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9950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910220519.3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秀亮
IPC: H01M4/133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至少包含正极和负极。负极为多孔质。负极包含碳纤维集合体和高分子膜。碳纤维集合体由多根碳纤维三维地结合而形成。高分子膜被覆多根碳纤维的各自的表面。正极包含粒子群和电解液。粒子群在电解液中分散。粒子群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在负极内的空隙中填充有正极。高分子膜因电解液而溶胀。
-
公开(公告)号:CN110299507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220519.3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秀亮
IPC: H01M4/133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至少包含正极和负极。负极为多孔质。负极包含碳纤维集合体和高分子膜。碳纤维集合体由多根碳纤维三维地结合而形成。高分子膜被覆多根碳纤维的各自的表面。正极包含粒子群和电解液。粒子群在电解液中分散。粒子群包含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材料。在负极内的空隙中填充有正极。高分子膜因电解液而溶胀。
-
公开(公告)号:CN105270198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432154.2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64 , B60L3/0046 , B60L3/12 , B60L7/12 , B60L7/14 , B60L11/04 , B60L11/1859 , B60L11/1868 , B60L15/2009 , B60L2240/12 , B60L2240/16 , B60L2240/54 , B60L2240/549 , B60L2250/26 , B60T7/042 , G05G1/30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66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一种车辆包括控制器。当制动操作量已经增加时,该控制器基于当前速度和制动操作量的增加量,计算在响应于制动操作量的增加而给主电池充电时的推定的输入值。该控制器在响应于制动操作量的增加而给主电池充电之前,通过控制DC‑DC转换器的操作,以基于所述推定的输入值计算出的电流值对用于给辅助电池充电的主电池放电。因此,可通过放电期间形成的盐浓度偏向抵消充电期间形成的盐浓度偏向,这样,在主电池已被充电之后,可抑制盐浓度偏向的形成,以及抑制主电池内阻值的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05270198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432154.2
申请日:2015-07-2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L1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64 , B60L3/0046 , B60L3/12 , B60L7/12 , B60L7/14 , B60L11/04 , B60L11/1859 , B60L11/1868 , B60L15/2009 , B60L2240/12 , B60L2240/16 , B60L2240/54 , B60L2240/549 , B60L2250/26 , B60T7/042 , G05G1/30 , Y02T10/645 , Y02T10/7005 , Y02T10/7061 , Y02T10/7066 , Y02T10/72 , Y02T10/7275
Abstract: 一种车辆包括控制器。当制动操作量已经增加时,该控制器基于当前速度和制动操作量的增加量,计算在响应于制动操作量的增加而给主电池充电时的推定的输入值。该控制器在响应于制动操作量的增加而给主电池充电之前,通过控制DC-DC转换器的操作,以基于所述推定的输入值计算出的电流值对用于给辅助电池充电的主电池放电。因此,可通过放电期间形成的盐浓度偏向抵消充电期间形成的盐浓度偏向,这样,在主电池已被充电之后,可抑制盐浓度偏向的形成,以及抑制主电池内阻值的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01205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056768.3
申请日:2019-0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秀亮
IPC: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40 ,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二次电池用负极、金属二次电池和金属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负极为金属二次电池用的。负极在金属二次电池的满充电状态下包含第一金属和第二金属。碳纤维集合体包含多个碳纤维。第一金属为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第二金属为与上述第一金属合金化的金属或合金。第二金属至少载持于碳纤维集合体的厚度方向中央部。第二金属为粒子状。
-
-
公开(公告)号:CN106233527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0602.6
申请日:2015-04-1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486 , G01R31/362 , H01M10/48 , H01M2220/20
Abstract: 电池系统包括二次电池、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二次电池包括配置为进行充电和放电的发电元件、电解质和电池壳。电解质浸渍到发电元件内部。发电元件和电解质容纳在电池壳内。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指定二次电池温度。控制器配置为计算电解质中的盐浓度偏差。控制器配置为使用限定电解质的流动的方程式计算在电解质流动方向上发电元件中每个位置处的第一流速和第二流速。第一流速为电解质从发电元件内部朝向发电元件外部流动时的流速。第二流速为电解质从发电元件外部朝向发电元件内部流动时的流速。方程式包括作为参数的电解质的密度。密度根据温度被指定。密度根据二次电池温度而变化。控制器配置为基于第一流速和第二流速计算发电元件中的盐浓度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22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149724.8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83 , H01M4/38 , H01M4/40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供进一步提高充放电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负极,其为包含具有碳纤维捆扎而成的结构的碳纤维捆扎体的柱状体,正极,和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配置、将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绝缘的具有离子传导性和绝缘性的分离膜,所述碳纤维捆扎体的空隙率为20%以上且40%以下,在满充电状态时在所述碳纤维捆扎体的空隙含有金属锂和锂合金中的至少任一者。
-
公开(公告)号:CN10956026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811098023.5
申请日:2018-09-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秀亮
IPC: H01M4/36 , H01M4/40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金属负极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金属负极二次电池至少包含正极、负极和电解质。负极至少包含载体和第1金属。载体至少包含碳粒子。碳粒子包含多个开气孔。第1金属担载于开气孔内。第1金属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负极被构成为通过第1金属的溶解反应和析出反应而进行电子的授受。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22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149724.8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583 , H01M4/38 , H01M4/40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133 , H01M4/1393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目的在于提供进一步提高充放电特性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负极,其为包含具有碳纤维捆扎而成的结构的碳纤维捆扎体的柱状体,正极,和在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之间配置、将所述正极与所述负极绝缘的具有离子传导性和绝缘性的分离膜,所述碳纤维捆扎体的空隙率为20%以上且40%以下,在满充电状态时在所述碳纤维捆扎体的空隙含有金属锂和锂合金中的至少任一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