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GR压差传感器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55073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010863066.9

    申请日:2020-08-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EGR压差传感器,所述检测单元包括检测芯体和引流管道,所述检测芯体包括一个内部设有压力检测元件的烧结座和设置在烧结座两端的金属压力膜片;所述引流管道连接在检测芯体的两端,并与压力测试管口连通,用于将被测气体从压力测试管口引流至检测芯体,使积炭等颗粒性污染物远离检测芯体。该EGR压差传感器,通过对检测芯体增设具有导向引流功能的引流管道,将被测气体与传感器的压力检测元件隔开,只与检测芯体的金属压力膜片接触,引流管道的导向对具有较大冲击力的被测气体具有缓冲效果,同时使积炭微粒附着在引流管道内壁,将积炭和检测芯体隔开,避免被腐蚀。

    弹性端子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电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29763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69737.0

    申请日:2024-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端子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包括上述弹性端子的电连接结构,上述弹性端子包括:上下纵向延伸的筒部,筒部的上端被一顶部封闭;及由筒部的下端大体地朝下螺旋延伸的多个腿部,其自上而下地包括一体连接的主体部、第一拱起部、第一电连接部及导向部,第一拱起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及第一电连接部朝径向外侧拱起,导向部的下端相对于上端朝径向内侧倾斜延伸;周向相邻的两个所述腿部之间形成间隙。

    一种压力测量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891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03676.8

    申请日:2024-09-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力测量组件及制作方法,其能够在通过金属膜片测量绝对压力的同时,简化其压力测量组件的结构和工艺。上述压力测量组件包括:金属弹性体,包括横向延伸的膜片及一体地连接于膜片的边缘并朝背向一侧延伸形成的一圈基部,基部与膜片的背向一侧围成用于容纳待测压力介质且具有一开口的压力腔;设置于金属弹性体的正向一侧表面的绝缘层;从正向一侧罩设膜片中心部分的盖,其通过一圈绝缘连接材料连接至膜片的正向一侧并与膜片围成一参考压力腔;设置于绝缘层表面且位于参考压力腔内部的压力测量电路;及设置于绝缘层表面且位于参考压力腔外部的多个焊盘,其通过设置于绝缘层表面的多个电引出部分连接至压力测量电路。

    一种温度压力传感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4591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75172.7

    申请日:2024-09-29

    Abstract: 一种可有效固定温度敏感元件的温度压力传感器,其包括:壳体,其限定一安装腔;朝下设置且连接至壳体的一介质接口,其内部限定有一用于向安装腔内引入待测介质的一介质引入通道;连通于介质引入通道的内侧一端以获取待测介质之压力的一压力敏感元件;设置于介质引入通道内的一温度敏感元件,侧部边缘接合至介质引入通道的内壁的一弹性保持件,其上独立地设置有一容许待测介质向上通过的通过空间,或,其与介质引入通道的内壁之间围成一容许待测介质通过的通过空间;及设置于安装腔内并电连接至压力敏感元件的一电子模块组件,温度敏感元件的引脚朝内侧穿透弹性保持件后电连接至电子模块组件。

    流体引入结构及传感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454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73095.1

    申请日:2024-09-29

    Inventor: 王小平 曹万 汪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引入结构及传感器。其中,所述流体引入结构包括:流体通道;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内的阻流元件,包括至少一阻流结构;所述阻流结构包括主通道及反冲通道;所述主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地设置于所述阻流块的两侧;所述反冲通道的进口与所述主通道的进口同侧设置,出口连通到所述主通道;在所述主通道和所述反冲通道的连通处,所述反冲通道的出流方向朝向与所述主通道内的流体流向成一钝角;设置于所述流体通道内且位于所述阻流块外侧的至少一个开关元件,包括一个在所述反冲通道的入口处的压力过大时被所述流体冲开或冲扩的孔。本发明阻流元件及开关元件实现对压力脉冲的缓冲削弱,避免对检测元件进行正常流体波动的检测干扰。

    一种充油压力芯体及压力传感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244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09286.4

    申请日:2024-08-30

    Inventor: 王小平 曹万 施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充油压力芯体,包括:一安装座,其底端向内凹陷而形成一凹腔;一波纹片,沿径向朝外依次包括平坦的中心部、起伏的波纹部及平坦的边缘部,所述边缘部的径向外侧部分朝上支撑且固定于所述凹腔的底部边缘并与所述安装座之间围成一压力传导腔;填充于所述压力传导腔内的导压介质;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一压力敏感元件;本发明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面用于支撑边缘部的内侧部分,避免边缘部的内侧部分的局部受到过大的压强而导致波纹片损坏;通过设置的第二支撑面用于支撑波纹部和/或中心部,避免压力过大导致波纹片损坏。

    一种压力传感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042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89365.0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压力传感器,涉及压力传感器技术领域,一种压力传感器,包括外壳、滞流件和压力测量组件,外壳内设有安装腔和压力引入通道,压力引入通道纵向延伸并连通至安装腔,用于向安装腔引入待测压力介质;滞流件密封固定于压力引入通道内侧一端,滞流件内围成有横向延伸的滞流通道,滞流通道的一端连通至压力引入通道;压力测量组件固定于安装腔内,并与滞流件、外壳围成一压力腔,压力测量组件包括连通至压力引入通道的压力敏感元件,滞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至压力敏感元件。本申请能够阻止待测压力介质直接竖向冲击压力敏感元件,对压力敏感元件进行保护,避免压力敏感元件受损。

    一种压力传感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8592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64408.5

    申请日:2024-08-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力传感器,包括:成一安装腔的壳体,包括一端钮,所述壳体具有一压力引入通道;压力敏感元件;设置于安装腔内的一电子模块组件,电子模块组件连接至压力敏感元件以对电信号进行处理;模制于所述端钮上的多个筒壳端子,其一端具有开口并伸入所述壳体内,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外,所述筒壳端子至少包括一第一筒壳段;及与多个所述筒壳端子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螺旋状的弹簧端子,其上端从对应的所述筒壳端子的所述开口中插入并电接触至所述筒壳端子的内壁,其下端电接触至所述电子模块组件;本发明通过在端钮上设置筒壳端子用于安装弹簧端子,端钮内部可以设置空腔以节省原料,能够节约成本。

    一种压力传感器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639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58446.7

    申请日:2024-08-22

    Inventor: 王小平 曹万 杨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压力传感器,包括:围成一安装腔的外壳,包括金属压力接头和主壳体,所述压力接头上设有一压力引入通道,所述压力引入通道包括上段和下段;所述上段和下段的中心在横向上相错开且两者在相邻一端的横向边缘处侧向连通;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的一压力敏感元件,其封堵于所述上段的顶端以接收待测压力介质的压力并将所述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设置于安装腔内的一电子模块组件,所述电子模块组件连接至压力敏感元件以对所述电信号进行处理;本发明通过将压力引入通道设置为上段和下段,上段和下段分别进行加工,难度更小,且将上段和下段的中心错开设置,能够降低压力介质对压力敏感元件的冲击力,提高压力敏感元件的使用寿命。

    汽车压力传感器的智能装配生产线仿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49903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0045728.6

    申请日:2021-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压力传感器的智能装配生产线仿真方法及系统,属于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中获取待装配汽车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参数信息;根据所述传感器参数信息确定所述待装配汽车压力传感器对应的预设工序配置信息;按照预设调度策略和所述预设工序配置信息在生产线仿真模型中对所述待装配汽车压力传感器进行装配仿真,并获取所述生产线仿真模型输出的仿真结果;根据所述仿真结果对所述预设调度策略和所述预设工序配置信息进行调整,利用仿真结果对调度策略和工序配置信息进行实时调整,使得仿真得到的调度策略和工序配置信息更加合理与可行,提高了仿真结果的可信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