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壳体、旋转电机以及层叠造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621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22909.8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在内燃机中产生的气体有效用作向旋转电机的壳体内部供给的制冷剂的旋转电机壳体、旋转电机以及层叠造型方法。层叠造型方法对这样的旋转电机壳体进行造型。电机壳体(40)能够收纳旋转电机(1)的转子(20)和定子(30)。电机壳体(40)具备:中空的主体部(41);气体流路(61),其设置于主体部(41),与连结于旋转电机(1)的燃气涡轮发动机(2)的气体流出口连通;以及制冷剂流路(62),其冷却在气体流路(61)中流动的气体。气体流路(61)与主体部(41)的收纳空间(S1)连通。

    水套及水套的制造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735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94281.2

    申请日:2021-11-03

    Abstract: 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套,所述水套可以进一步提高发热部的冷却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套,其在配置于发热部的外周的壳体的内部具有冷却液流道,冷却液流道具有:主流道管部,配置于发热部的外周附近,呈直线状延伸,并且沿着发热部的外周排列多个;流入侧集合管部,将主流道管部的上游侧端部集中连接,使冷却液流入;及,流出侧集合管部,将主流道管部的下游侧端部集中连接,使冷却液流出;并且,主流道管部在内部的上游侧端部附近分别具有产生涡流的涡旋产生部。

    热交换器和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66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81917.X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和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所述热交换器能够抑制应力集中在散热部与框体的边界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具备:散热部,外表面开放;及,框体,设置在散热部的两端部,散热部具有作为弹簧元件发挥功能的位移调整部。热交换器由以下方式制造:利用使用金属材料的层叠造型法在散热部上一体成型作为弹簧元件发挥功能的位移调整部,并在散热部的两端部一体成型框体。

    水套
    5.
    发明公开
    水套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9684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02409.8

    申请日:2023-0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施加外力也能够防止冷却介质的泄漏,并能够实现紧凑化且高品质化的水套。冷却逆变器模块(IM)的水套(WJ)具备具有薄板形状的基台(1A~1D)。基台(1A~1D)具备:供冷却介质流入的冷却介质流入部(12);与该冷却介质流入部(12)连通且在所述基台(1A~1D)的内部分支的冷却介质流动路(11);以及与该冷却介质流动路(11)连通且供所述冷却介质流出的冷却介质流出部(13)。

    水套
    6.
    发明公开
    水套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9684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294215.8

    申请日:2023-03-23

    Abstract: 能适当控制冷却介质的流动而有效冷却发热部件的水套。冷却逆变器模块的水套具备具有板形状的基台(1)。该基台具备:冷却介质供给路(11),其具有供冷却介质流入的冷却介质流入部(11a);冷却介质排出路(12),其具有供所述冷却介质流出的冷却介质流出部(12a);腔室(13),其与所述冷却介质供给路及所述冷却介质排出路连通。在腔室中具备:多个柱状散热片(133),它们从配置有逆变器模块的一侧的第一面(131)立起设置,与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B)交叉;多个翼状散热片(134),它们配置于与第一面对置的第二面(132)侧,在冷却介质的流动方向上随着从上游朝向下游而从第二面朝向第一面倾斜或弯曲。

    旋转电机壳体、旋转电机以及层叠造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962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323161.3

    申请日:2023-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油和气体流动的旋转电机中能够使冷却油和气体的冷却机构紧凑的旋转电机壳体、旋转电机以及层叠造型方法。所述层叠造型方法对这样的旋转电机壳体进行造型。发电机(1)的壳体(40)具备:中空的主体部(41),其具有收纳发电机(1)部件的收纳空间(S);水套(60),其设置于主体部(41);油流路(80),其与收纳空间(S)连通且供向部件供给的油流动;以及气体流路(70),其与收纳空间(S)连通且供向部件供给的气体流动。油流路(80)和气体流路(70)被设置为油和气体能够与在水套(60)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水套及水套的制造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90120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274772.3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套,所述水套可以进一步提高发热部的冷却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配置于发热部的外表面的壳体的内部的冷却液流道具有:多个主流道管部,配置于发热部的外表面附近,直线状地延伸并且沿着发热部的外表面排列;流入侧集合管部,将多个主流道管部的上游侧端部分别连接,使冷却液流入多个主流道管部;及,流出侧集合管部,将多个主流道管部的下游侧端部分别连接,使冷却液从多个主流道管部流出;并且,多个主流道管部在上游侧端部附近的内部分别具有涡流产生部,所述涡流产生部使冷却液的流动向主流道管部的周向偏向而产生涡流,涡流产生部具有沿着主流道管部的内壁面的周向配置并朝向主流道管部的径向的中心突出的多个突出部,并且多个突出部的前端相互隔开距离,在多个突出部的前端侧具有能够使冷却液沿着主流道管部的径向的中心流通的贯通流道部。

    发动机和发动机的组装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66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268388.X

    申请日:2021-10-2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能够将活塞从曲轴箱侧插入至气缸孔,并且能够提高活塞的组装作业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具备:气缸体,具有内部收容活塞的气缸孔;及,曲轴箱,与气缸体一体化,并具有曲柄轴承;并且,曲柄轴承配置为重叠在气缸孔的延伸线上;曲轴箱具有活塞滑动空间,所述活塞滑动空间从气缸孔侧切掉曲柄轴承,由此,能够在活塞的中心轴线与气缸孔的中心轴线对齐的状态下,收容活塞。

    冷却装置和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006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227331.5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能够提高冷却液流道的热交换性能,而不会显著损害冷却液的顺畅流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具备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流道配置在发热部的周边。冷却液流道在内部具有三维结构体,所述三维结构体具有将由金属材料构成的单元体规则地排列而成的结构。三维结构体连续地设置于冷却液流道的内壁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