然海水后去除杂质;依次向除杂桶中放入密度逐渐升高的分选液,并采用除杂筐依次自密度逐渐升高的分选液中分离成熟度不同的大叶藻种子。本发明方法基于密度差异对成熟度不同的大叶藻种子进行分选和收集,分选效率高,所收集种子的成熟度相近且无石块等杂质,适于机械化播种,可为大规模恢复大叶藻海草场提供支撑。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密度差异的成熟大叶藻种子分选装置,该装置可有效提高成熟大叶藻种子分选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