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3-亚甲基诺蒎酮的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1086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17891.2

    申请日:2011-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3-亚甲基诺蒎酮的新方法,该方法以诺蒎酮为原料,在NaOH或KOH催化下与甲醛水溶液进行羟醛缩合、脱水得到3-亚甲基诺蒎酮。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方法的突出优点包括:简化了3-亚甲基诺蒎酮的合成工艺,克服了传统合成方法中诺蒎酮需经过羟亚甲基化和氧化两个步骤才能得到目的产物的缺点,避免了传统工艺中采用NaNH2、NaOMe、NaOC2H5等羟亚甲基化催化剂需在无水环境下使用、实验环境要求苛刻的不足。同时采用固体高锰酸钾作氧化剂,解决了传统氧化剂OsO4、O3所存在的毒性大、价格昂贵等不足,降低了3-亚甲基诺蒎酮的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安全性。有较好的实用性,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N-取代-3-蒎酮亚胺合成及在毒杀松材线虫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481328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910028543.3

    申请日:2009-02-04

    Abstract: 本发明是N-取代-3-蒎酮亚胺合成及在毒杀松材线虫中的应用。N-取代-3-蒎酮亚胺化合物如通式I所示:通式I,通式I化合物包括:以α-蒎烯为原料,经硼氢化、氧化得到3-蒎醇;3-蒎醇再经氧化剂氧化得到3-蒎酮;在带水剂和催化剂存在下3-蒎酮与异丁胺、正己胺、正辛胺、环己胺等脂肪族和脂环族伯胺以及苯胺、苯乙胺、α-甲基苄胺、胡椒胺等芳香族伯胺反应,生成N-取代-3-蒎酮亚胺。研究表明:通式I化合物N-取代-3-蒎酮亚胺对松材线虫具有毒杀作用,特别是N-苯基-3-蒎酮亚胺具有很好的杀松材线虫活性,N-苯基-3-蒎酮亚胺作为杀松材线虫药剂具有:高效、易得,便于推广使用。

    中国水仙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74095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507700.1

    申请日:2010-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从中国水仙球茎中提取分离水仙多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一、水仙球茎预处理;三、水仙多糖的提取:四、粗多糖脱蛋白;五、沉淀法制备水仙粗多糖;六、水仙粗多糖的纯化。是以新鲜的中国水仙球茎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水仙多糖,以三氯乙酸法脱除粗多糖中的蛋白质,最后采用离子交换柱色谱和凝胶排阻色谱法进行纯化得到单一的多糖组分。本发明方法能够充分提取球茎中的多糖组分,所得多糖纯度高,能充分保持原有的生物活性;制备过程中,只以水和乙醇为溶剂,所用的凝胶材料经处理后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左旋N-取代-3-蒎胺及其合成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481317A

    公开(公告)日:2009-07-15

    申请号:CN200910028544.8

    申请日:2009-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左旋N-取代-3-蒎胺及其合成和应用;其左旋N-取代-3-蒎胺化合物,如右。通式I式中R为苯基、苄基等芳香烃基和环己基、正丁基、正庚基、正十二烷基等脂环烃基和脂肪烃基。通式I化合物的制备包括:以(-)-α-蒎烯为原料,经硼氢化-氧化得到(+)-3-蒎醇;(+)-3-蒎醇再经氧化剂氧化得到(-)-3-蒎酮;在催化剂作用下(-)-3-蒎酮与苯胺、苄胺等芳香胺以及环己胺、正丁胺、正庚胺、正十二胺等脂环族和脂肪族胺反应,生成N-取代-3-蒎酮亚胺;N-取代-3-蒎酮亚胺再经还原剂还原得到左旋N-取代-3-蒎胺。通式I化合物(-)-N-取代-3-蒎胺对真菌和细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杀菌和抑菌活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