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机护环

    公开(公告)号:CN103554839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49258.2

    申请日:2013-11-07

    Abstract: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机护环,它涉及一种电机护环。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材料制造大尺寸电机护环时无法满足电机护环的力学性能要求,成本高和制造工艺复杂导致在制造新型大功率发电机时受到限制的问题。本发明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机护环由碳纤维和树脂胶液制备而成。优点:一、本发明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机护环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低磁性、低密度、高的介电常数和良好的抗疲劳性能等优良性能,完全符合大功率发电机用电机护环的技术要求;二、成本低,成本降低约50%~56%,制造工艺简单;三、本发明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电机护环密度为1500kg/m3~1700kg/m3,抗拉强度为1800MPa~2200MPa。

    一种利用金纳米粒子光热效应固化环氧树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595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84886.8

    申请日:2013-03-18

    Abstract: 一种利用金纳米粒子光热效应固化环氧树脂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固化环氧树脂的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固化环氧树脂所采用的热辐射加热方法存在固化所需的时间长、固化交联度低及力学性能差的问题。方法:一、间苯二胺与丙酮混合,超声分散后得间苯二胺溶液;二、TDE-85环氧树脂与间苯二胺溶液混合,得胶液,加金纳米粒子,得混合胶液;三、混合胶液抽真空后用光源照射,即完成。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光固化理念,并且相比于传统的热固化方式,树脂固化时间更短、具有更高的固化交联度与更高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建立了一种局部固化方法,可以做到准确局部固化,最小固化尺寸可达到1mm2,适用于固化结构复杂的树脂基复合材料。

    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桨叶叶根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30118A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210471900.5

    申请日:2012-11-20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桨叶叶根优化设计方法,它涉及一种叶根优化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材料螺旋桨叶叶根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设计方法设计的叶根连接形式,应用在舰艇螺旋桨中时,相邻桨叶间型面往往存在交叠现象,且桨毂直径相对较小,导致桨叶和桨毂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三维实体构型软件绘制复合材料螺旋桨的几何模型,利用RANS方程计算出复合材料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进而构建含楔形叶根的复合材料螺旋桨叶的几何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出桨叶及叶根的应力分布,最终完成叶根的优化设计。本发明用于舰艇等运输工具。

    采用电弧喷涂制备ZnAl合金内衬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4745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231399.6

    申请日:2010-07-20

    Abstract: 采用电弧喷涂制备ZnAl合金内衬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方法,属于材料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质量过重的问题。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与压力容器形状相符的芯模上制备浸有环氧树脂的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缠绕层;步骤二、在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缠绕层的内壁制备掺杂金属粉末的树脂过渡层;步骤三、将制备的纤维缠绕层及掺杂金属粉末的树脂过渡层固化;步骤四、在固化后的树脂过渡层内壁采用电弧喷涂方式制备压力容器内衬层。本发明方法用于制备轻质的压力容器。

    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气密性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65754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231396.2

    申请日:2010-07-20

    Abstract: 一种复合材料层合板气密性检测方法,属于气密性检测仪器领域,解决现有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的气密性检测方法是对成品压力容器进行高压气密测试,存在测试成本高,检测过程繁琐,检测周期长的问题。装置包括第一半模、第二半模、第一气密性阀门、第二气密性阀门、第一气压检测计和第二气压检测计,第一半模与第二半模端面密封,第一半模上安装有第一气压检测计,第二半模上安装有第二气压检测计,第一半模的入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一气密性阀门的一端连通,第一气密性阀门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高压气源连通,第二半模的出气口通过导管与第二气密性阀门的一端连通。渗透率本发明实现了低成本、短周期的检测复合材料层合板气密性,用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气密性检测。

    带有多层真空绝热层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的液氧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06874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90477.4

    申请日:2012-03-30

    Abstract: 带有多层真空绝热层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的液氧容器,它涉及一种液氧容器。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液氧容器采用不锈钢结构,存在重量过大、贮运效率低以及贮运成本高的问题。每个支撑圆筒上固套有一个第二支撑盘,每个第二支撑盘上固套有一个第三支撑盘,每个第三支撑盘沿圆周方向与容器外壳的内壁固接,所述内胆由内向外依次为金属内衬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和多层真空绝热层,所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缠绕在金属内衬层的外壁上,多层真空绝热层包覆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的外表面上。本发明的带有多层真空绝热层和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的液氧容器用于储运液氧。

    一种壳聚糖-脲醛树脂微胶囊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1440B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0910308984.9

    申请日:2009-10-29

    Abstract: 一种壳聚糖-脲醛树脂微胶囊及其合成方法,它属于微胶囊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自修复用壳聚糖脲醛树脂微胶囊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解决现有微胶囊与基体树脂材料的界面结合力弱,在使用过程中微裂纹绕过微胶囊扩展而不能使微胶囊破裂,从而影响微胶囊修复效果的问题。微胶囊由脲醛树脂预聚体、脱乙酰壳聚糖溶液、DCPD、十二烷基硫酸钠、间苯二酚、正丁醇和去离子水制成。合成方法是:一、合成脲醛预聚体;二、制备凝胶微球乳液体系;三、聚合反应后洗涤、过滤并干燥即可。本发明微胶囊为白色颗粒,粒径在10~160μm。将微胶囊埋入树脂基体中,可修复树脂基体中的微裂纹,从而起到延长材料使用寿命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