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带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5416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167695.7

    申请日:2018-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带,其在通过将元件的侧面角设定为大于滑轮的锥体母线角从而使元件成为外部接触的状态的情况下,不管侧面的磨损如何均能够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外部接触的状态。由于元件(26a、26b)的侧面角被设定为大于可变滑轮(14、16)的锥体母线角,以成为侧面(28a、28b)的外周侧部分(A、B)的按压载荷大于内周侧部分的外部接触的状态,因此,元件(26a、26b)突入可变滑轮(14、16)中时的姿态稳定,从而提高了动力传递效率。而且,由于当宽度较宽的第一元件(26a)的侧面(28a)(实线)的磨损恶化时,如左半部分所示,会使宽度较窄的第二元件(26b)的侧面(28b)(虚线)与锥面(20)接触,因此作为传动带整体能够长期维持外部接触的状态,从而能够长期获得动力传递效率的提高效果。

    带式无级变速器及其滑轮

    公开(公告)号:CN101896739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0880120030.9

    申请日:2008-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56 F16H9/1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及其滑轮中,固定侧滑轮(66)包括形成有固定侧滑轮面(66a)的夹压滑轮部(68)和在中心部固定有旋转轴(15)的支承滑轮部(70)。支承滑轮部(70)在旋转轴(15)的轴线方向上隔着夹压滑轮部(68)与可动侧滑轮面(14a)对置配置,并支承夹压滑轮部(68)的外周部(68b),以约束夹压滑轮部(68)的外周部(68b)的轴线方向位移。夹压滑轮部的内周部(68c)能够相对于旋转轴(15)沿轴线方向位移,并且能够对旋转轴(15)进行扭矩传递。

    带式无级变速器及其滑轮

    公开(公告)号:CN101896739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80120030.9

    申请日:2008-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H55/56 F16H9/125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及其滑轮中,固定侧滑轮(66)包括形成有固定侧滑轮面(66a)的夹压滑轮部(68)和在中心部固定有旋转轴(15)的支承滑轮部(70)。支承滑轮部(70)在旋转轴(15)的轴线方向上隔着夹压滑轮部(68)与可动侧滑轮面(14a)对置配置,并支承夹压滑轮部(68)的外周部(68b),以约束夹压滑轮部(68)的外周部(68b)的轴线方向位移。夹压滑轮部的内周部(68c)能够相对于旋转轴(15)沿轴线方向位移,并且能够对旋转轴(15)进行扭矩传递。

    传动带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65416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1167695.7

    申请日:2018-10-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带,其在通过将元件的侧面角设定为大于滑轮的锥体母线角从而使元件成为外部接触的状态的情况下,不管侧面的磨损如何均能够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外部接触的状态。由于元件(26a、26b)的侧面角被设定为大于可变滑轮(14、16)的锥体母线角,以成为侧面(28a、28b)的外周侧部分(A、B)的按压载荷大于内周侧部分的外部接触的状态,因此,元件(26a、26b)突入可变滑轮(14、16)中时的姿态稳定,从而提高了动力传递效率。而且,由于当宽度较宽的第一元件(26a)的侧面(28a)(实线)的磨损恶化时,如左半部分所示,会使宽度较窄的第二元件(26b)的侧面(28b)(虚线)与锥面(20)接触,因此作为传动带整体能够长期维持外部接触的状态,从而能够长期获得动力传递效率的提高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