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0781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77438.4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 大连迪航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海洋柔性立管铠装钢丝的受力行为监测系统及方法,其属于海洋立管监测领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测模块、传输模块、控制处理模块、预警模块。由监测模块采集船体和立管的信号源信息;将信号源信息通过传输模块传输至控制处理模块;进而生成预设的系统预警阈值,根据信号源信息更新生成修正后的系统阈值,计算铠装钢丝的最大应力数值并判断其是否超出预警阈值,将判断结果传输至预警模块。将获得的任意时刻立管铠装钢丝的最大应力数值和位置传输至预警模块,若超出阈值将进行预警。通过间接测量船体和立管的信号源信息实现立管受力安全的实时监测,技术路径整合同一,方便实现,大大提升悬链线型和懒波型立管服役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30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77064.6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 , 大连迪航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软刚臂系泊系统奇异姿态识别系统和方法,其属于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视频监测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关键点检测模块、关键点连接模块、姿态分类模块、姿态预测模块。该识别系统及识别方法采用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建立姿态识别模型,通过系统运动响应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学习训练,用训练后的系统姿态识别模型处理奇异姿态识别这一复杂问题,避免了传统数值方法引入诸多假设,实现困难等缺点。本发明能够对海洋平台的软刚臂系泊系统的运动姿态智能跟踪,从而对软刚臂系泊系统姿态进行实时同步提取空间构型,进一步通过分类算法实现臂系泊系统奇异姿态识别及并时预警预报,为平台作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86237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228690.5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大连迪航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水下管缆结构受力监测传感器系统,包括测量系统和传感器固定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沿轴向布置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沿与轴向成45°方向布置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沿环向布置的光纤光栅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固定系统包括测量元件固定部分和测量传感器固定部分。可以实现对管缆结构的全方位受力监测,能够通过三个方向的受力得到管缆受力的最大值和受力最大的方向,实时反馈管缆的受力状态,保障管缆的安全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5880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677076.9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迪航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海洋柔性管道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其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能够针对海洋平台所用柔性管道的失效模型获取相应监测信息,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软管的运动智能跟踪,从而对海洋柔性管道进行实时提取线型,即可得到整根管上各点的曲率,并进一步通过深度学习算法预测软管运动与受力信息,为作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该方法避免了传统监测方法受干扰严重、难以长期实施等缺点。同时,能够准确预测一些难以直接获取的监测量。结合特征处理的深度学习模型泛化能力强,节省计算资源,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监测量获取的准确性。这种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贴合现场实际,适用于海洋柔性管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8411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1207655.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1D21/02
Abstract: 一种海洋浮式平台水下结构异常诊断方法,属于海洋浮式平台水下结构的异常诊断领域。该发明中利用在水下结构发生损伤时,浮式平台六自由度运动规律发生变化的本质特征,基于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建立了水下结构无损状态下的海洋浮式平台六自由度联合预测模型。并基于历史监测数据库信息,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提出异常诊断方法,并给出异常诊断阈值。该系统可对海洋浮式平台水下结构发生腐蚀、突然断裂、刚度损伤等异常行为进行准确诊断,可广泛应用于海洋浮式平台结构异常诊断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47719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210866345.X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窗口结构,包括天线罩、隔热结构、紧固件、天线组件和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的隔热框架;舱体上设有用于容纳天线组件的安装槽,隔热框架环绕安装槽设置,隔热结构包括与天线组件相对设置的隔热体和凸出隔热体边缘的第一安装部,天线罩包括与隔热体相对设置的窗口、凸出窗口边缘且与第一安装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部和凸出第二安装部边缘的连接部;第一安装部与天线组件相抵接,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相抵接,连接部与隔热框架密封连接,紧固件依次贯穿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天线组件,与舱体固定连接,使天线组件、隔热结构、天线罩和隔热框架均固定于舱体上。本发明的天线窗口结构无需对舱体开口,而且便于安装和拆卸。
-
公开(公告)号:CN116123464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228609.3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 大连迪航科技有限公司
IPC: F17D5/02 , G01K11/3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温柔性管道泄漏监测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测模块、内嵌测温光纤光栅防护夹具模块、控制处理模块、泄漏预警模块,通过间接测量低温柔性管道温度信号源信息可实现低温柔性管道泄漏实时监测,技术路径整合同一,方便实现,大大提升了低温柔性管道运输天然气的安全性。尤其当低温柔性管道运输天然气过程中,低温柔性管道温度过低时更注重提前预警,提前告知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防漏操作,减小天然气的泄漏,从而保证低温柔性管道运输天然气的过程中管道安全服役。
-
公开(公告)号:CN11565554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21415.2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监测模块、传输模块、控制处理模块、预警模块。方法步骤包括:由监测模块采集船体和管道的信号源信息;将采集到的所述信号源信息通过传输模块传输至控制处理模块;控制处理模块生成预设的系统预警阈值,根据所述信号源信息更新生成修正后的系统阈值,计算铠装钢丝的最大应力数值并判断其是否超出预警阈值,将判断结果传输至预警模块;将获得的任意时刻柔性管道铠装钢丝的最大应力数值和位置传输至预警模块,若结果超出预警阈值将进行声音和/或图像显示预警。通过间接测量船体和管道的信号源信息可实现管道受力安全的实时监测,技术路径整合同一,方便实现,大大提升了尾输卸载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5973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59482.6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N7/01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作业阶段划分的海洋核动力平台解脱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解脱作业流程的操作步骤,划分海洋核动力平台的解脱作业阶段;2)采用失效模式影响分析方法,确定不同作业阶段的风险因子;3)建立风险因子的依赖关系,确定系统的风险传递路径;4)建立专家模糊意见表,计算风险因子的模糊失效概率;5)建立贝叶斯网络网络模型,求出各个作业阶段风险因子的后验失效概率,评估海洋核动力平台在不同作业阶段的风险状态。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可实施性,适用于海洋平台各个阶段解脱作业的风险评估,能够及时有效的规避风险,提高解脱作业过程中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为海洋核动力平台的安全解脱作业提供指导性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551112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58866.6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IPC: G06Q10/00 , G06Q10/06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T17/00 , G06N20/00 , G06N3/04 , G06N7/00 , G06F30/27 , H04L67/12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洋核动力平台的数字孪生系统,包括真实平台的原型监测子系统和孪生平台的健康管理子系统。所述真实平台的原型监测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集成模块和数据远程传输模块;所述孪生平台的健康管理子系统包括实时数据接入模块、三维动态显示模块和智能结构分析模块。该系统可以实现全生命周期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状态数据分析、故障诊断、预测和运维管理,高可视化同步动态展示核动力平台的运维过程,实时反馈核动力平台的健康状态,保障核动力平台的安全运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