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量程隧道衬砌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43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49114.5

    申请日:2024-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量程隧道衬砌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涉及隧道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多个衬砌检测单元、外接电源以及数据处理盒;其中:多个所述衬砌检测单元分别贴合分布于隧道衬砌上侧,所述衬砌检测单元包括安装块、荷载测试系统与衬砌损伤测试系统,所述安装块内开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荷载测试系统与所述衬砌损伤测试系统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通孔内,所述荷载测试系统朝向对应围岩,所述衬砌损伤测试系统朝向对应衬砌,以确保检测位置的一致性;所述外接电源用于给多个衬砌检测单元与数据处理盒提供电力。本发明围压荷载监测数据与衬砌损伤检测数据可同时测量,保证了围压监测与衬砌损伤检测在时空上的一致性,可查明荷载变化及衬砌损伤原因。

    一种基于BIM的复杂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化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76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050513.7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复杂三维地质模型自动化建模方法,涉及工程信息模型技术领域,方法为:获取钻孔的孔口点、地层分界点、孔底点的空间坐标以及点之间的地层编码,形成编码点;自上而下对比所有钻孔的编码点,获取尖灭和透镜体地层编码;获取存在尖灭和透镜体地层编码的JT钻孔,区分尖灭地层编码和透镜体地层编码;根据常规地层编码建立地形、常规地层界面和待修整地层界面;根据透镜体地层编码建立透镜体地层体;根据尖灭地层编码建立尖灭地层体;根据尖灭和透镜体地层修正待修整地层界面并建立常规地层体。本发明通过合并地层编号对比确定尖灭和透镜体地层,再通过空间插值和曲线拟合生成地质模型。

    一种掺尾矿砂的砂粒式环氧沥青混合料

    公开(公告)号:CN11780065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206119.8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尾矿砂的砂粒式环氧沥青混合料,涉及道路工程环保材料领域,包括细粒度的尾矿砂、环氧沥青、粒径3~5mm的集料,按照体积构成原理,3~5mm的集料构成骨架结构,形成空隙结构,环氧沥青以沥青膜包裹尾矿砂形成胶浆,一部分胶浆包裹在3~5mm集料表面后,会撑开3~5mm的集料构成骨架结构,形成撑开后空隙,另一部分胶浆填充在撑开后空隙中,形成剩余的空间,再由环氧沥青填充剩余的空间中,填充后剩余的空隙为砂粒式环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本发明采用尾矿砂作为砂粒式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原材料,将工业废弃物进行再生使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资源节约,高效环保。

    一种可修复自复位混凝土桥墩
    9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68330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555113.3

    申请日:2023-1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修复自复位混凝土桥墩,其结构体系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桩基础、承台、塑性铰区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墩柱、盖梁;所述塑性铰区混凝土截面形心处设置核心钢柱,所述核心钢柱所述核心钢柱顶端伸入钢筋混凝土墩柱,底端伸入承台中,所述核心钢柱内设有波纹管,波纹管穿过核心钢柱向上延伸至盖梁顶部,向下延伸至承台底部,无粘结钢束从中波纹管穿过,上端锚固于盖梁顶部,下端锚固于承台底部。本发明通过在桥墩塑性铰区设置核心钢柱支撑,以使在地震作用下塑性铰区外围混凝土破坏后,核心钢柱和预应力组成的结构体系仍能传递竖向荷载,清除破坏的混凝土后,重新浇筑新混凝土即可修复,快速通车,避免上部结构拆除重建。

    一种现场原位剪切测试仪器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304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31556.4

    申请日:2023-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场原位剪切测试仪器及其试验方法,属于岩土勘察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组件、多个传动组件、多个检测组件、壳体;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多个所述检测组件转动,多个所述传动组件、检测组件均沿所述壳体轴向多层布置,每层均布置多个检测组件。本发明可有效避免反复试验,减少土体扰动,确保试验数据可靠性;一次试验可同时获得三组或三组以上试验数据,更加快捷高效;可在检测钻杆处安装多种传感器,不仅可以测出土体总内摩擦角与总粘聚力,而且可通过获取空隙水压力,计算出有效内摩擦角与有效粘聚力,还可以根据工程的区别,安装其他传感器,获取如软土地基不同层位水压力变化,测得软土固结度等多种试验参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