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后视镜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9480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80055350.0

    申请日:2015-1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侧后视镜装置具备后视镜基座、壳体、轴承机构、后视镜、可倾倒机构、内部壳体、和罩,所述轴承机构及所述可倾倒机构收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轴承机构与所述可倾倒机构沿着所述轴承机构的轴线以隔着所述后视镜基座彼此相对的方式形成,所述壳体具有彼此相对配置的上罩及下罩,所述上罩及所述下罩各自的外表面的形状彼此构成镜面对称,所述罩在后侧形成有使所述后视镜露出的开口缘部,所述开口缘部由使所述罩的后侧的端部朝着所述后视镜向内侧折曲而成的内卷凹部构成,通过使所述内部壳体的后侧的端部插入至所述内卷凹部,而使所述罩的后侧的端部与所述内部壳体的后侧的端部卡合。

    带装拆式车顶的车身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6183753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510412022.3

    申请日:2015-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7/10 B60J10/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密封部件与软顶之间的密封性的带装拆式车顶的车身构造。带装拆式车顶的车身构造(10)构成为在车顶开口部端部(31)与前密封部件(27)抵接。前密封部件(27)具备与第一密封部(35)相邻地设置的第一止挡部(36)以及与第二密封部(38)相邻地设置的第二止挡部(39)。在通过第一密封部(35)和第二密封部(38)的双方保持密封性的状态下,前压紧端部(31)与第一止挡部(36)和第二止挡部(39)的双方抵接。(23)处设置前密封部件(27),软顶(30)的前压紧

    玻璃滑槽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33519A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200510088896.4

    申请日:2005-0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10/74

    Abstract: 一种玻璃滑槽,可装配于具有车门玻璃的汽车门。该玻璃滑槽包括:第一基部,适合于配合到窗框内;正对壁部,设置为基本面对导向部件的外侧表面;外侧壁部,设置为基本与导向部件的外侧表面平行;外部密封唇,密封导向部件的外侧表面;限位壁部,对突出部分限位;安装壁部,适合于安装在内装部件上;内部密封唇,密封导向部件的内侧;外部次密封唇和内部次密封唇,其设置于外部密封唇和内部密封唇之间。

    车门窗框构造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80680A

    公开(公告)日:2005-10-12

    申请号:CN200510063161.6

    申请日:2005-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10/79 B60J10/265 B60J10/70 B60J10/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窗框构造,该车门窗框构造可以使车门窗框和玻璃面的表面平滑化,且可减小车门窗框的可见宽度,可切实地保持上述玻璃密封件。本发明的车门窗框构造,具有分隔玻璃(22)的保持部,其特征是在分隔玻璃(22)的前侧缘(23)设有玻璃密封件(24),使分隔窗框(21)、分隔玻璃(22)及玻璃密封件(24)的外表面(46、29、28)齐平。在分隔窗框(21)的比其外表面(46)更往车室内侧的位置,设有法兰部(32),与设在玻璃密封件(24)的比其外表面28更靠车室内侧位置的嵌合凹部(31)嵌合。

    侧后视镜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794801B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580055350.0

    申请日:2015-10-14

    Abstract: 本发明的侧后视镜装置具备后视镜基座、壳体、轴承机构、后视镜、可倾倒机构、内部壳体、和罩,所述轴承机构及所述可倾倒机构收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轴承机构与所述可倾倒机构沿着所述轴承机构的轴线以隔着所述后视镜基座彼此相对的方式形成,所述壳体具有彼此相对配置的上罩及下罩,所述上罩及所述下罩各自的外表面的形状彼此构成镜面对称,所述罩在后侧形成有使所述后视镜露出的开口缘部,所述开口缘部由使所述罩的后侧的端部朝着所述后视镜向内侧折曲而成的内卷凹部构成,通过使所述内部壳体的后侧的端部插入至所述内卷凹部,而使所述罩的后侧的端部与所述内部壳体的后侧的端部卡合。

    车门窗框构造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80084C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510063161.6

    申请日:2005-04-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10/79 B60J10/265 B60J10/70 B60J10/7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窗框构造,该车门窗框构造可以使车门窗框和玻璃面的表面平滑化,且可减小车门窗框的可见宽度,可切实地保持上述玻璃密封件。本发明的车门窗框构造,具有分隔玻璃(22)的保持部,其特征是在分隔玻璃(22)的前侧缘(23)设有玻璃密封件(24),使分隔窗框(21)、分隔玻璃(22)及玻璃密封件(24)的外表面(46、29、28)齐平。在分隔窗框(21)的比其外表面(46)更往车室内侧的位置,设有凸缘部(32),与设在玻璃密封件(24)的比其外表面(28)更靠车室内侧位置的嵌合凹部(31)嵌合。

    玻璃滑槽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33518A

    公开(公告)日:2006-02-15

    申请号:CN200510088895.X

    申请日:2005-08-02

    Abstract: 一种玻璃滑槽,可装配到具有车门玻璃的车门上。玻璃滑槽的上部包括:主体,设置有内侧壁部,并形成为具有基本上为U形横截面;一对密封唇,对车门玻璃形成密封;一对接合凸起,设置于内侧壁部的内侧表面上,以及适合于与固定件的接合凹进相接合;以及弯曲部分,设置于两个接合凸起之间的内侧壁部上。这样,在安装玻璃滑槽的时候,将弯曲部分弯曲以使其向着车内侧凸出,接合凸起插入固定件,然后,通过释放弯曲状态,两个接合凸起分别配合到接合凹进中。

    汽车的门孔密封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02184C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610071766.4

    申请日:2006-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22 H02G3/22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装在汽车门的内面板(1)与门装饰物(2)之间的门孔密封装置,其一部分设有缝机构(15),通过该缝机构(15)拉出布线(3),其中按照如下方式配制所述缝机构(15):至少将子密封装置(30)的上端不透水地安装在主密封装置(20)的驾驶室外侧上;沿水平方向在所述主密封装置(20)上设置第一缝(21);并且在比第一缝(21)低的位置沿水平方向在子密封装置(30)上设置第二缝(31)。

    汽车的门孔密封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48573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610071766.4

    申请日:2006-03-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22 H02G3/22

    Abstract: 提供一种安装在汽车门的内面板(1)与门装饰物(2)之间的门孔密封装置,其一部分设有缝机构(15),通过该缝机构(15)拉出布线(3),其中按照如下方式配制所述缝机构(15):至少将子密封装置(30)的上端不透水地安装在主密封装置(20)的驾驶室外侧上;沿水平方向在所述主密封装置(20)上设置第一缝(21);并且在比第一缝(21)低的位置沿水平方向在子密封装置(30)上设置第二缝(3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