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1034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41345.2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N‑壳聚糖基‑1,8‑萘二甲酰亚胺‑4‑基)‑N‑(萘‑1‑基)氨基硫脲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方法以N‑壳聚糖基‑4‑肼基‑1,8‑萘二甲酰亚胺为原料,与异硫氰酸‑1‑萘酯反应制得2‑(N‑壳聚糖基‑1,8‑萘二甲酰亚胺‑4‑基)‑N‑(萘‑1‑基)氨基硫脲。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2‑(‑(N‑壳聚糖基‑1,8‑萘二甲酰亚胺‑4‑基)‑N‑(萘‑1‑基)氨基硫脲荧光探针溶液没有荧光发出,向其加入Hg2+后,溶液的荧光颜色由无色变为亮黄色,对Hg2+的检测极限达到7.3×10‑8M,响应时间5min,作为检测Hg2+离子用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28586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082935.4
申请日:2020-02-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55/03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Hg2+/ClO‑的双通道小檗碱基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小檗碱为原料,制备出双通道检测Hg2+/ClO‑的小檗碱类荧光探针。盐酸小檗碱1经脱甲氧基和氯离子得到酮类化合物2;化合物2经酸化异构得到酚类化合物3;化合物3经Duff醛基化反应得到对羟基醛类化合物4;化合物4与氨基硫脲缩合得到缩氨基硫脲类席夫碱化合物5。化合物5能专一性识别Hg2+和ClO‑,在365nm紫外光照射下,在Hg2+存在下探针发出橙红色荧光;在ClO‑存在下探针则发出绿色荧光,而其他阴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存在则不发生荧光。因此化合物5可作为双通道荧光探针,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16342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210058144.7
申请日:2022-01-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05/04 , C09K11/06 , C09K9/02 , G01N21/64 , G01N2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酸性pH值的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为3‑(吡啶‑4‑基)‑6‑((4,7,7‑三甲基‑3‑羰基双环[2.2.1]庚‑2‑亚基)甲基)‑2H‑苯并吡喃‑2‑酮。以2‑羟基‑5‑((4,7,7‑三甲基‑3‑羰基双环[2.2.1]庚‑2‑亚基)甲基)苯甲醛为原料,与4‑吡啶甲酸乙酯进行缩合环化反应得到3‑(吡啶‑4‑基)‑6‑((4,7,7‑三甲基‑3‑羰基双环[2.2.1]庚‑2‑亚基)甲基)‑2H‑苯并吡喃‑2‑酮。该探针能准确、灵敏监测酸性溶液的pH值,检测范围为pH 3.19‑7.54,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探针溶液的荧光颜色从亮蓝色逐渐变成亮黄色,可作为检测酸性pH值的荧光探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912612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0986947.4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87/08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碱性pH荧光探针哒嗪并[4,5‑b]喹喔啉二胺席夫碱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以6,11,11‑三甲基‑6,7,8,9‑四氢‑6,9‑桥亚甲基哒嗪并[4,5‑b]喹喔啉‑1,4‑二胺为原料,与4‑溴‑2‑羟基苯甲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1,4‑二(2‑羟基‑4‑溴苯亚甲氨基)‑6,11,11‑三甲基‑6,7,8,9‑四氢‑6,9‑桥亚甲基哒嗪并[4,5‑b]喹喔啉,其pKa为10.62。该化合物能迅速、专一地检测pH,在pH6.98‑12.41间荧光强度与pH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pH6.98处溶液荧光颜色为淡黄色,pH增大后荧光颜色逐渐变为蓝绿色。该化合物可以作为碱性pH的荧光探针,可用作检测碱性条件下的pH,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69862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29223.6
申请日:2021-08-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纤维素原料的的预处理方法,属于生物质分离与转化技术领域。该方法为以对甲基苯磺酸为氢键供体,以氯化胆碱为氢键受体,添加乙醇合成新型低共熔溶剂,在温和条件下对木质纤维素原料进行预处理。采用该方法能够降解木质纤维素原料中70%以上的木质素和40%~90%的半纤维素,将纤维素酶水解得率提高至100%,同时低温条件下分离得到的木质素组分可进一步高值化利用,这种新型DES体系可回收再利用,是一种绿色高效的预处理方法,应用推广价值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60685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526756.5
申请日:2020-06-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31/54 , G01N21/78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H2S的异长叶烷基比色型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长叶烯衍生物异长叶烷酮为原料,与4‑硝基苯甲醛缩合生成7‑(4′‑硝基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7‑(4′‑硝基苯亚甲基)异长叶烷酮再与水合肼和二氯二氰基苯醌进行缩合环化得到5,5,9,9‑四甲基‑3‑(4‑硝基苯基)‑2,4,5,6,7,8,9,9a‑八氢‑5a,8‑桥亚甲基苯并[g]吲唑,该化合物能专一性与H2S作用,颜色由无色变为黄褐色,可作为检测H2S浓度比色型探针。
-
公开(公告)号:CN11356335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991470.9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91/107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碱性pH和/或粘度的双功能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为1,7,7‑三甲基‑3‑((1′,3′,3′‑三甲基螺[苯并吡喃‑2,2′‑吲哚啉]‑6‑基)亚甲基)双环[2.2.1]庚‑2‑酮。本发明利用2‑羟基‑5‑((4,7,7‑三甲基‑3‑氧代双环[2.2.1]庚‑2‑亚基)甲基)苯甲醛为原料,与1,2,3,3‑四甲基‑3H‑吲哚碘化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1,7,7‑三甲基‑3‑((1′,3′,3′‑三甲基螺[苯并吡喃‑2,2′‑吲哚啉]‑6‑基)亚甲基)双环[2.2.1]庚‑2‑酮。该化合物能够灵敏地检测碱性pH和粘度,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荧光,在高粘度的介质中呈红色荧光,因此该化合物可作为检测碱性pH和粘度的双功能荧光探针,且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35462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738809.4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09/12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2‑苯乙烯基‑3‑羟基色原酮2‑噻吩甲酸酯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苯乙烯基‑3‑羟基色原酮2‑噻吩甲酸酯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将2‑苯乙烯基‑3‑羟基色原酮与2‑噻吩甲酰氯进行取代反应,得到2‑苯乙烯基‑3‑羟基色原酮2‑噻吩甲酸酯。本发明利用2‑苯乙烯基‑3‑羟基色原酮为原料制得的2‑苯乙烯基‑3‑羟基色原酮2‑噻吩甲酸酯能特异性识别肼,在日光下溶液颜色从无色变为黄色,同时在365nm紫外光下溶液的荧光颜色从无色变为粉红色,具有良好的专一性和灵敏性的特点,在检测肼的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55104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810561674.7
申请日:2018-05-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C337/08 , C07D213/53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樟脑基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肿瘤活性研究。本发明利用樟脑为原料,在碱性催化条件下,分别与不同的芳香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得到系列α,β‑不饱和酮,再经浓盐酸催化,与硫代氨基脲缩合得到系列樟脑基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并对所有目标产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的研究。实验表明,樟脑基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且对正常细胞人胃粘膜细胞(GES‑1)毒性较小,因此具有潜在的抗肿瘤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892540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09122.3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31/5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异长叶烷基吲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异长叶烷酮衍生物3-芳基-5,5,9,9-四甲基-2,4,5,6,7,8,9,9a-八氢-5a,8-桥亚甲基苯并[g]吲唑为原料,以芳甲酰氯酰化试剂,制备得到异长叶烷基吲唑类化合物。对所合成的异长叶烷基吲唑类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异长叶烷基吲唑类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具有很好的抗肿瘤药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