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498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1318595.1
申请日:2021-11-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下部构造,具备:壳体,设置于车辆的车辆下侧,在载置部上载置电池;制冷剂流路,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车辆下侧,并且能够在所述载置部上的所述电池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及流入流出部,从车辆上侧与所述制冷剂流路连通,能够供所述制冷剂在所述制冷剂流路的外侧与所述制冷剂流路之间流入或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64356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1464611.8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25J5/00 , B25J13/00 , G06Q10/0639 , G06Q50/10
Abstract: 提供一种移动体系统。一种移动体系统(10),管理在预定的区域内移动的移动体(12),具备:移动体(12),与由1名以上的顾客(100)构成的顾客群组(102)对应;以及管理装置(14),管理所述移动体(12)的外观的变化,所述管理装置(14)具备:行动收集部(62),收集表示所述预定的区域内的所述顾客(100)的行动的行动信息;以及外观管理部(64),根据由所述行动收集部(62)收集的所述行动信息,使从所述顾客(100)观察的所述移动体(12)的所述外观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107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311412574.5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车辆包括车身和电池,其中所述车身包括向下敞开并被构造成安装所述电池的安装部,所述电池能够以可拆卸方式安装到所述安装部。所述电池包括电池主体和从所述电池主体向上突出的电池侧连接部。所述安装部包括与所述电池侧连接部配合的车身侧连接部。所述电池侧连接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电池主体在横向方向上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07370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311516219.2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613 , B60K1/04 , B60L53/80 , H01M10/625 , H01M50/50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F25B4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蓄电装置以及车辆。蓄电装置(100)具备:蓄电模块;具有上表面(22a)并收容蓄电模块的收容壳体(20);设置成能够与车辆侧电连接器(70)连接的电连接器(50);以及设置成能够与车辆侧制冷剂连接器(60)连接的制冷剂连接器(40),电连接器(50)以及制冷剂连接器(40)设置成从上表面(22a)朝向上方突出,并且隔开间隔地排列配置,在电连接器(50)和制冷剂连接器排列的排列方向上,在电连接器(50)与制冷剂连接器(40)之间设置有流动抑制部,所述流动抑制部用于在制冷剂从制冷剂连接器(40)漏出的情况下抑制制冷剂从制冷剂连接器(40)侧朝向电连接器(50)侧流动。
-
公开(公告)号:CN11814462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1641159.7
申请日:2023-12-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B60L53/80 , B60S5/06 , B60L58/26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车辆具备蓄电装置(400)、气体供给部(300)、车辆侧制冷剂连接器(251)、车辆侧电连接器(201)以及气体供给配管(310)。蓄电装置(400)包括电连接器(401)、制冷剂连接器(413)以及通气路径(60)。将车辆侧制冷剂连接器(251)与制冷剂连接器(413)连接的第一连接部(C1)具有第一闭合空间(S1),将车辆侧电连接器(201)与电连接器(40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C2)具有第二闭合空间(S2),气体供给配管(310)设置成能够向第一闭合空间(S1)及第二闭合空间(S2)中的至少一方的闭合空间供给气体,通气路径(60)设置成能够经由至少一方的闭合空间与气体供给配管(310)连通,在通气路径(60)设有流动检测部(50)。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0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1417531.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减轻规定的区域中的利用者的负担且利用者能够进一步享受规定的区域的移动体系统。在公园内,向由一个以上的利用者(100)构成的利用者群组(110)出借的移动体系统具备:第一移动体(11),其支持所述利用者(100)的行动;以及第二移动体(40),其与所述第一移动体(11)协作,所述第二移动体(40)与所述第一移动体(11)相比为小型且低功能。第一移动体(11)具有所述利用者的行李的搬运功能、所述利用者(100)的输送功能、费用的结算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14644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1417531.7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减轻规定的区域中的利用者的负担且利用者能够进一步享受规定的区域的移动体系统。在公园内,向由一个以上的利用者(100)构成的利用者群组(110)出借的移动体系统具备:第一移动体(11),其支持所述利用者(100)的行动;以及第二移动体(40),其与所述第一移动体(11)协作,所述第二移动体(40)与所述第一移动体(11)相比为小型且低功能。第一移动体(11)具有所述利用者的行李的搬运功能、所述利用者(100)的输送功能、费用的结算功能中的至少一个。
-
公开(公告)号:CN117885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221133.7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车辆具备:具有底部(200b)的车身;包括主体部(11)的蓄电装置(10),该主体部(11)具有前壁部(11f)、后壁部(11r)及下表面(11b);以及在从底部(200b)向下方侧离开的位置具有前端部的整流板(20),在主体部(11)的下表面(11b)侧设置有突出部,在蓄电装置(10)固定于车身(200)的固定状态下,下表面(11b)位于比底部(200b)靠下方的位置,整流板(20)设置成能够在前端部接近蓄电装置(10)的状态和远离蓄电装置的状态之间转动,在固定状态下,通过突出部与整流板(20)抵接,由此整流板(20)维持覆盖前壁部(11f)和后壁部(11r)中的至少一方的状态。
-
-
公开(公告)号:CN105829206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480068133.0
申请日:2014-12-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107 , B60J5/101 , B60R13/105 , B62D29/005 , B62D29/048
Abstract: 一种车辆构件的接合结构,包括:第一构件,其由树脂形成为板形,且其中脊线通过针对第一构件的表面的其他部分的曲率来分割的角部形成;第二构件,其由具有比第一构件小的热膨胀系数的树脂或金属形成为板形;外接合部,其设置在第一构件的外边缘侧以使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彼此接合;以及内接合部,其沿第一构件的平面方向设置在外接合部的内侧,并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彼此接合,在从车辆的外部观察时,外接合部附近的多个顶点中的至少一个与脊线重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