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岩藻糖基乳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024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0184191.6

    申请日:2022-02-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产岩藻糖基乳糖的基因工程菌及生产方法,属于代谢工程和食品发酵技术。本发明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基于从头合成途径构建岩藻糖基乳糖的大肠杆菌细胞工厂,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宿主细胞中的旁路相关基因lacZ、wcaJ、nudD、pfkA、lon进行敲除,通过多质粒表达系统进行基因manB、manC、gmd和wcaG的组装,构建不同拷贝数的表达载体以增加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并筛选不同来源的岩藻糖基转移酶提高限速酶的活力。构建得到的重组大肠杆菌可以利用甘油合成2’‑岩藻糖基乳糖和3‑岩藻糖基乳糖,遗传稳定,表达水平高,具有明显的工业化生产潜力。

    一种α-葡聚糖磷酸化酶及其在生产葡萄糖-1-磷酸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45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443268.8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α‑葡聚糖磷酸化酶及其在生产葡萄糖‑1‑磷酸中的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现代酶技术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了分别来自Dictyoglomus.thermophilum、Thermotoga maritima、Dictyoglomus.sp.NZ13‑RE01、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Thomasclavelia spiroformis的α‑葡聚糖磷酸化酶,对其最适pH、温度以及合成G‑1‑P的性能进行了研究。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以粗酶液催化生产G‑1‑P的转化率最高达到70.36%。本发明筛选得到的α‑葡聚糖磷酸化酶在实际工业化生产中具备良好的应用潜力。

    提高精氨酸脱亚胺酶酶活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3052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170985.8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精氨酸脱亚胺酶酶活的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精氨酸脱亚胺酶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9所示。本发明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已知精氨酸脱亚胺酶基因进行分子改造,得到了突变体酶F44W、N163P、E220I、E220L、N318E、A336G、T340I、N382F,本发明提供的系列突变体的催化活性较原始菌增加了1.04~2.35倍,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用于精氨酸脱亚胺酶及体外瓜氨酸的生物制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一种合成乳酰-N-三糖的重组益生菌的构建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4379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38491.4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乳酰‑N‑三糖的重组益生菌的构建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和食品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优化启动子和质粒拷贝数调控乳酰‑N‑三糖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lgtA的表达,敲除宿主中防御外源DNA入侵的非特异性的核酸内切酶基因endA和乳酰‑N‑三糖合成途径中的旁支代谢基因wecB。本发明为代谢工程改造大肠杆菌Nissle1917生产乳酰‑N‑三糖奠定了基础,乳酰‑N‑三糖产量达到2040mg/L,也为益生菌应用于母乳低聚糖的生物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借鉴。本发明提供构建的重组大肠杆菌Nissle1917的方法提高了菌株的基因编辑效率,该方法的有益效果不仅仅限于目前的菌株和目前的产物。

    一种提高唾液酸乳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78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77210.4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唾液酸乳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和食品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基因neuB,neuC,neuA,lacY,lst和/或pst6‑224的表达,从而构建得到唾液酸乳糖的从头合成路径,通过模块化代谢工程平衡代谢通路、增加前体物质UDP‑乙酰葡糖胺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构建谷氨酰胺循环体系、敲除大肠杆菌基因组唾液酸乳糖合成途径中旁支路径的lacZ、nanA、pfkA和nagB表达,以及筛选不同来源的α‑2,3(6)唾液酸转移酶,成功获得高效合成唾液酸乳糖的生产菌株,在发酵培养实验中,3'‑SL和6'‑SL的产量分别达到6.46g/L、4.07g/L。

    一种提高乳酰-N-岩藻六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702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21266.5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乳酰‑N‑岩藻六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和食品发酵工程领域。本发明通过对外源基因lgtA,wbgO和FucT14的表达和大肠杆菌内源基因galE,galT,galK,manB,manC,gmd和wcaG的过表达,从而构建得到乳酰‑N‑岩藻六糖的从头合成路径,通过增加氧化还原辅因子NADPH相关合成基因的表达,以及敲除大肠杆菌基因组乳酰‑N‑岩藻六糖合成途径中旁支路径的lacZ和wcaJ表达,获得高效合成乳酰‑N‑岩藻六糖的生产菌株,在摇瓶实验中,乳酰‑N‑岩藻六糖产量达到4.21g/L,在3L发酵罐中,乳酰‑N‑岩藻六糖的产量达到34.21g/L。

    一种固定D-葡萄糖异构酶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25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6275.X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定D‑葡萄糖异构酶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公开了一种以大孔载体、交联剂、双酶、无机金属离子杂化形成纳米花的固定化双酶方法,具体步骤是:a具有吸附功能的大孔载体吸附D‑葡萄糖异构酶与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b加入交联剂对酶进行交联;c酶与无机金属离子组装形成双酶‑无机杂化纳米花;其中可以将a、b和c按任意顺序或同时进行制备固定化酶。本固定化双酶既具有较高的酶活,还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既改善大孔载体固定化酶易解吸的问题,又解决有机‑无机杂化纳米花不易装柱连续生产的弊端,对双酶和多酶的固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蔗糖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在异麦芽酮糖生产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329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269891.0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蔗糖异构酶酶活提高的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已知蔗糖异构酶亲本进行分子改造,得到了突变体酶T522S/K340D、D222H/K340D、G467N/K340D、T522S、K340D、D222H、G467N,本发明提供的系列突变体的催化活性较原始菌增加了10%~25%;组合突变体T522S/K340D、D222H/K340D、G467N/K340D异麦芽酮糖转化率分别较原始菌增加2.3%、1.5%、1.3%,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用于异麦芽酮糖的生物制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提高岩藻多糖酶酶活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9354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71478.8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高岩藻多糖酶酶活的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中的基因工程和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定点突变技术对已知岩藻多糖酶基因进行分子改造,得到了突变体酶L46R、Y290F、D361T、N374D、L46R/Y290F、D361T/N374D、L46R/Y290F/N374D,本发明提供的系列突变体的催化酶活较原始菌增加了1.4‑2.67倍,可应用于岩藻低聚糖的制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