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4925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07479.X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肿瘤光热/化疗协同治疗的智能酸响应性自组装复合纳米载药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复合纳米载药体系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PB NPs可以同时作为药物载体及光热治疗的光热剂,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将PEI修饰在PB NPs表面得到PB@PEI NPs,之后将可以智能响应酸性条件而通过分子间氢键自组装的多金属氧酸盐量子点POM NPs和PB@PEINPs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制备复合纳米材料PB@PEI‑POM NPs,最后负载化疗药物盐酸阿霉素DOX得到复合纳米载药体系PB@PEI‑POM‑DOX NPs。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光热/化疗协同治疗肿瘤的效果,并能在肿瘤组织中实现“由小变大”从而延长纳米体系在肿瘤部位停留时间,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协同抗癌药物递送系统,因而具有实用性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21283B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719855.5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A61K9/52 , A61K31/416 , A61K33/26 , A61K41/00 , A61K47/46 , A61K47/18 , A61K47/69 , A61K49/00 , A61K49/22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癌细胞膜包裹负载三苯基膦‑氯尼达明的谷氨酸锌包裹普鲁士蓝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普鲁士蓝纳米核心,该普鲁士蓝纳米核心的表面包覆至少一谷氨酸锌层,处于最外层的谷氨酸锌层的表面具有负载三苯基膦‑氯尼达明的一负载层,该负载层外包覆一肿瘤细胞膜层。本发明具有靶向肿瘤细胞的能力,体内循环时间长,且能够聚集于线粒体并造成功能障碍,降低ATP的合成,下调多种热休克蛋白的合成,同时造成细胞凋亡,有效增强肿瘤低温光热治疗的疗效。
-
公开(公告)号:CN109881300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119678.4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型微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计PMMA模板,制成PDMS芯片;(2)以硅油作为连续相,以海藻酸与明胶的混合溶液为第一分散相,以氯化钙水溶液为第二分散相,分别注入上述连续相输入口、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调整连续相、第一分散相和第二分散相的流速,使得连续相在第一分散相流道与主流道的相接处切断第一分散相形成第一液滴,在第二分散相流道与主流道的相接处切断第二分散相形成第二液滴,且使第一液滴在腔室的前段追上第二液滴发生融合并反应生成海藻酸钙,接着在腔室的后段固化,得到短棒状微纤维;(3)收集短棒状微纤维,洗去表面残留的硅油,接着以交联剂溶液进行交联,即得所述可注射型微纤维。
-
公开(公告)号:CN108853498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0730312.6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吲哚菁绿聚合物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将吲哚菁绿溶解于第一有机溶剂中,然后滴入第二有机溶剂,获得混合物;(2)将上述混合物泵入超临界造粒的高压釜,泵入结束后,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继续冲洗,即得吲哚菁绿纳米颗粒;(3)将上述吲哚菁绿纳米颗粒超声分散于含有聚阳离子的氯化钠溶液中搅拌,然后离心,所得沉淀用超纯水清洗,接着进行冷冻干燥,即得所述吲哚菁绿聚合物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备的吲哚菁绿聚合物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好,光学吸收波长范围在近红外波段,能够很好的利用近红外光度生物组织的高穿透性,能够更好的用于治疗肿瘤。
-
公开(公告)号:CN11115523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41718.0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长余辉发光膜材的方法及应用,通过将超长余辉粒子混入高分子溶液中,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以铝箔为接收装置,接收距离18~22cm,设置电压18~20kV、流速10~1000μL/min,持续纺丝制备长余辉发光膜材。本发明制备的长余辉发光膜材制备装置简单、成本低廉、可成型种类多、工艺可控,可广泛应用于黑暗环境指示标识、黑暗环境的应急微光照明、穿戴类指示标识等,且可无限制次数的“充放”光能,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具有极大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0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47708.3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ECM基促伤口修复敷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乙醇等有机溶剂作为共溶剂,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制备动物源的脱细胞化细胞外基质(dECM),后经过化学偶联的方法将NO供体亚硝酸异戊酯接枝在dECM上,NO供体的修饰提高敷料使用过程中生物信号的传导,进而加速伤口的愈合。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物相容性好、易降解吸收、可促进伤口的愈合,为dECM基生物敷料的后续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433857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535875.4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J31/06 , C07C253/30 , C07C255/34 , C07C255/36 , C07C255/35 , C07C255/37 , C07C255/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诺文葛尔反应的固体碱催化剂的3D打印制备方法,以纯水为基体溶剂结合乙醇形成分级挥发的SiO2墨水,通过3D打印技术制备了保型性好,具有订制尺寸和空洞的三位载体,并通过表面修饰制得固体碱催化剂用于催化诺文葛尔反应。在本发明制得的固体碱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以苯甲醛(2.5mmol)和丙二腈(2.75mmol)为模型反应,室温条件下进行反应30min,产物收率能达到97%。
-
公开(公告)号:CN106038512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0425136.6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A61K9/51 , A61K47/34 , A61K47/36 , A61K31/73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层层自组装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其粒径为100~300nm,并包括一可负载药物的PLGA纳米核心和一依次由聚阳离子电解质和聚阴离子电解质层层自组装而形成的壳层,聚阳离子电解质为聚鸟氨酸,聚阴离子电解质为岩藻聚糖。本发明的层层自组装纳米载体的粒径可控为100‑300nm,粒径分布均匀,纳米的球型度良好,其利用天然的聚鸟氨酸及岩藻聚糖作为聚电解质,以PLGA为核心,所有的材料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将抗肿瘤药物负载于核心内部,提高了药物的长效释放及吸收,降低了单纯使用药物的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117104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249443.4
申请日:2017-12-0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超临界抗溶剂技术和高温煅烧制备碳掺杂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方法,将金属硝酸盐和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之后将混合溶液置于柱形活塞注射器中以一定的流速经喷嘴雾化注入到超临界流体中,通过超临界流体的抗溶剂作用,在308K~330K的温度和10~12MPa的压力下,制备得到包埋有无机盐的聚合物纳米球;通过对包埋有金属硝酸盐和甲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纳米球进行高温焙烧,最终得到粒径10~100纳米的碳掺杂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此合成方法简单,操作条件易于控制,大大提高了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功能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2926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74730.3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福建医科大学 , 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 ,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Pin1抑制剂ATRA的新型可生物降解控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步骤:a.将ATRA和PLLA溶于有机溶剂,在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条件下,制备载ATRA的PLLA微球;b.以肝癌为模型,在体内外研究ATRA-PLLA微球的抗癌功效及作用机制。本发明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法获得ATRA-PLLA微球,该微球的粒径均匀、包封率和产率高,能有效缓释ATRA,其主要药代动力学指标优于商品化的ATRA缓释片(该缓释片仅能用于动物)。ATRA-PLLA微球的生物相容性好,能选择性的增强ATRA对肿瘤生长的抑制,其抗癌功效优于ATRA缓释片。ATRA通过降解Pin1和抑制多条受Pin1调控的致癌信号通路及细胞周期进展来发挥其抗癌作用。ATRA-PLLA微球有望用于临床治疗肿瘤、炎症、关节炎、红斑狼疮、哮喘等Pin1相关疾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