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532111A
公开(公告)日:2004-09-29
申请号:CN200410028247.0
申请日:2004-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轮摩托车的燃料箱排油构造,将点火线圈(138)安装在燃料箱(51)下方的座椅轨道(16)上,用罩部件(136)覆盖该点火线圈(138)的上方,用在该罩部件(136)上设置的软管保持孔(281),保持排油软管(56)。可以通过覆盖点火线圈的罩部件兼用于排油软管的保持,可以削减零件数。另外,因为用罩部件的软管保持孔保持排油软管,所以无需变更排油软管即可完成,作为排油软管,可以利用市场销售的产品。因此,可以抑制两轮摩托车的成本提高。再有,若用罩部件保持排油软管,且将排油软管直接连接到排油管上,则相对于排油管,排油软管不会偏离,可以切实地将排油软管连接到排油管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344493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410028247.0
申请日:2004-03-1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两轮摩托车的燃料箱排油构造,将点火线圈(138)安装在燃料箱(51)下方的座椅轨道(16)上,用罩部件(136)覆盖该点火线圈(138)的上方,用在该罩部件(136)上设置的软管保持孔(281),保持排油软管(56)。可以通过覆盖点火线圈的罩部件兼用于排油软管的保持,可以削减零件数。另外,因为用罩部件的软管保持孔保持排油软管,所以无需变更排油软管即可完成,作为排油软管,可以利用市场销售的产品。因此,可以抑制两轮摩托车的成本提高。再有,若用罩部件保持排油软管,且将排油软管直接连接到排油管上,则相对于排油管,排油软管不会偏离,可以切实地将排油软管连接到排油管上。
-
公开(公告)号:CN1123691C
公开(公告)日:2003-10-08
申请号:CN00128669.2
申请日:2000-09-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024
Abstract: 在以过滤元件(43)将空气滤清器壳体内区分为污染侧与清洁侧的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装置(25)中,将空气滤清器壳体(42)的清洁侧的空间隔出一部分形成分室(48),在该分室上连接着使发动机(16)的曲轴箱(35)来的漏气回流的漏气管(34)的出口(55)与向发动机(16)的排气系统输送二次空气的空气供给管(32)的入口(54)。这样,可减小空气滤清器壳体尺寸、容易成形,造价降低,减低吸气噪声。比之于分室(48)外单设备用油箱与空气室,可减小空气滤清器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0374316C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510072726.7
申请日:2005-05-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进气装置将进行向空气滤清器箱体(51)内的进气的进气管(53)设在空气滤清器箱体(51)的箱盖(61)侧,在该箱盖(61)一体地设置覆盖上述进气管(53)的外周的管罩(112)。这样,可在宽范围覆盖进气管的外周,提高防水性,同时,可保持后挡泥板与空气滤清器箱体的间隙,提高排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740547A
公开(公告)日:2006-03-01
申请号:CN200510072726.7
申请日:2005-05-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进气装置将进行向空气滤清器箱体(51)内的进气的进气管(53)设在空气滤清器箱体(51)的箱盖(61)侧,在该箱盖(61)一体地设置覆盖上述进气管(53)的外周的管罩(112)。这样,可在宽范围覆盖进气管的外周,提高防水性,同时,可保持后挡泥板与空气滤清器箱体的间隙,提高排水性。
-
公开(公告)号:CN1289893A
公开(公告)日:2001-04-04
申请号:CN00128669.2
申请日:2000-09-2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024
Abstract: 在以过滤元件43将空气滤清器壳体内区分为污染侧与清洁侧的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装置25中,将空气滤清器壳体42的清洁侧的空间隔出一部分形成分室48,在该分室上连接着使发动机16的曲轴箱35来的漏气回流的漏气管34的出口55与向发动机16的排气系统输送二次空气的空气供给管32的入口54。这样,可减小空气滤清器壳体尺寸、容易成形,造价降低,减低吸气音。比之于分室48外单设备用箱与空气室,可减小空气滤清器尺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