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36162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23914.7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2B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隔爆箱门框上的卡扣结构,每组卡扣结构包括定位块和卡扣,定位块设置在箱体法兰上,卡扣设置在密封门法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块具有一倾斜面,所述卡扣的上端凸出部内侧设有与定位块倾斜面相配合的卡扣倾斜面;所述定位块倾斜面、卡扣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5°—8°;所述的卡扣结构对称设置在箱体法兰和密封门法兰上。这种卡扣结构结构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装配容易,当闭合拉紧门框后,构成倾斜式的两个倾斜面配合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卡扣将受到垂直于防爆面的力的作用,从而将卡扣上的力变为防爆面的预紧力,这样就能使得防爆面的间隙变小,并且能够防止在防爆过程中防爆面间隙突然变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090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01947.8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10/26 , G06V10/8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455 , G06N3/0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视觉和点云语义分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边界感知和多尺度特征融合的3D点云语义分割方法。包括:步骤1,将输入的点云特征维度处理为32维;步骤2的边界点预测网络由点云特征提取层、几何卷积层和网络扩展模块、输出层组成,预测点云的边界点并将边界点标签输入编码器‑解码器主干网;步骤3的编码器由点集抽取模块和网络扩展模块组成,对点云特征进行提取,根据步骤2输入的边界点标签在位置嵌入编码的过程中剔除边界点防止边界上模糊特征导致的误分类;步骤4的解码器由点特征传播模块组成,对点和特征进行上采样实现解码;步骤5的多尺度特征融合,将步骤3得到的多尺度特征进行插值和拼接得到每个点的预测标签,最后根据点的预测标签计算损失函数,并与步骤2的损失函数求和。本发明的目的是优化边界点预测模块的结构、为主干网提供边界感知能力、多尺度特征融合能力,提高语义分割模型对边界点的分割精度、提升语义分割模型对点云整体的分割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977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21215.4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V20/52 , G06V20/40 , G06V40/20 , G06V10/77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MHZ车间异常行为检测方法,其中使用了MHZ模型。该算法可以实现车间常见的六类危险动作(打电话、工作台上睡觉、摔倒、剧烈奔跑、打架、玩手机)的实时检测。基于原始的SlowFast网络,为提高模型对静态动作的检测精度和捕获细粒度运动细节的能力,我们在Slow分支和侧向连接过程中融合了DANet混合域注意力机制,来提高主干网络对于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此外,为解决视频数据集中各类动作样本不均衡的问题,我们将原模型中进行动作分类任务的交叉熵损失函数替换为FocalLoss。在车间视频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其结果表明,MHZ相较于原始模型,在满足实时检测的需求下,检测精度有明显提升。相较于其他同类型模型,所提出算法的检测精度也保持最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8445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13399.4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结合Transformer和CNN的一种长时语音的声纹识别方法,涉及音频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包括:S1,输入长时语音信号;S2,对长时语音进行预处理;S3,进行Fbank特征的提取;S4,进行声纹识别模型的训练;S5,特征匹配与识别;S6,输出识别结果;本发明在长时语音的声纹识别上准确率,解码速度更快,在多个数据集上验证后等错率达到了1.2%,其中在Sitw数据集上最好达到了0.9%的等错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4868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273308.2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10L17/22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48 , G06N3/084 , G10L17/04 , G10L17/08 , G10L15/20 , G10L25/51 , H04L9/32 ,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自动滑移门的声纹身份验证方法,首先搭建基于改进ECAPA‑TDNN的声纹识别模型,使用了依赖于通道和上下文的注意力机制,关注每个特征图在不同时间步长上的特征属性。通过挤压激励块和Res2Net的结合,构建分层残差连接来处理多尺度特征。此外,在网络的底层引入不同时间上下文大小的多时延单元扫描输入序列,对模型在时间维度上的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进行增强。在模型训练方面,针对训练数据应用了多角度的数据增强策略,以提高预训练模型的鲁棒性;在后端余弦相似度打分部分结合了动态分数归一化方法,减少了注册语音和测试语音之间的得分受到环境差别、语义内容不同等因素的影响。在模型的使用上,通过匹配系统注册阶段和验证阶段获得的声纹嵌入码,计算分数,高于设定阈值则控制门锁有刷电机驱动输出模块执行开锁动作。
-
公开(公告)号:CN115319755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37827.8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反馈校正的GRU神经网络机器人柔性关节补偿控制方法,针对负载转矩传感器的情况下,通过反映负载大小变化的电机驱动电流与关节扭转角之间的特性,描述关节在不同负载下的迟滞特性,在GRU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反馈结构,利用模型输出值与期望输出值之间的误差组成补偿量,反馈给GRU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校正GRU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值,以提高关节的GRU神经网络模型精度。柔性关节迟滞模型预测随负载变化的扭转角,作为补偿量,修改关节的角度设定值,从关节输入端,间接实现对关节迟滞特性造成误差的有效补偿。本发明是一种低成本补偿控制方法,有利于低成本高精度轻型工业机器人的高端智能制造中的大量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1463713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292569.4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片上网络互连的电光调制器,由二氧化硅衬底、输入波导、输出波导、表面等离子调制体和隔离层组成。光信号从输入波导入射,由于输入波导上有可以使光信号发生转换的带有ITO材料的表面等离子调制体,通过ITO材料的物理特性,在其表面等离子调制体的第一金属电极层和第二金属电极层两端加电压,导致ITO材料活性的变化,使得光信号离开输入波导,耦合到紧挨着的输出波导。本发明将表面等离子激元和活性材料ITO引入到电光调制器中,减小了电光调制器的尺寸,提高了消光比和调制速率并且减少通信延迟。
-
公开(公告)号:CN111811818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489268.1
申请日:2020-06-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M13/045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指定聚类数目AP聚类算法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通过给未知分类的滚动轴承数据集指定一个聚类数目,并不断改变偏向度来得到不同的聚类结果,记录指定聚类数目下每一个聚类结果的轮廓系数,再选聚类结果集中轮廓系数最大的聚类结果作为滚动轴承数据集的最终聚类结果,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诊断分类。本发明能够实现任意指定聚类数目,并得出指定聚类数目的最佳聚类结果,并能在得到聚类数目等于指定聚类数目条件下,找出精度最高的聚类结果,以提高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75971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0880826.1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忆阻模型与神经网络混合的谐波减速器误差补偿控制方法,将忆阻器模型改进成为忆阻迟滞模型,用于描述谐波减速器迟滞输出的基本变化规律;借助具有非线性拟合能力的RBF神经网络对谐波减速器迟滞模型与忆阻迟滞模型之间的差值进行补偿。RBF神经网络与忆阻迟滞模型输出叠加,构成谐波减速器混合迟滞模型,通过谐波减速器迟滞特性建模,预测在不同转矩下的扭转角输出,从谐波减速器驱动端进行传递误差的补偿。与从制造角度解决谐波减速器传递误差的方法完全不同,回避了谐波减速器的复杂结构与柔轮与刚轮之间周期性的啮合、脱开、再啮合的正反转传动的复杂运行机制,从信息建模与补偿的角度,提高谐波减速器的转换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96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534810.5
申请日:2021-05-17
IPC: H04L12/771 , H04Q1/02 , H04Q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片上网络互连的蜂窝状路由器,包括二氧化硅衬底和在二氧化硅衬底上呈矩阵排列的N×N个光开关单元。每个光开关单元包括开关波导和2个总线波导。开关波导由硅层、下二氧化铪层、氧化铟锡层、上二氧化铪层和金属电极层自上而下叠加而成;2个总线波导均为硅层。开关波导和2个总线波导在二氧化硅衬底的上表面呈相互平行设置;开关波导的硅层和金属电极层同时与正电极相接,开关波导的氧化铟锡层与负电极相接。每2个相邻的光开关单元的相同编号的光端口相连,其中位于第一行、最后一行、第一列和最后一列的光开关单元中悬置的光端口形成路由器的N×N个路由端口。本发明具有尺寸小、功耗低和稳定性好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