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29874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180069011.X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9/0605 , F02D19/061 , F02D19/0644 , F02D19/0647 , F02D19/0649 , F02D19/0692 , F02D19/081 , F02D19/10 , F02D35/023 , F02D35/026 , F02D35/028 , F02D41/0025 , F02D41/3094 , Y02T10/36 , Y02T10/4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多燃料内燃机中,在抑制着火性相对较高的燃料的消耗量的同时,对未燃烧燃料成分的排放量进行抑制。本发明为一种多燃料内燃机的燃料供给控制系统,所述多燃料内燃机将着火性相对较高的第一燃料、和着火性相对较低的第二燃料作为燃料来使用,且将第一燃料作为着火源而使第一燃料和第二燃料混合燃烧,所述多燃料内燃机的燃料供给控制系统根据第一热释放率RHd与实际热释放率RHa之差ΔRH,来对第一燃料的供给量Qd进行调节(S105~107,S109),所述第一热释放率RHd为假设仅有第一燃料进行了燃烧的情况下的热释放率,所述实际热释放率RHa为燃料实际燃烧时的热释放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56423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011882.4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勇
IPC: F02B2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自点火式内燃机,在将多孔质氧化铝作为隔热层而应用于压缩自点火式内燃机的情况下,改善高负荷域中的燃料消耗率。在活塞的顶面(第2空腔面及第2挤气面)和形成空腔区(CA)的汽缸盖的底面的部分(第1空腔面)设置包含封孔剂的多孔质氧化铝(被覆层)。在形成挤气区(SA)的汽缸盖的底面的部分(第1挤气面)设置不包含封孔剂的多孔质氧化铝(露出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56423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011882.4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勇
IPC: F02B2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自点火式内燃机,在将多孔质氧化铝作为隔热层而应用于压缩自点火式内燃机的情况下,改善高负荷域中的燃料消耗率。在活塞的顶面(第2空腔面及第2挤气面)和形成空腔区(CA)的汽缸盖的底面的部分(第1空腔面)设置包含封孔剂的多孔质氧化铝(被覆层)。在形成挤气区(SA)的汽缸盖的底面的部分(第1挤气面)设置不包含封孔剂的多孔质氧化铝(露出层)。
-
公开(公告)号:CN105189959B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480016630.6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25 , F01N3/035 , F01N3/106 , F01N9/002 , F01N13/009 , F01N2560/027 , F01N2900/1402 , F01N2900/1404 , F02D41/027 , F02D41/029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在具有氧化功能的催化剂的下游处具备过滤器,所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过滤器的PM再生要求成立了的情况下,在将排气温度以固定期间而被维持于与PM氧化开始温度相比而较低、且与从上次PM再生结束时起至本次PM再生要求为止的排气或所述催化剂的床温的最高到达温度相比而较高的硫磺脱离温度之后,将所述排气温度设为所述PM氧化开始温度以上。由此,能够避免急剧的硫磺的脱离,并且抑制了白烟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03429874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180069011.X
申请日:2011-03-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19/0605 , F02D19/061 , F02D19/0644 , F02D19/0647 , F02D19/0649 , F02D19/0692 , F02D19/081 , F02D19/10 , F02D35/023 , F02D35/026 , F02D35/028 , F02D41/0025 , F02D41/3094 , Y02T10/36 , Y02T10/4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多燃料内燃机中,在抑制着火性相对较高的燃料的消耗量的同时,对未燃烧燃料成分的排放量进行抑制。本发明为一种多燃料内燃机的燃料供给控制系统,所述多燃料内燃机将着火性相对较高的第一燃料、和着火性相对较低的第二燃料作为燃料来使用,且将第一燃料作为着火源而使第一燃料和第二燃料混合燃烧,所述多燃料内燃机的燃料供给控制系统根据第一热释放率RHd与实际热释放率RHa之差ΔRH,来对第一燃料的供给量Qd进行调节(S105~107,S109),所述第一热释放率RHd为假设仅有第一燃料进行了燃烧的情况下的热释放率,所述实际热释放率RHa为燃料实际燃烧时的热释放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1301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380061423.8
申请日:2013-11-2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30 , F02D21/04 , F02D35/023 , F02D35/026 , F02D41/0007 , F02D41/0052 , F02D41/1456 , F02D41/1458 , F02D41/18 , F02D41/20 , F02D41/403 , F02D2200/0414 , F02D2200/0611 , F02M26/00 , Y02T10/144 , Y02T10/44 , Y02T10/47
Abstract: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100)具备:缸内氧浓度取得部,其取得缸内氧浓度;缸内温度取得部,其取得缸内温度;目标缸内温度取得部,其根据通过缸内氧浓度取得部而取得的缸内氧浓度来取得主喷射时的目标缸内温度;缸内氧浓度控制部,其根据通过目标缸内温度取得部而取得的主喷射时的目标缸内温度与通过缸内温度取得部而取得的缸内温度之差来执行缸内氧浓度控制,所述缸内氧浓度控制为,对先于主喷射而被实施的引燃喷射时的缸内氧浓度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159415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1620128.2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自点火式内燃机。隔热膜(M1)被形成在侧表面(20b)的整个区域上。隔热膜(M2)被形成在顶表面(12a)和底表面(20c)的整个区域上。隔热膜(M1、M2)主要由多孔氧化铝构成。隔热膜(M1、M2)之间的不同在于膜厚度。隔热膜(M1)的膜厚度从20至60μm,并且隔热膜(M2)的膜厚度从60至15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6062329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80011916.X
申请日:2015-02-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9/002 , F01N3/021 , F01N3/0253 , F01N13/0093 , F01N2610/03 , F01N2900/08 , F01N2900/16 , F01N2900/1602 , F01N2900/1612 , F01N2900/1631 , F02D41/029 , F02D41/08 , F02D41/405 , F02D2200/0802 , Y02T10/47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设备包括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配置成:(a)当排气控制设备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范围内时,作为再生控制,以第二温度升高速度升高排气控制设备的温度;(b)当再生控制期间的排气控制设备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范围内并且内燃机处于怠速运转状态时,作为温度升高抑制控制,将怠速运转期间的排气控制设备的温度控制为等于或小于排气控制设备在内燃机进入怠速运转状态时的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18995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16630.6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后藤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25 , F01N3/035 , F01N3/106 , F01N9/002 , F01N13/009 , F01N2560/027 , F01N2900/1402 , F01N2900/1404 , F02D41/027 , F02D41/029 , Y02T10/4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其在具有氧化功能的催化剂的下游处具备过滤器,所述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过滤器的PM再生要求成立了的情况下,在将排气温度以固定期间而被维持于与PM氧化开始温度相比而较低、且与从上次PM再生结束时起至本次PM再生要求为止的排气或所述催化剂的床温的最高到达温度相比而较高的硫磺脱离温度之后,将所述排气温度设为所述PM氧化开始温度以上。由此,能够避免急剧的硫磺的脱离,并且抑制了白烟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985078A
公开(公告)日:2007-06-20
申请号:CN200580023179.1
申请日:2005-07-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035 , F01N13/009 , F01N13/0093 , F02B37/00 , F02D41/0007 , F02D41/029 , Y02T10/144
Abstract: 本发明的排气控制装置(1)应用于包括涡轮增压器(10)的柴油机(2),排气控制装置(1)包括设在涡轮增压器(10)的涡轮(10b)下游的上游侧氧化催化剂(13);设在上游侧氧化催化剂(13)下游的下游侧氧化催化剂(14);设在下游侧氧化催化剂(14)下游的颗粒过滤器(15);和供应过滤器再生处理所需燃料的喷射器(5),过滤器再生处理用于氧化和除去积聚在颗粒过滤器(15)中的颗粒物质。设定上游侧氧化催化剂(13)的容积以使得在内燃机(2)空转期间的空间速度(SV)等于或低于175000(l/h)。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