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部结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8433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80062624.X

    申请日:2013-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10)。该车身前部结构(10)具备:第一突起部件(30),其以如下方式而被设置在前侧梁(12)的外侧壁(12A)上,即,第一突起部件(30)与该外侧壁(12A)相比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且在俯视观察时后端部(32)位于与动力单元(16)的车身前方侧端部(16A)相比靠车身后方侧,其中,所述动力单元(16)被配置于前侧梁(1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第二突起部件(40),其以如下方式而被设置于前保险杠加强件(1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14A)侧,即,第二突起部件(40)在正面观察时与第一突起部件(30)重叠、且在与前侧梁(12)的外侧壁(12A)之间具有间隙(S);连结托架(24),其被设置于第一突起部件(30)的车身后方侧,并对前侧梁(12)与第一突起部件(30)进行连结。

    车身前部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1957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80046804.9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10),具备:前侧面构件(12),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而被配置于车身前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起部件(30),其以如下方式被设置于前侧面构件(12)的外侧壁(12A)上,即,与该外侧壁(12A)相比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且在俯视观察时所述突起部件(30)的后端部与动力单元(22)的车身前方侧端部(22A)相比位于车身后方侧,其中,所述动力单元(22)被配置于所述前侧面构件(1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

    车身前部结构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84339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380062624.X

    申请日:2013-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10)。该车身前部结构(10)具备:第一突起部件(30),其以如下方式而被设置在前侧梁(12)的外侧壁(12A)上,即,第一突起部件(30)与该外侧壁(12A)相比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且在俯视观察时后端部(32)位于与动力单元(16)的车身前方侧端部(16A)相比靠车身后方侧,其中,所述动力单元第二突起部件(40),其以如下方式而被设置于前保险杠加强件(1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14A)侧,即,第二突起部件(40)在正面观察时与第一突起部件(30)重叠、且在与前侧梁(12)的外侧壁(12A)之间具有间隙(S);连结托架(24),其被设置于第一突起部件(30)的车身后方侧,并对前侧梁(12)与第一突起部件(30)进行连结。(16)被配置于前侧梁(1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

    车身前部结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19577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380046804.9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10),具备:前侧面构件(12),其沿着车身前后方向而被配置于车身前部中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起部件外侧壁(12A)上,即,与该外侧壁(12A)相比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且在俯视观察时所述突起部件(30)的后端部与动力单元(22)的车身前方侧端部(22A)相比位于车身后方侧,其中,所述动力单元(22)被配置于所述前侧面构件(12)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30),其以如下方式被设置于前侧面构件(12)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