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13052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42607.0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1C5/00 , G01L5/0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主体结构沉降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采用沉降影响因素对主体结构抗冻性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主体结构进行载荷力矩计算评估,集成不同评估结果,并在评估过程中,采集主体结构抗冻性地下室逆作法施工主体结构的建筑物料参数进行地质活动位移分析,集成不同地质活动位移统计解析,并分别判定是否超出预设地质活动位移限定区间,若异常地质活动位移统计解析原因超出预设因素限定区间,则将计算结果发送给监理工程师,工程师根据正常地质活动位移统计解析来确定沉降原因,并将其输入对应的载荷力矩计算模型内,集成载荷力矩计算结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载荷力矩计算不够准确,保证了地下室结构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09706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60309.2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三维建模系统及方法,包括建模数据优化单元,建筑指标调整优化单元,建筑指标适配单元,建模综合管理单元,建模方式处理单元。本发明通过建筑工程历史各项指标范围和不同环境下指标的变化阈值实现建筑指标变更的自动调整及数据的核对、聚类更新和相关数据的自适应适配,解决了传统建筑工程数据建模人工配置数据时效性低的问题;针对调整建筑指标按照特定条件基准完成数据建模,解决了传统建筑工程数据建模针对每个建筑指标人工建立光照参数、建立光照参数指标关系、建立建模任务的效率低的问题;针对原始结果解析提供参数化多边形网格,提高了建模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9706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60309.2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T17/20 , G06T15/00 , G06T15/50 , G06F30/13 , G06F30/23 , H04L67/10 , G06Q50/08 , G06F111/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建筑工程三维建模系统及方法,包括建模数据优化单元,建筑指标调整优化单元,建筑指标适配单元,建模综合管理单元,建模方式处理单元。本发明通过建筑工程历史各项指标范围和不同环境下指标的变化阈值实现建筑指标变更的自动调整及数据的核对、聚类更新和相关数据的自适应适配,解决了传统建筑工程数据建模人工配置数据时效性低的问题;针对调整建筑指标按照特定条件基准完成数据建模,解决了传统建筑工程数据建模针对每个建筑指标人工建立光照参数、建立光照参数指标关系、建立建模任务的效率低的问题;针对原始结果解析提供参数化多边形网格,提高了建模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88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24334.8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5/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锚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可回收锚索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可回收锚索,包括一端开口的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螺纹连接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位于固定管内的一端封闭,所述活动管内可拆卸设置有钢索,所述钢索伸出活动管外的一端通过锁紧机构固定,所述活动管内、位于固定管的下方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固定管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活动管在固定管内沿其轴向运动的调节机构,用以驱动定位机构。本发明所公开的锚索施工方便,在回收钢索时,也只需取下销钉,解除对定位块以及定位块对钢索的限制即可,便于工人操作,工作量小,回收时间短,极大的保证了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7189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410177861.0
申请日:2024-02-08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隔墙板安装机器人远程运行操控系统,包括用于监控设置于安装机器人上用于定位和测量的机械臂握持状态的控制轴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机械臂处姿态信息的六轴惯性设备模块,所述控制轴模块与所述六轴惯性设备模块分别与人机交互界面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人机交互界面模块用于在所述机械臂的握持状态与预设位置不对应时控制所述六轴惯性设备模块进行姿态测量并将姿态数据进行安全性分析。当机械臂的实施状态与预设位置不对应时,则表明发生故障情况,控制六轴惯性设备模块进行姿态测量,并将姿态数据进行安全性分析于人机交互界面模块,通过轻质隔墙板安装机器人远程运行操控系统,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5697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26186.X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域浮式平台复杂地层钻进设备,涉及钻进设备技术领域。该深水域浮式平台复杂地层钻进设备包括平台和设置于平台的浮箱,还包括设置于浮箱的驱动部件,驱动部件包括驱动腔和封闭部。驱动腔包括圆柱状的侧壁,绕侧壁的周向,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排出通道。多个封闭部绕侧壁的轴心转动连接于驱动腔,封闭部抵靠于侧壁的外周面,用于封闭排出通道。封闭部和驱动腔配合,对浮箱产生的推力方向更为多样,调整范围也更广。相比于传统的推进器实现动力定位的方式,提高了对钻进设备的定位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4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528967.2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N3/08 , G01N33/24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地下空间综合承载能力评估系统及方法,包括地基承载力检测仪、边缘计算网关分析模块和承载能力评估模块;地基承载力检测仪上载有传感器监测单元。本发明系统采集相关的环境数据,并对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和BIM三维建模分析,当压缩模量或液性指数超过预设安全极限值时,进行承载能力评估,未超过预设安全极限值时进行对建筑地下环境变化进行BIM三维建模分析,辅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由施工导致的局部环境变化及潜在的安全风险,为施工人员优化施工流程提供依据,增强了对施工过程监管的时效性,提高了施工安
-
公开(公告)号:CN1172520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528967.2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N3/08 , G01N33/24 , G06F30/13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地下空间综合承载能力评估系统及方法,包括地基承载力检测仪、边缘计算网关分析模块和承载能力评估模块;地基承载力检测仪上载有传感器监测单元。本发明系统采集相关的环境数据,并对采集的环境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和BIM三维建模分析,当压缩模量或液性指数超过预设安全极限值时,进行承载能力评估,未超过预设安全极限值时进行对建筑地下环境变化进行BIM三维建模分析,辅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由施工导致的局部环境变化及潜在的安全风险,为施工人员优化施工流程提供依据,增强了对施工过程监管的时效性,提高了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1504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414358.4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18/25 , G01D21/02 , G06F18/241 , G06F30/13 ,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其中的监测系统包括监测信息集成融合模块,岩体层状结构判断模块,地下水分布抽样模块,风化状态监测模块和风化状态评估模块,能实现对城市地下空间中多种监测信息的集成、监管、岩体层状结构和可开发性分析,从而完成城市地下空间岩体、植被和地面动物的风化监测。本发明的以上方案,能够形成通用化城市地下空间的岩体层状结构判断方案,实现地质环境岩体层状结构地下水分布管理、系统的风化监测和评估能力,保证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效率,进而达到城市地下空间岩体层状有效监测,提高城市地下空间BIM建模准确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54250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829465.7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成都建工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N3/0464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建筑物施工周期优化系统及方法,涉及建筑物施工周期优化系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进行施工周期优化时,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处理,而且无法合理确定施工周期优化的时机,导致施工周期优化速度和准确性不能兼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基于基准参考速度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施工周期优化;进而将实时速度折线图和预设速度折线图进行对比来确定待优化施工周期以及优化值;在保证施工周期优化准确性的同时降低了数据处理量,进而提高了施工周期优化速度;本发明通过对比实时速度折线图和预设速度折线图可以确定待优化施工周期以及优化幅度,提高施工周期优化的精准性,使建筑施工的周期更加合理化,从而保证施工的有效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