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35942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285410.0
申请日:2013-07-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塑料与金属模具间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属于精密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技术研究领域,涉及一种注塑成型过程中,塑料制品与金属模具型芯表面之间实际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测量装置由支承平台组件、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测力装置部分组成;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和冷却两部分;测力装置部分具有峰值保持功能的数显测力计及牵引绳。本发明采用了可任意更换的测量金属板块,有效地扩大了测量范围,可模拟不同聚合物材料制品成型时,制品表面与模具型芯表面间的实际接触状态,准确测量摩擦表面间的真实摩擦系数。本装置具有测量范围广、控温精度高、结构简单及测量方便、结果可靠的特点,可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288522C
公开(公告)日:2006-12-06
申请号:CN03111670.1
申请日:2003-05-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D23/24
Abstract: 一种温度循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温度控制领域,其方法采用电加热器或循环水冷却装置对蓄热油箱进行温度控制,利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检测蓄热油箱的温度,同时还需要对控温板进行温度循环控制。改变通过半导体热电致冷器件电流的方向,实现对控温板的加热或制冷。其装置由电加热器,蓄热油箱,循环水冷却装置,热电偶组成,还具有可导热的控温板,半导体热电致冷器件,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导热硅树脂橡胶,隔热材料。采用本发明能够降低功耗,有利于节约能源,实现对升降温进行准确和快速的控制,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549074A
公开(公告)日:2004-11-24
申请号:CN03111670.1
申请日:2003-05-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5D23/24
Abstract: 一种温度循环控制的方法及装置属于温度控制领域,其方法采用电加热器或循环水冷却装置对蓄热油箱进行温度控制,利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检测蓄热油箱的温度,同时还需要对控温板进行温度循环控制。改变通过半导体热电致冷器件电流的方向,实现对控温板的加热或制冷。其装置由电加热器,蓄热油箱,循环水冷却装置,热电偶组成,还具有可导热的控温板,半导体热电致冷器件,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导热硅树脂橡胶,隔热材料。采用本发明能够降低功耗,有利于节约能源,实现对升降温进行准确和快速的控制,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13251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29626.8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介入导管接头注塑模具,属于聚合物注塑模具技术领域。其特征是由聚合物导管作为嵌件的两腔三板式注塑模具,包括三板式注塑模架、液压缸侧抽芯机构、导管安装机构及冷却水道,主要由定模固定板、脱料板、定模板、动模板、导管固定钉、动模垫板、复位杆、顶杆固定板、顶杆推板、动模固定板、型芯压块、液压缸固定板、液压缸、锁紧块、液压缸连接套筒、滑块、型芯、定模型腔镶块、动模型腔镶块、垫块、滑块压块、拉料钉、尼龙销、冷却水道组成。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通过将聚合物介入导管作为嵌件进行导管接头注塑成型,实现导管与导管接头的模具内连接,简化导管与导管接头的连接工艺,降低介入导管的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1791840B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010300121.X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9C45/14
Abstract: 一种塑料微流控芯片的型腔移动式射压成型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当模具完全闭合后,注入塑料熔体,在充模压力下,型腔镶块后移,型腔逐渐扩大;注射结束后,通过楔形块使型腔镶块向前移动,将型腔内的塑件压实,并将型腔镶块微凸起的截面轮廓完全复制到塑料微流控芯片表面;开模取出塑料微流控芯片后,将楔形块撤回,使型腔镶块在下一生产周期的后移不受限制。依序包括合模步骤、注射步骤、压缩步骤、开模取成品步骤、楔形块后撤步骤。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能在普通注塑机上进行塑料微流控芯片的射压成型,避免在注射阶段发生喷射,确保所成型的塑料微流控芯片的微沟槽具有与模具型腔镶块微凸起相同的截面轮廓。
-
公开(公告)号:CN101791840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300121.X
申请日:2010-01-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9C45/14
Abstract: 一种塑料微流控芯片的型腔移动式射压成型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当模具完全闭合后,注入塑料熔体,在充模压力下,型腔镶块后移,型腔逐渐扩大;注射结束后,通过楔形块使型腔镶块向前移动,将型腔内的塑件压实,并将型腔镶块微凸起的截面轮廓完全复制到塑料微流控芯片表面;开模取出塑料微流控芯片后,将楔形块撤回,使型腔镶块在下一生产周期的后移不受限制。依序包括合模步骤、注射步骤、压缩步骤、开模取成品步骤、楔形块后撤步骤。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能在普通注塑机上进行塑料微流控芯片的射压成型,避免在注射阶段发生喷射,确保所成型的塑料微流控芯片的微沟槽具有与模具型腔镶块微凸起相同的截面轮廓。
-
公开(公告)号:CN103624931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539111.5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9C4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向超声激励注射成型可视化模具,属于注射成型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注射成型模具动分型侧上安置模式转换块,将超声振动引入到注射成型模具中,可以实现同一模具上型腔、冷料穴、主流道3种位置不同模式的超声激励,通过更换振子,还可实现低频机械振动外场作用下的注塑成型过程分析。本发明方便实现模具功能的拓展,同时将可视化技术与超声激励融合到注射成型中,便于开展超声激励下注射成型过程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62493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539111.5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9C45/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多向超声激励注射成型可视化模具,属于注射成型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在注射成型模具动分型侧上安置模式转换块,将超声振动引入到注射成型模具中,可以实现同一模具上型腔、冷料穴、主流道3种位置不同模式的超声激励,通过更换振子,还可实现低频机械振动外场作用下的注塑成型过程分析。本发明方便实现模具功能的拓展,同时将可视化技术与超声激励融合到注射成型中,便于开展超声激励下注射成型过程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33594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85410.0
申请日:2013-07-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塑料与金属模具间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属于精密塑料制品成型及模具技术研究领域,涉及一种注塑成型过程中,塑料制品与金属模具型芯表面之间实际摩擦系数的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测量装置由支承平台组件、温度控制系统以及测力装置部分组成;温度控制系统包括加热和冷却两部分;测力装置部分具有峰值保持功能的数显测力计及牵引绳。本发明采用了可任意更换的测量金属板块,有效地扩大了测量范围,可模拟不同聚合物材料制品成型时,制品表面与模具型芯表面间的实际接触状态,准确测量摩擦表面间的真实摩擦系数。本装置具有测量范围广、控温精度高、结构简单及测量方便、结果可靠的特点,可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601936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52745.3
申请日:2012-03-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9C45/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2673 , B29C45/568 , B29C2045/0094
Abstract: 一种超声振动与抽真空集成的微注塑模具及其成型方法,属于微注塑成型技术领域。模具采用了可更换成型微结构镶块的镶嵌结构,超声振子端面加工成型腔的一部分,可对熔体直接施加超声振动。注射成型时,利用注塑机内部实时信号来控制超声振动系统和抽真空系统的启动和停止,所用超声振动频率23~27KHz,输入功率35~350W。抽真空系统真空度-1MPa。本发明不仅将超声振动和抽真空排气有效集成应用于微型塑件注塑成型过程,避免目前在微注塑成型中使用极限注塑成型压力和温度等工艺条件,降低对注塑机能力的要求,节约能源和成本,还实现了注塑机、超声振动系统和抽真空排气系统的一体化自动控制,提高了微注塑成型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