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盖构造
    1.
    发明公开
    油箱盖构造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50305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1069182.3

    申请日:2023-08-23

    Inventor: 潘申安 胡至斌

    Abstract: 一种油箱盖构造,用以解决现有油箱盖使用不便的问题。包括:一个壳座,具有一个开口供油液输入,该壳座具有一个卡槽连通该开口;一个盖体组件,以一个第一轴件为中心枢转地结合该壳座,该盖体组件具有相结合的一个盖本体及一个封盖,该盖体组件具有一个操纵件,该操纵件以一个第二轴件为中心枢转地结合该封盖;一个限位件,可受该操纵件引拉并沿一个移动方向位移地结合该盖本体,该限位件具有一个锁舌部伸入该卡槽,该限位件具有一个锁定槽及一个触发部,该锁定槽具有一个开放端远离该移动方向;及一个锁定模组,位于该壳座内,该锁定模组具有一个阀杆位于该锁定槽。

    一种农用全地形车前部组件、车架及全地形车

    公开(公告)号:CN1189535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38545.3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地形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农用全地形车车架,具体公开了一种农用全地形车前部组件,包括上主梁,所述上主梁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所述第一弯管底部连接有第一前下梁,所述第二弯管底部连接有第二前下梁,所述第一弯管与第二弯管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前下梁和第二前下梁对称分布,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双上主梁结构,本发明结构上更加简化,采用单上主梁的设计可以安装更大体积的油箱,增加了续航,且空间结构的简化,降低了对焊接工装及技术的要求,且该结构简单,便于推广。

    一种摩托车车架及一种摩托车

    公开(公告)号:CN11031630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1910754259.8

    申请日:2019-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车架,包括车头管、后基座、主梁管,主梁管包括成左右分布的第一边管和第二边管,第一边管具有向远离第二边管的方向凸出的第一圆弧,第二边管具有向远离第一边管的方向凸出的第二圆弧;第一边管和第二边管用于包围油箱,第一圆弧和第二圆弧用于包围油箱的最宽处;第一边管和第二边管的首端均连接在车头管上,尾端均连接在后基座上。即在本发明中,整个油箱位于第一边管和第二边管围成的区域内,第一边管和第二边管对油箱形成了保护作用。在摩托车发生倾翻时,第一边管或第二边管会与地面直接撞击,从而避免了油箱与地面直接撞击。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摩托车车架的摩托车。

    一种三油箱ADV摩托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6319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35127.X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一种三油箱ADV摩托车,涉及摩托车设计技术领域,包括车架主体及其上设置的基座和油箱组,车架主体包括主承载架及设于其前端的前轮支撑架和后端的后轮支撑架,油箱组包括前置油箱和后置油箱,后置油箱位于后轮支撑架上部的基座下方,其上端与基座的下端相抵接,前置油箱位于基座的前方,沿主承载架的外侧上下延伸,前置油箱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在主承载架两侧的第一油箱和第二油箱,且与后置油箱在基座的中部下方相交汇,并在其交汇位置处均为内收结构,且油箱组的重心设置在主承载架的下侧。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油箱结构设计和位置布置,在增加了燃油容量的同时保持了摩托车整体的重心,即满足了燃油容量的需求,又提高了骑行者的舒适度和骑行安全性。

    一种快速更换型摩托车油箱保护盖

    公开(公告)号:CN1170487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35866.1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李滇鹏

    Inventor: 李滇鹏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摩托车配件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更换型摩托车油箱保护盖,包括保护盖本体,所述保护盖本体前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保护盖本体顶部开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与摩托车油箱盖位置相同,所述锁定孔为阶梯状结构,其上端半径大于下端半径,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更换型摩托车油箱保护盖,当需要对摩托车油箱进行保护时,只需将保护盖本体套在摩托车油箱外壁即可,安装完成后,通过设置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使保护盖本体不直接与摩托车油箱进行接触,从而防止热传导,防止高温传递至保护盖本体,从而有效防止油箱高温伤害使用者,外部空气通过风道将油箱的热量带走,同时热风通过风道末端排出,与使用者之间不产生接触。

    摩托车非金属油箱软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90991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810535434.X

    申请日:2018-05-29

    Inventor: 赵普亮 吴志畅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非金属油箱软连接结构,包括非金属油箱和车架,所述非金属油箱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车架包括车架主梁管以及相对地设置在车架主梁管下方的车架定位柱,所述安装支架的截面为向下开口的“n”字形结构,其包括顶壁以及分别自该顶壁的两侧外缘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顶壁的内表面与车架主梁管之间设置有主梁管减震胶垫,在两个所述侧壁上均安装有定位柱减震胶垫,该定位柱减震胶垫的一个端部套装在对应的车架定位柱上,另一个端部与非金属油箱过盈配合。采用以上结构,结构新颖,易于实现,以较低成本的方式实现了非金属油箱和车架可靠连接,并且实现减重效果,同时消除释放油箱向下的压力。

    一种氢动力车
    10.
    发明公开
    一种氢动力车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2788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11573729.4

    申请日:2021-12-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动力车,属于氢能源应用领域。包括车架、储氢器、氢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车架包括用于连接把手与脚踏板的下管、用于安装座板的立管,以及其它若干车架管;储氢器用于存储氢气,并以预定方向安装在所述下管的中空管道内;在下管的内设置有与所述储氢器相连接的供氢管路;氢动力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立管处的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并与供氢管路相连接的燃料电池;所述燃料电池分别向所述储氢器、控制系统和驱动系统供电。本发明通过将储氢器安装在氢动力车的下管的中空管道内,并在立管处设置氢动力系统,将燃料电池氢能转化为电能,为驱动系统供电,整个系统合理布局、结构紧凑,最大化利用车架的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