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8527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89842.9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01D1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11/0265 , B01D11/025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中药提取设备,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方设有提取罐,所述提取罐的下表面两侧通过支撑腿与支撑底板连接,提取罐的内部底面设有S型结构的加热丝,通过超声波发生器发出超声波能量,通过超声波振荡器将能量释放到溶液中,通过超声波增大介质分子的运动速度,使介质分子穿透力增强,以此来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通过电机可以带动搅拌桶转动,通过搅拌桶可以对提取罐内的溶液进行搅拌,使得药材成分在溶液中更加均匀,以此来提高提取的效率,该超声波中药提取设备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但对中药材提取更加快速,而且提取出的溶液更加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6905371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7622.4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锰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锰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锰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锰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27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97621.X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15/06 , A61K31/555 , A61P35/00 , A61P3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黄酮类‑钴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穗花杉双黄酮为配体,钴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高分辨质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本发明研究了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MTT法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且抗肿瘤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邻苯三酚自氧化法、ABTS法、FRAP法均表明穗花杉双黄酮‑钴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穗花杉双黄酮本身。双黄酮类‑钴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穗花杉双黄酮抗肿瘤、抗氧化活性,有望用于药物的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04359886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410677027.4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测定CH3COO‑的应用和一种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对醋酸根离子(CH3COO‑)的测定方法,属光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1)制作标准曲线:在待测溶液CH3COO‑的浓度范围内配置至少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在这至少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中加入浓度相同的槲皮素溶液,确定荧光强度与CH3COO‑的浓度的定量关系;(2)将槲皮素加入到待测CH3COO‑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配置成与步骤(1)槲皮素浓度相同的溶液,记录溶液的荧光强度;(3)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溶液CH3COO‑的浓度。本发明的测定过程具有简单、灵敏、准确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143043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410303156.7
申请日:2014-06-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气候数据模型及其应用,该多功能气候数据模型以气温海拔调整方程、双线性距离加权插值、谐波拟合等方法为基础,实现任意尺度下气候变量的生成。通过这些数据,接合物种分布模型,可以实现对未来气候条件下树种的适宜性分布进行预测,为林业部门造林或再造林时的树种选择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林地生产力。本发明所产生的气候数据,还可以为森林生态系统生长模型提供长期的气候数据支持,从而提高生长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本发明的降尺度方法,可以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众多大气环流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任意尺度转换,从而为多模型多情景下的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53242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06562.7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存木本果树种质资源的网室、盆栽装置,其中,网室系统包括骨架、隔离网及双面双向拉链;所述骨架由钢管和连接件构成,其中钢管两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隔离网由顶部隔离网和四周隔离网构成;其中该网室与地面相衔接的四条棱边于隔离网相应处设有铅线,该网室所构成的其余棱边于隔离网相应处均设有双面双向拉链;其中双面双向拉链对向拉合、逆向拉开;盆栽系统包括存放穴、转盘和盆栽容器,其中,存放穴底部上设有转盘,且转盘上设有盆栽容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保存木本果树种质资源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更换、随意组装,可广泛应用于木本果树资源圃种质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05009923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93358.7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喜树硬枝扦插繁殖方法,包括:采穗;基质处理;制穗;外源激素的处理和扦插;插后管理;喜树根系木质化后及时进行移栽。本发明喜树硬枝扦插繁殖方法,简便易行,繁殖速度快,在硬枝扦插市场方面有良好前景与可行性,弥补了喜树硬枝扦插的空白,可以高效地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
-
公开(公告)号:CN10321184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150791.1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A61K36/16 , A61K8/97 , A23L1/29 , A61K1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银杏叶提取物中银杏酚酸的方法,属于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领域。其步骤如下:将银杏酚酸含量为3500~4500 ppm的银杏叶提取物用乙醇溶液溶解,加入正己烷,在室温下进行洗涤;在洗涤时,加入氯化锌,得到银杏酚酸含量为0ppm的银杏叶提取物。本发明以65%~75%的乙醇溶液为溶剂,以正己烷为洗涤剂,并加入氯化锌,不仅可以降低洗涤次数,而且可以提高银杏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用正己烷洗涤3次即可得到酚酸含量为零的银杏叶提取物,降低洗涤次数,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量和溶剂残留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得产品质量稳定,室温下操作,工艺简单,溶剂和洗涤剂用量少,且可以回收再利用,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14672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210549479.5
申请日:2012-12-1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耐热糖苷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与应用,该极耐热糖苷酶基因的DNA序列SEQ NO:1通过密码子的替换和诱导条件的改变,实现了该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酶活达到13U/mL,该糖苷酶具有极强的耐热性能和特异性降解人参皂苷Rb1为Rd的能力,该酶在90℃、pH4.8的条件下酶活最高,在温度70-100℃、pH 4.8-8.0的范围内,均保持较高的酶活,该酶对葡萄糖的耐糖系数Ki为1.5mol/L,该酶1U/mL在90℃、pH 5.2、5%甲醇条件下30min可将99%人参皂苷Rb1转化为人参皂苷Rd,该极耐热糖苷酶性质优异,可应用于苷元类物质的酶法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406947A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410677667.5
申请日:2014-11-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测定F-的应用及其一种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对氟离子(F-)的测定方法,属光分析检测技术领域。一种利用槲皮素作为荧光探针对F-的测定方法,其步骤如下:(1)制作标准曲线:在待测溶液F-的浓度范围内配置至少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在这至少5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中加入浓度相同的槲皮素溶液,确定荧光强度与F-的浓度的定量关系;(2)将槲皮素加入到待测F-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配置成与步骤(1)槲皮素浓度相同的溶液,记录溶液的荧光强度;(3)根据定量关系确定待测溶液F-的浓度。本发明的测定过程具有简单、灵敏、准确等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