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34747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510108398.1
申请日:2005-10-13
IPC: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形金属带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无级变速器。第一元件(102)具有第一厚度(T1)。第二元件(103)具有比第一厚度(T1)小的第二厚度(T2),并且第二元件(103)的数目与第一元件(102)的数目大致相等。第一和第二元件(102、103)都由箍(104)支承以根据最长序列沿厚度方向叠置。
-
公开(公告)号:CN1760566A
公开(公告)日:2006-04-19
申请号:CN200510108398.1
申请日:2005-10-13
IPC: F16G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形金属带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无级变速器。第一元件(102)具有第一厚度(T1)。第二元件(103)具有比第一厚度(T1)小的第二厚度(T2),并且第二元件(103)的数目与第一元件(102)的数目大致相等。第一和第二元件(102、103)都由箍(104)支承以根据最长序列沿厚度方向叠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65416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167695.7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带,其在通过将元件的侧面角设定为大于滑轮的锥体母线角从而使元件成为外部接触的状态的情况下,不管侧面的磨损如何均能够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外部接触的状态。由于元件(26a、26b)的侧面角被设定为大于可变滑轮(14、16)的锥体母线角,以成为侧面(28a、28b)的外周侧部分(A、B)的按压载荷大于内周侧部分的外部接触的状态,因此,元件(26a、26b)突入可变滑轮(14、16)中时的姿态稳定,从而提高了动力传递效率。而且,由于当宽度较宽的第一元件(26a)的侧面(28a)(实线)的磨损恶化时,如左半部分所示,会使宽度较窄的第二元件(26b)的侧面(28b)(虚线)与锥面(20)接触,因此作为传动带整体能够长期维持外部接触的状态,从而能够长期获得动力传递效率的提高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1896739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0880120030.9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及其滑轮中,固定侧滑轮(66)包括形成有固定侧滑轮面(66a)的夹压滑轮部(68)和在中心部固定有旋转轴(15)的支承滑轮部(70)。支承滑轮部(70)在旋转轴(15)的轴线方向上隔着夹压滑轮部(68)与可动侧滑轮面(14a)对置配置,并支承夹压滑轮部(68)的外周部(68b),以约束夹压滑轮部(68)的外周部(68b)的轴线方向位移。夹压滑轮部的内周部(68c)能够相对于旋转轴(15)沿轴线方向位移,并且能够对旋转轴(15)进行扭矩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422060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80071941.3
申请日:2012-03-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53/16 , B23K26/354 , C21D9/40 , C21D2211/001 , C21D2211/008 , F16G5/16 , Y10T29/4998
Abstract: 环形金属环的制造方法将由含有钼的马氏体时效钢构成的环状部件,切断为规定宽度的环形体来制造所述环形金属环,在环状部件的外周形成熔融/凝固层,并且熔融/凝固层在环形体的周向上连续地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01896739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0880120030.9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式无级变速器及其滑轮中,固定侧滑轮(66)包括形成有固定侧滑轮面(66a)的夹压滑轮部(68)和在中心部固定有旋转轴(15)的支承滑轮部(70)。支承滑轮部(70)在旋转轴(15)的轴线方向上隔着夹压滑轮部(68)与可动侧滑轮面(14a)对置配置,并支承夹压滑轮部(68)的外周部(68b),以约束夹压滑轮部(68)的外周部(68b)的轴线方向位移。夹压滑轮部的内周部(68c)能够相对于旋转轴(15)沿轴线方向位移,并且能够对旋转轴(15)进行扭矩传递。
-
公开(公告)号:CN10965416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811167695.7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带,其在通过将元件的侧面角设定为大于滑轮的锥体母线角从而使元件成为外部接触的状态的情况下,不管侧面的磨损如何均能够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外部接触的状态。由于元件(26a、26b)的侧面角被设定为大于可变滑轮(14、16)的锥体母线角,以成为侧面(28a、28b)的外周侧部分(A、B)的按压载荷大于内周侧部分的外部接触的状态,因此,元件(26a、26b)突入可变滑轮(14、16)中时的姿态稳定,从而提高了动力传递效率。而且,由于当宽度较宽的第一元件(26a)的侧面(28a)(实线)的磨损恶化时,如左半部分所示,会使宽度较窄的第二元件(26b)的侧面(28b)(虚线)与锥面(20)接触,因此作为传动带整体能够长期维持外部接触的状态,从而能够长期获得动力传递效率的提高效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