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181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420454.9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3F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防越流抗淤堵雨水篦及其工作机制,由以下两部分组成:经、纬向蓖条体系和导流斜坡;所述经、纬向蓖条体系为经、纬向相互垂直的蓖条构成的镂空雨水篦子体系;所述导流斜坡为起始于经、纬向蓖条体系进水侧的蓖条之间,向下折线形板或弧形板,所述导流斜坡整体线型与水平面间夹角从进水端起由小至大。本发明的防越流抗淤堵雨水篦在水流量或纵坡越大条件下,防越流效果越好,非常适合用于暴雨期城市内涝雨水篦收水和大纵坡道路雨水篦收水,达到了意向不到的防越流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881251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55582.3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碳排放计算与评价方法,包括根据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参数计算具体碳排放数值,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方法,用于沥青路面建设的碳排放定量计算,可有效评价碳排放水平。建立的碳排放评价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温拌再生沥青混凝土单向技术方案的碳排放评价,可延伸扩展至不同分项工程、单位工程以及整个项目的碳排放评价,填补国内节能减排定量评估的技术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5573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72877.7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IPC: E01D1/00 , E01D19/00 , E01D19/12 , E01D21/00 , E01D101/24 , E01D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拆卸的装配式UHPC‑LP钢混组合梁桥及其施工方法,预制UHPC桥面板之间分别通过横向湿接缝和现浇普通混凝土桥面板进行纵向连接和横向连接,并通过高强螺栓连接副与LP钢主梁形成组合结构。本发明所创新了钢梁和桥面板连接方式,实现了桥面板快速拆卸和更换;本发明在钢混组合结构中同时采用UHPC和LP钢两种高性能材料,根据结构有效工作宽度,充分发挥材料利用效率,减少了钢梁制作中的焊缝,实现了钢混组合桥梁高度的轻量化和经济化设计,同时便于运输、安装;本发明结构具有承载性能和耐久性优异,经济性能良好,施工便捷,更换方便,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建造理念等显著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94701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596492.X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处治方法,采用探地雷达对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部位进行无损检测;铣刨病害所在车道的沥青结构层至旧水泥路面顶面;采用水泥浆对板底脱空部位进行注浆,直至水泥浆在相邻注浆孔或水泥面板裂缝、接缝处溢出;修复破坏的面板,并在面板开裂处开槽埋设传力杆;在裂缝处贴1m宽自粘式高强防水抗裂贴,然后依次施工乳化沥青透层、橡胶沥青碎石封层、3cm厚沥青砂,再在对应裂缝位置贴1m宽自粘式高强防水抗裂贴;采用常规沥青混合料恢复至路面原标高。传力杆提高了水泥路面的接缝传荷能力,增强了水泥面板间的协同变形,减小了水泥面板位移高差,降低了沥青铺装层的应力集中,解决了白改黑路面反射裂缝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12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61932.2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连接预制桩帽与预制桩的快速盲接方法,包括在预制桩帽本体的侧面和顶面中心分别设置第一标记和第二标记,使第一标记的竖向中线、一个插件的竖向中线及桩帽竖向中轴线位于同一竖直面;在桩中心和桩顶连接孔连线的延伸线上设置激光垂直仪,发射激光在桩帽顶面形成第二水平激光线,并在桩帽侧面形成竖直激光线;使桩帽顶面保持水平,并调整桩帽的水平位置,使若干第二水平激光线的交点与第二标记重合;水平旋转桩帽,使竖直激光线与第一标记重合,完成预制桩帽底面的插件与预制桩顶面连接孔的盲接对准。本发明使快速连接预制桩帽的插件能与预制桩顶面的连接孔快速对准,有效提高了预制桩与预制桩帽的对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0895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489393.7
申请日:2021-05-06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超轻装配式施工便道及其施工方法,该便道由底至顶依次为:底层包裹土工布(1)、中层塑料均荷板块组(3)、中层排水承载塑料波纹板块组(2)、中层塑料均荷板块组(3)、顶层钢板(4)。所述中层排水承载塑料波纹板块组(2)铺设在底层包裹土工布(1)上,所述中层塑料均荷板块组(3)铺设于塑料波纹板块组(2)底层和顶层,所述底层包裹土工布(1)铺设于最底层,并需包裹中层侧面,于中层顶部回折,铺设顶层钢板(4)。本发明以巧妙构思的塑料空间波纹板组合成路基替代结构。取消了路基填料,大大减轻了重量,方便生产及运输,利于快速复垦恢复,施工简便,能耗低、经济、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315231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511518.1
申请日:2021-05-11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柔性排水结构,一种装配式柔性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底层土工布(1)、中层树脂粘结层(2)和顶层箭头网状排水槽薄面板(3);所述底层土工布(1)、中层树脂粘结层(2)和顶层箭头网状排水槽薄面板(3)从下至上铺设;所述顶层箭头网状排水槽薄面板(3),为整块面板,顶面设置上口大下口小的梯形或V字形排水小槽(3‑1),槽高小于板厚。本发明提出的装配式柔性排水结构,以巧妙构思的箭头网状排水砂浆面板与柔性土工布粘结成路基排水替代结构。取消了传统的混凝土排水结构,大大减轻了重量,方便生产及运输,利于快速施工,经济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174577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980507.3
申请日:2020-09-17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胶浆抗滑磨耗层混合料及设计方法,混合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水性硅氟树脂乳液14~20%、耐磨骨料45%~60%、煅烧高岭土6~12%、硅粉6~12%、附着力促进剂0.5~1.2%、水性颜料3.0~3.5%、固化剂1~1.5%、水6%~10%,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该彩色胶浆抗滑磨耗层混合料结构空隙率小、强度高、粘聚力强、抗滑性能好、颜色均匀美观,可以与不同下承层沥青路面、水泥路面结合形成稳定的整体,并且因其密实结构增强路面防水性、抗变形能力与防滑耐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7006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111590905.5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坡小间距加筋土复合承载体,该反坡小间距加筋土复合承载体,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筋材(1)、填料(2)、墙面(3),其通过筋材选用合适的小间距,改变筋层范围内全部土体,加筋土体通过筋土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明显的复合体力学特性,具有复合体承载能力和刚度。本发明提出的反坡小间距加筋土复合承载体,通过小间距加筋和填料的合理选用形成抗弯刚度强的复合承载体,以此保证复合承载体承载能力和刚度,创造性地实现小间距加筋土复合承载体的反坡,有效减少了占地,替代既有钢筋混凝土等人工加筋复合体技术,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建造难度、建造时间和建造成本,达到了意向不到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30268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156485.9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粒度尾矿砂的回收利用方法,将尾矿砂与粘土、石灰石作为原材料生产道路用水泥熟料,根据原材料的组分,结合化学反应前后生成化合物的变化情况,建立关联规则,基于此,精确的计算原材料掺配比例,并通过参数调整,控制水泥性能和质量,选择细粒度的尾矿砂,减少研磨工序,各组分之间相容性较好。本发明充分利用铁尾矿组分优势、磷石膏缓凝作用以及粉煤灰增强水泥后期强度,确保在道路工程使用中具有较好性能,同时最大程度利用固体废弃物尾矿,促进尾矿砂的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使废物资源化、资源高效化、成果环保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