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84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33549.8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羧甲基壳聚糖复合的栝楼根改性淀粉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变性淀粉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高压均质的手段,将栝楼根淀粉与羧甲基壳聚糖进行复合,制备得到的复合物产率可高达30%,有较好的血糖调节能力;本发明产品可作为优秀的药物缓释载体及高血糖患者的膳食补充剂进行使用,相较于栝楼根改性淀粉和玉米淀粉,复合改性淀粉具有更好的血糖调节,改善肠道菌群稳态的功能,在改善血糖,控制体重等方面有较好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53523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1540638.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23K20/105 , A23K20/163 , A61K36/752 , A61P43/00 , A61P37/04 , A61P39/06 , A61P31/04 , A61P31/10 , A61P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禽畜日常保健促生长的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它由板蓝根酶解多糖10~20份、苦豆子生物碱1~2份、丹参药渣发酵多糖5~15份、柚子皮多糖5~10份、忍冬藤多糖5~15份原料制成。本发明通过实验表明复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能增强动物食欲,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并且发明具有取材环保、成本低廉、工艺创新、实用性好等特点,添加在养殖日常饲料中,能够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功能,平衡胃肠道微生态,形成极佳的保健效果,从而降低动物发病率,在养殖过程中减少用药甚至不用,提高饲料报酬,降低料肉比,提升动物生长速度,保证产品品质,增强竞争力,提高养殖户(场)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804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58478.4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1/713 , A61P19/10 , A61K36/815 , C12N15/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枸杞miRNA在制备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所述的枸杞miRNA为UCGAUAAACCUCUGCAUCCAG,本发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对枸杞中核酸类物质进行深入研究,实验表明,本发明筛选得到的枸杞miRNA在小鼠的全血、肝肾以及骨髓组织中能观察到明显的荧光信号,证明经消化道吸收后,通过血液到达骨髓以及肝肾组织中。并且实验结果表明,枸杞miRNA可促进成骨作用,qPCR表明可下调靶基因NcoR的表达,上调相关成骨基因骨钙蛋白、骨桥蛋白、骨唾液酸蛋白、成骨细胞特异基因、骨形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和可促进斑马鱼骨骼形成,促进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可以用于制备治疗骨质疏松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56616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06423.4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IPC: G06V20/10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77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Hu不变矩和Gabor变换的枸杞子产地识别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制备和图像数据采集;(2)图像的裁割;(3)将RGB图像转换成灰度图与HSI色彩空间图像;(4)提取图像Hu不变矩特征与Gabor变换后的均值、对比度和熵作为特征;(5)采用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VectorMachines)算法建立枸杞子产地识别模型。本发明首次采用基于Hu不变矩和Gabor变换的机器学习方法对单个枸杞子图像进行产地识别。该方法能够准确预测识别单个枸杞子的产地信息,具有低成本、识别速度快、识别准确度高、对样本不产生损害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874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457578.4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烷基化复合二硫化钼为改性剂和栝楼果瓤淀粉为涂膜增稠剂的改性透析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钼酸铵,硫脲,四氧化三铁为原料制备二硫化钼复合物,进而对其进行烷基化修饰制备得到烷基化复合二硫化钼;然后以栝楼果瓤淀粉为原料,通过DMSO处理,制备淀粉增稠剂,将烷基化复合二硫化钼膜改性剂通过栝楼果瓤淀粉增稠剂涂覆到聚醚砜膜的表面,该改性透析膜可在不改变原聚醚砜膜血液相容性和小分子毒素清除率的同时,有效提升对血液中中分子蛋白的清除能力,提升透析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573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77428.8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茱萸果核木醋液及其应用。本发明以山茱萸药材采收加工过程废弃物山茱萸果核为原料,采用热解炭化技术制备得到山茱萸果核木醋液。通过抑菌圈及最小抑菌浓度实验表明,该木醋液可显著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本发明基于抑菌活性筛选出山茱萸果核木醋液最佳制备工艺。因此山茱萸果核木醋液有望开发为天然抑菌洗液或消毒剂,同时本发明可为山茱萸药材加工过程中废弃物的利用提供一种途径,实现变废为宝,延伸山茱萸产业经济链。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57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010906437.7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G01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鹿源特征肽段及其检测方法,本发明通过大量是实验筛选,研究确定2条鹿源肽段相对含量的比值,并以鹿角胶在混合胶中占比为横坐标,以A肽1/A肽2数值为纵坐标作图,鹿角胶占比与A肽1/A肽2呈线性,建立标准曲线方程为y=4.7903x+0.4106,从而用来区分鹿皮胶与鹿角胶。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可用于鹿皮胶与鹿角胶的区分及质量控制。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鹿角胶与鹿皮胶从外观上难以区分,专属性肽段也难以区分的不足。对保证含有鹿皮胶或鹿角胶的药品、保健食品、健康食品等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59934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77038.7
申请日:2021-07-31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种具有抑菌功效的中药日化产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日化产品由中药组合物与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月桂醇硫酸酯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EDTA‑2Na、烷基葡萄糖苷、薄荷醇、甘油、吐温80、氯化钠等组成,中药组合物包括菊花挥发油、菊花提取物、五倍子提取物、山苍子油、金银花提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最小抑菌浓度以及抑菌率实验表明:该中药组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发明的日化产品性质温和、无刺激,清洗效果佳,使用后易冲洗,同时可以保持肌肤滋润感;此外,该产品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和淡雅的香气,无需额外添加防腐剂和香精,降低了成本,且原料天然温和,减少了防腐剂和香精对皮肤的伤害和刺激。
-
公开(公告)号:CN111053803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038551.2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489 , A61P31/04 , A61P1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的组合物,它由苦参总黄酮和甘草总黄酮组成。本发明通过提取、萃取、富集等方法制备苦参和甘草的总黄酮部位,并由二者复配而成。体外研究表明该组合物不仅直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同时能够降低生物被膜形成和葡萄球菌黄素的含量;体内研究证实可以明显减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小鼠乳房腺泡增生及腺泡炎性细胞浸润,显著降低各模型组小鼠乳腺组织载菌量及乳腺组织IL‑1β、IL‑2及TNF‑α炎症因子含量。本发明可实现苦参和甘草药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的提质增效,实现变废为宝,具有很好的经济效应、社会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开(公告)号:CN1134134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805109.2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南京中医药大学
IPC: A61K36/287 , A61K9/06 , A61K9/107 , A61K47/44 , A61K47/14 , A61K47/26 , A61K47/10 , A61P17/10 , A61P29/00 , A61P31/04 , A61K31/7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消炎祛痘功效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成分:菊茎叶精油0.05‑5份、薄荷精油0.05‑5份、油相辅料0.1‑5份、黄芩苷提取物0.01‑5份、表面活性剂1‑5份、助表面活性剂0.1‑5份,余量为菊茎叶水提物。制备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菊茎叶精油,加入油相辅料制成油相;再加入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中药提取物黄芩苷搅拌均匀,水相缓慢加入油相中制成。本发明以药用菊及其非药用部位精油与中药提取物配伍制备消炎祛痘类微乳和凝胶,不仅有效地保护活性成分的稳定性、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增强精油与黄芩苷配伍所制备微乳和凝胶的的消炎祛痘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