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曲霉及其在辣木叶发酵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699497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710695614.X

    申请日:2017-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曲霉,分类命名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号为lm_2017,保藏时间为2017年7月18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428。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黑曲霉在辣木叶发酵中的应用,发酵步骤如下:将黑曲霉接种于活化培养基中进行活化,然后将活化的黑曲霉转入发酵培养基进行发酵。通过利用黑曲霉对辣木叶进行发酵,辣木叶的风味得到明显改善;且每克干料中黑曲霉益生菌8×108cfu/g以上,含有多种消化酶,营养价值提高;较未发酵辣木叶,蛋白质含量增加5~7%,游离氨基酸提高23.5~25.9%,总氨基酸生物效价更好,使辣木的饲喂品质提高。

    一种基于林业科普的可以便于自动阅读与翻译的播报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814491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40837.0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林业科普的可以便于自动阅读与翻译的播报系统,包括信息模块、观察模块、在线识别模块、测试模块、离线识别模块和基础模块;所述信息模块、观察模块、在线识别模块、测试模块、离线识别模块和基础模块均安装在主板表面,且通过处理器相互运行连接;本发明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将离线识别模块和在线识别模块相互配合,提高了翻译的正确率,而且通过观察模块对于播报的内容进行正确性判断,防止一开始就出现语法或者单词的错误,提高了正常的翻译,而基础模块对于测试模块的翻译结果进行基础常识的判断,把翻译的结构进行正常性的说明,加上名词、分词和说明词,提出更好的翻译与阅读,提高了翻译效果的正确率。

    一种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银杏叶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84549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710734672.9

    申请日:2017-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银杏叶的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银杏叶粉碎得到银杏叶粉末置于容器中;(2)继续加入辅料,再加入缓冲液混匀,灭菌,得银杏叶固态发酵培养基;(3)向固态发酵培养基中接种冠突散囊菌孢子悬液,进行发酵,得到发酵银杏叶。该方法使银杏叶通过冠突散囊菌发酵后,各营养、功能成分增加,有害成分含量减少;同时使发酵银杏叶富含冠突散囊菌孢子和各种消化酶类;此外果胶、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降解,使得发酵银杏叶的口感细腻,作为饲料或者添加到饲料中增加了饲料的适口性;有利于动物对饲料的吸收,提高饲喂效果。因此,冠突散囊菌固态发酵银杏叶有望成为新型生物发酵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

    一种提高适口性和保健功效的银杏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54722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10333065.1

    申请日:2017-05-12

    Abstract: 一种提高适口性和保健功效的银杏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银杏茶饮料制备过程中的浸提步骤,添加β‑葡萄糖苷酶和α‑L‑鼠李糖苷酶。银杏茶可浸出总黄酮含量约0.4~0.8%,总内酯含量约0.03~0.15%,特征香气物质约占8~12%。本发明中运用生物酶制备银杏茶饮品,总黄酮浸出率提高约38%,黄酮苷元的比例大幅提高,特征香气物质的释放量提高约264%。通过本发明技术可提升银杏茶饮品的食用品质和保健功效,能显著提高银杏茶适口性、有效成分浸出率、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活性。

    一种用于银杏叶提取物增溶的深共熔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74291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891032.8

    申请日:2019-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银杏叶提取物增溶的深共熔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深共熔溶剂是由摩尔比为3-1:1-2的丁二醇和乙酰丙酸制备而成。本发明提供的深共熔溶剂作为绿色溶剂,安全无毒,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以作为银杏叶提取物增溶溶剂,可在不影响银杏叶提取物中活性物质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其溶解度。本发明提供的深共熔溶剂用于银杏叶提取物的增溶,可使银杏叶提取物中的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和原花青素的溶解度与水中溶解度相比分别提高405、638、760倍。本发明提供的深共熔溶剂可作为银杏叶提取物的一种新的溶媒,用于银杏叶提取物液态剂型的制备,实现液态给药。

    双黄酮-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892946B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710097723.1

    申请日:2017-0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镍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镍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镍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镍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镍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镍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镍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N-2-吡啶酰基-脱氢枞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16939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610597298.8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2‑吡啶酰基‑脱氢枞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1)取2‑吡啶甲酸和HOBT,用乙酸乙酯溶解,0℃搅拌0.5h;加入DCC,0℃反应2.5h;2)取脱氢枞胺溶解于乙酸乙酯中,然后滴加至步骤1)反应体系,室温反应8h;冰浴搅拌半小时,使得DCU充分析出;3)过滤除去DCU,稀释滤液,用5%NaHCO3、10%柠檬酸分别洗涤2‑3遍,最后用饱和食盐水洗涤;乙酸乙酯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2h;3)过滤,滤液蒸除乙酸乙酯,得黄色固体产物。本发明的N‑2‑吡啶酰基‑脱氢枞胺,制备方法简单,产物纯度高,得率高,生物活性试验证实,对肿瘤细胞具有很好的抗毒活性,同时对正常细胞具有很低的毒性,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将具有广泛的应用。

    3-甲基-2-吡啶-脱氢枞胺-希夫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316930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610595500.3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甲基‑2‑吡啶‑脱氢枞胺希夫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3‑甲基‑2‑吡啶‑脱氢枞胺希夫碱拓展了脱氢枞胺基希夫碱化合物种类,为研究脱氢枞胺基希夫碱化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创造条件。同时,该3‑甲基‑2‑吡啶‑脱氢枞胺希夫碱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活性,并对正常细胞毒副作用小,为抗宫颈癌、乳腺癌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该3‑甲基‑2‑吡啶‑脱氢枞胺希夫碱的制备方法易操作,方法中所需物品毒性小,结合天然产物,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243042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610597465.9

    申请日:2016-07-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为咪唑‑2‑甲醛‑脱氢枞胺希夫碱或咪唑‑4‑甲醛‑脱氢枞胺希夫碱。本发明的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拓展了脱氢枞胺基希夫碱化合物种类,为研究脱氢枞胺基希夫碱化合物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创造条件。同时,该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活性,并对正常细胞毒副作用小,为抗宫颈癌、乳腺癌新药物的开发提供依据。该咪唑脱氢枞胺希夫碱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易操作,方法中所需物品毒性小,结合天然产物,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